高瑜:温家宝无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唐人2010年3月20日讯】2010年两会召开,曝红网路的顺口溜《啥是两会呢?》连BBC的“世界电讯”都引用了:“最近正在开两会,啥是两会呢?农民代表答:会养猪,会交配。白领代表答:会挣钱,会消费。民工代表答:会讨薪,会下跪。保姆代表答:会插足,会叠被。小姐代表 答:会上床,会收费。艺人代表答:会炒作,会陪睡。商人代表答:会赚钱,会逃税。官员代表答:会撒谎,会受贿。股民代表答:会割肉,会流泪。”这首顺口溜 带有当今口头文学的强烈色彩——黑色幽默,因为所列的一多半,在两会中没有代表。需要说明“白领”两字是我改动的,原文是“工人”,因为现在中国工人,包括产业工人的主体已经是农民工了,下边已有他们的“两会”。

像通化钢铁那样的改制公司的工人,经济状况也与“会挣钱,会消费”远远不符,否则0九年怎么能把北京收购方派来的的总经理打死呢?另外 “白领”并不包括应该成为其中一员的几百万失业大学生,他们部分人已经沦为“民工”阶层了,两会前不是有济南二百多大学生(还有硕士)竟考淘粪工的报道吗?

两会前和被指定“网民”秀了一场的总理温家宝,不知看过没有看过这个精彩的段子,就是真没看过,对其社会生存现状的描述也应了如指掌,否则他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就不会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因此,审议温家宝领导的现一届政府,有没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本届两会的主旨,背离这个主旨,今年两会仍旧是白开。

口号喊了二十年未见成效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二十年前就提出的口号,主要是治理经济过热,同时提出要把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集约型。那时中央政府还是穷政府,因为实行放权让利,地方政府的日子远比中央政府的日子好过。中央政府 唯一的办法就是印钞票,连续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六四之后江泽民、李鹏进行经济治理整顿,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大滑坡,那三年,新华社听说北京白纸坊一家工厂效益好的不得了,忙得工人日夜加班,派记者前去采访,到了才知道是人民币印刷厂,解放军站岗,比进中南海还严。

邓小平对经济滑坡非常不满,进行南行发表讲话,江李改弦更张,高通胀和经济过热再起。十四大之后,主管经济换成副总理朱镕基,总理李鹏只管外交。一九九三年“宏观调控”这个名词使得中国人耳熟能详,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比率,只有22.02%,朱镕基最重要的一项调控措施是改革财政包干制度,一九九四年全面推行分税制,就是财权上缴,事权下放。“因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于悬殊,地方事权太多,而财权又太弱。而且越是往下的基层政府,这种情况就越恶劣:省级财政比市县财政好过,而大部分公共品却又是基层政府负责提供。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育。”“基层财政,要负担义务教育的所有开支,而教育层次越高,受教育者数量越少,其财政支出的单位行政级别就越高。”(见《经济参考报》徐斌博客)。

在朱镕基时代,乡镇一级政府基本没有什么办法,就靠摊派农民的税费过日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二00二年十二月在湖南农村调查,在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家乡,也就是毛泽东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方,看到农民又在成立农会,而且人人会念夏明翰的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只是把夏明翰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回来之后赶紧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标题叫做《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 治风险》,社科院以要报的形式报给了中央。朱镕基实际治理中国经济十年,宏观调控基本失败三角债越追越多,农民不堪赋税沉重,抗粮、抗税的群体事件烽烟四起,加上朱实行恢复粮棉的统购统销,犹如火上浇油,又造成农民卖粮难,卖棉难,最后博得农民的一句评价:“朱镕基不像个右派。”

胡温接过口号成理论

胡温二00二年十六大接班之后,于二00三年十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 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0四年春节之后中央党校举行省部级一把手《树立落实 科学发展观研讨会》,由温家宝作了报告。接着召开两会,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宣布取消农业税,宣布之时,所有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站起来向他鼓 掌。智囊人物“三农专家”温铁军公开评 价这是对九十年代单纯追求GDP增长的重大战略的转变。

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接手 中央军委主席,提出和谐社会理念,次年两会被选举为国家军委主席。两会之后十六届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胡锦涛提出:“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 式”是经济工作重点。十七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演变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成为胡温第四代的招牌理论。

距离取消农业税不过两个多月,于建嵘根据对CCTV焦点访谈电话系统资料的观察与分析, 认为从二00四年六月开始,土地问题成为了中国农村的焦点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向人大代表做的《全国人大检查〈土地管理 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披露:“一九九二年至二00三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1万多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达9100多亿元” “二00一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后,城镇化步伐加速给市县一级政府财政带来光明——卖地。”(徐斌博客)

2006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2.8%:47.2%,而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 的比重则为24.7%:75.3%。地方财政支出的缺口,一部分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来解决,数据显示2006年地方财政税收总收入为31805.03 亿元,而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额度仅为13501.45亿,这部分还是靠各地驻京办事处 “跑部钱进”获得的。据2006-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披露,2006年土地出让价款7676.89亿元;2007年出让土地22.65亿平方 米,出让价款未披露。根据2006年招拍挂出让均价的增减幅,合计2007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2763.5亿元(以上数字来源徐斌博客)。

