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重新開放能否帶動經濟 專家不看好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20日訊】結束將近三年的嚴格防疫措施,中國經濟通脹在1月份加速上升。外界認為,雖然中共官方公布的金融數據超出預期,但從結構和細節來看,復甦的效應有限。

隨著中國出入境重新放開,中國各地發布了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項目合計7652個,總投資額合計21.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合計33570.67億元。

中國經濟學家馬光遠2月13日撰文指出,各地接二連三召開大會,以及制定的大多高於5%的經濟增長目標都在預示著,經濟是今年唯一重要的主題,其它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一些數據已經陸續發布,從央行發布的1月份的金融數據看,央行的印鈔機的確已經忙起來了。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中國它不是完全的像資本主義的市場化,它也不是完全像蘇聯式的那種計劃經濟,但是兩者之間它都各有一部分,所以它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東西。但是問題是我們可以找到它共同點,就是不斷的發行貨幣或者是增加債務,但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越來越小。所以就像一個發鈔票機器,陷進去一個陷阱裡面打滑一樣,你不斷加油,不斷發貨幣,但是這個經濟它並不怎麼向前走,簡單說這就叫流動性陷阱。」

中共官方近日發布,一月份的金融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273.81萬億,同比增長了12.6%,發行量增速也創下逾6年新高。

黃大衛:「中國的發行貨幣,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由於一個呆帳壞帳,第二是發行新的債務所引起影響產生的,它就帶新帳來還舊帳,所以它對經濟的通脹膨脹這方面的影響並不那麼大。但是目前來說我們看到今年為什麼通脹膨脹?是由於過去兩年中國經濟是lockdown停頓了,現在就是重新開放之後,不斷的增發貨幣,最終那個貨幣的含金量都會嚴重下滑,所以這些東西長期來說對經濟是有傷害。」

推特帳戶「浩哥」發推文表示:就是到今年年底我們要迎來300萬億了,人民幣匯率挺得住嗎?

推特帳戶「浩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廣義貨幣的供應量,年均的增速超過10%,有可能是15%,如果扣除GDP增速的話,只有少數的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價,優質上市公司的股權、茅台還有比特幣能夠跑贏,其它的全部跑輸。」

網友說,貨幣超發是個問題,但都在金融系統空轉,實體沒有需求,新項目都不掙錢;這麼大量是因為債務規模太大?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刺激經濟來說不外乎有幾種,一個就是政府的財政政策,擴大政府的支出。另外一個就是發行更多的貨幣,也就是說壓低整個市場目前利率的狀況,多發貨幣利息就會降低,維持整個市場的流動性,讓大家更有錢,所以當然某些程度來說,就是它透過持續的貨幣寬鬆的方法,希望讓整個經濟能夠恢復成長的這個動力。」

馬光遠的文章提到,推動M2高增長的主要原因除了信貸的高增長,還有居民存款的大幅度增加,一月新增存款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4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在去年同期高增長的基礎上依然多增7900億元,越沒錢越存錢,一方面說明經濟預期依然很弱,另一方面說明消費依然沒有恢復。

黃世聰:「因為你超發貨幣之後,可能帶來的狀況就是會讓人民幣貶值。那人民幣不值錢的長期影響,就會讓整個中國人民都受到因為你超發貨幣之後,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造成的可能進一步所謂所得的減少,或是會不會造成未來可能有潛在更大通膨的壓力會發生的可能性都會在。」

《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中國依賴政府刺激與大筆投資,來擺脫低迷的經濟。但這一次,中國負債累累,房市陷入困境,中國需要的基礎建設許多已興建完成而中國的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在有錢人打開錢包同時,許多人選擇存錢多過花錢。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tony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