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進口萎縮 出口放緩 中共復甦經濟乏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15日訊】中共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大陸4月份的進口大幅收縮,出口增速也在迅速放緩。當前的中國經濟,正承受越來越大的後疫情復甦壓力。

中共海關總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進口同比下跌7.9%,進一步延申了3月份1.4%的跌勢。

出口雖然同比增長8.5%,但遠低於上個月14.8%的雙位數增速。

而4月份出口呈現增長,被普遍認為是得益於上年同期的低基數。當時上海實施了嚴格的「清零」防疫封城,造成了出口數據的疲軟。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 Wong)表示,中國的消費性進口和再出口貿易進口,都呈現出下跌態勢。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 Wong):「過去3年其實已經是有一個量變導致一個質變,老百姓的儲蓄,還有整體的盈利能力已經大幅的下降,所以進口不足。第二個層面就是中國進口產品再加工再出口這一塊,由於整個全球整體需求下降,中國尤其是受到那個美國跟歐盟的關係緊張,還有一些產業替代的影響,出口歐美更加是減少的比較厲害。」

針對特定國家,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加24.8%和67.2%,但對美國的進出口卻下降了2%和14.3%。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 Wong):「俄國現在就是受到世界制裁之後,他唯一能夠方便的進口大宗原材料,不管是其他的一些工業用品、日常用品、生活用品,甚至是一些其他的敏感技術的話,都只有通過中國,所以中俄之間的整體的貿易額增加很多。」

黃大衛(DAVY J. Wong)認為,華盛頓針對中共,在科技上,特別是高階芯片方面不斷升級出口限制,加上美國目前消費市場的萎縮,都導致了中國進口額的下降。

低迷的貿易數據和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放緩呈現了一致形態。

新出爐的4月份製造業PMI只有49.2,再度落到榮枯線以下。而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在時隔3個月後,再度陷入萎縮。

儘管中共公布的第一季度GDP數據顯示,經濟實現了4.5%的增長,但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師周浩認為,低迷的PMI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疫情後復甦後勁乏力。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後續我們會看到,轉出中國的這個發展方向,應該是未來幾年的一個大的趨勢。而且隨著供應鏈上的其他那些生產企業的逐漸的完善,逐漸的崛起,會使得整個中國的經濟在外貿以出口導向的那些東西,是非常的艱難。」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最近的第133屆春季廣交會,也印證了產業鏈轉移對中國帶來的巨大影響。

在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盛況空前等官方宣傳下,今年廣交會中國企業與海外買家簽訂的出口合同金額,卻比疫情前的2019年減少了15%以上。

廣交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採購商最多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也被視為是中國進出口貿易情勢的晴雨表。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黃子春(Zichun Huang)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鑑於外部需求前景黯淡,中國的出口將進一步減緩,直到今年晚些時候觸底。

中共在上個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稱,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是恢復和擴大需求。

李恆青:「這個進出口這一塊GDP提不上去,他已經意識到了。另外一個靠振興這個消費,這個難度太大。民營經濟也好,然後包括各種各樣的這個外資啊,合資的很多的企業,它如果是蒸蒸日上的,經濟發展是良性的,它自然會有這種感受,然後工資收入多了,然後就敢去消費,現在正好是反過來了。」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1%,較3月份0.7%的漲幅進一步放緩,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費端通縮局面已經展現。

另外,中國的就業市場持續疲軟。截至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仍處於5.3%的高位,16至24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則攀升至19.6%,僅次於去年7月創紀錄的19.9%。

編輯/李明飛 採訪/ 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