土地财政直接结果是社会形势危急,群体事件大量发生,而且特大群体性事件在增加。就在各级政府严控的奥运 年和去年的敏感年仍旧突出。于建嵘估算:“从一九九三年到二00六年,群体性事件从八七0九起增加到了九万起,二00七年、二00八年包括今年(二00 九)都超过了九万起。”还有学者认为去年已经达到十二万起。

去年是科学发展观破产年

六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财政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长陈德铭、中国人 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四大金刚举行记者会,张平回答四万亿投资的投向,表示“无一分钱进入‘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企业,也没有一分钱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但 是无人对近十万亿银行贷款进行同样的担保。七日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进行“院外发言”,连用微博批评张平是想”推卸对楼市、股市价格变化的责任”,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他驳斥道:“四万 亿投资中不征地、不拆迁、不扩大房屋需求吗?不直接进入不等于不影响房价。”

两会之前国 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城市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为17175元,而农村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则仅为5153元。城乡收入比例为3.33:1。英文《中国日报》指出,这 是自1978年以来最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09年GDP为 33.5万亿,增长8.7%;预算内财政税收6.85万亿,增长11.7%。相比之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万元,比2008年增加 9.8%,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新增8.3%。这是连续多少年政府收入超过GDP 也超过老百姓收入,温家宝没有讲。这还仅以计划内收入计算,如果再加上计划外收入和土地财政,那还得了吗!这显然跟十七大决定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目标大 相径庭,和科学发展观更是背道而驰。据统计从1980年至2009年的30年间,中国GDP和财政收入分别 增长74倍和59倍,而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仅增长27倍和36倍。

二00九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进出口呈负增长,温家宝的“一揽子救市计划”完全采用计 划经济手段以投资拉动GDP,“计划压倒市场”的趋势十分明显,“重调控、促转变、重三农、保民生”的目标更是丢的模 糊不清。这种百分之百的粗放型发展,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据一月份统计,已经有十个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粗 钢过剩率达到43%,过剩 量约为2.5亿吨;水泥过剩率达到24%,过剩量为4.8亿吨;在粗钢过剩中,大型国企贡献率为76%;在水泥过剩中,大型国企贡献率为63%。到 2013年初,新投资的项目如果有40%形成生产能力,中国的产能过剩率将达到200%。因为形成生产能力不等于产品有了销路,产 品没销路就是生产经济危机。

投资拉动的另一个结果 是房价飞涨,房地产泡沫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余斌称:“2009年比2008年均价上涨了1000元/平方米,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在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 已超过10 甚至15。“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张炜说: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8.7%,但2009年中国货币 (包括信贷)发放却比上一年增长了27%以 上。也就是说比GDP增长多出近20个百分点的货币在市场上流动。“而这些货币到了谁的手里?国家把这些货币给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大型 国企拿着银行的贷款纷纷“不务正业”的进军房地产市场,抬高了土地价格。各地政府则“土地财政”兴旺,靠房地产开发赚得盆满钵满。结果是,中国整个社会财富大“洗牌”,财富迅速向政 府、国企和有钱人聚集。普通百姓只有“望房兴 叹”。两会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房价涨幅只有1·5%,遭到网民和学者的猛烈炮轰。

8%就是GDP挂帅

从温家宝上台以来,年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指标定在8%,年年超额,去年属于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仍旧超额,今年定位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依然是8%,依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想而知,今年的结局会是什么?已经有人打了比方:“年年岁岁花相似。”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委员尹中卿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出:‘2009年虽然我们提 出了 “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调结构、扩内需”的目标,但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始终成为第一目标,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6.9% 到 2009年第一季度的6.1%,之后我们用了9.5万亿财政赤字、9.6万亿新增贷 款将经济增长率拉回到8.7%,回过头来,我们要反思, 这样一个代价到底值不值?’

他还有二问:‘十几年来,我们的投资率越来越高,我们的出口依赖度越来越大,但消费在整个需求结构占比 越来越低,现在的居民消费只有30%多,远远低于美国, 更低于印度。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还是换得一个2.4万亿美元储备?或是换年均百分之十点多的GDP的增长? ’

他认为:‘大量投资是否能够拉动就业?我们现在把大量的资金投到基础建设上,但基础建设 带来的就业弹性越来越小,前些年我们一个GDP能解决120万人就业,现在100万人就业都达不到,甚至达不到80万 人,这就是说我们的增长方式不对。’

其他学者也提出:错误的生产方式导致中国的职工收入,在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低,国外劳动力的成本占整个企业开支大致70%,而中国只有不到20%。可见”低人权、低工资、低福利|“的”中国模式“就是政府主导的。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最后一年,温家宝喊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看来仍旧是一句空话。不改革政治制度,不放弃权力垄断,蛋糕做得有多大,,利益集团追逐的利益就有多大,分给人民的那块总是越变越小,社会富得更富,穷得更穷,早晚有断裂的一天。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还信誓旦旦:“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 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你相信吗?吹牛皮还能吹得大动感情,正是此公的一大绝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公开提出:“中国人口城市化比例若从现在的40%提高到将来的60%以上,那么,这就意味着将至少还有2.5亿人口必须进城。城市化将会成为中国房价向上攀升的可持续推动力。”出版了《C包围圈》,到处宣讲“美国世界帝国战略和中国危机“的军事评论员,空军上校戴旭预计10—20年,中国房价将会30万/平米。

当中国新的城市人口中出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群落,他们的尊严就是唱夏明翰之歌。

文章来源:动向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