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訪談】專訪程曉農:中共千人計劃與網絡攻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05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美中關係特別節目。近日,美國一聯邦法庭裁定哈佛大學教授、前化學系主任利伯隱瞞了自己捲入中共「千人計劃」,並從中獲取報酬的相關6項罪名成立。

這是美國司法部中國計劃的一項重大勝利,這一計劃在2018年由川普(特朗普)政府發起,旨在打擊中共在美的學術間諜活動。外界認為,這一個案件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將促進司法部對更多與中共有瓜葛的研究人員的起訴。

那麼,中共是如何利用千人計劃收買國外專家的?美國司法部,這些年在調查中共經濟間諜行為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和遇到的阻力是什麼?本期節目請程曉農博士深度解讀。

主持人:曉農博士您好。

程曉農:你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哈佛名教授被判有罪 折射中共科技盜竊規模

主持人:好的,謝謝再度來上我們的節目。那我們就先來講一講哈佛教授被定罪這個案子,其實我覺得這個案子是比較少見的,這個西方的學術界名人涉嫌捲入中共的間諜活動,被定罪的這樣一個案例,可以說是FBI的一大勝利。

那我想先請您談一談,您怎麼看這個案件的意義?另外,為什麼它並不是因為洩露知識產權,而是因為隱瞞和千人計劃的關係而被定罪的呢?

程曉農:哈佛大學這個著名教授Charles Lieber,他這個案子最近有結果了。他大概是在2010年前後被中共收買的,然後加入了中共拉攏外國學者,讓他們帶槍投靠的這個千人計劃。

他是長期隱瞞了自己的這項行動,但10年之後,聯邦調查局收集到一系列證據,然後在2020年的1月,在哈佛校園裡逮捕了他,他是在同事和學生們的面前被帶走關押。那哈佛大學為了維護學校的聲譽,在利伯被捕以後沒有開除他,而是一直讓他以行政休假的名義帶薪坐監。

直到最近利伯的案件已經完成庭審了,他被裁定有罪。但是哈佛大學的發言人Jason Newton仍然拒絕對這個裁決發表評論。關於這個案件的庭審過程,《華爾街日報》和不少媒體都做了報導。

利伯是哈佛大學的化學系主任,是奈米技術方面的傑出專家,而且被認為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那麼這位在哈佛和學術界享有很高聲望的人,最後栽在中共的諜報活動當中。

當然了,這個案件對哈佛大學的聲望是個打擊。利伯作為哈佛的資深教授,應該是有終身教職,年薪可能接近十萬或者更多,所以他過日子不缺錢的。但是他想擴大更多的科研資金來源,為他攀登諾貝爾獎鋪路,然後他就投奔到了魔鬼的名下,用出賣美國國家利益作為代價,來填充他這個金錢的慾望。這次審判當中,聯邦調查局和聯邦檢察官選擇了比較容易裁定案情的一個角度。

就是沒有從出賣知識產權、透露科研機密這個方向去準備庭審材料,因為那樣做會涉及到複雜的科技知識以及取證的難度,陪審團也不容易聽懂。

因此,對他提起指控的主要是從比較容易判決的方面入手,那就是他是否參與了中共的千人計劃,是否被中共收買,是否試圖隱瞞他被收買所得到的金錢。那麼在這方面,聯邦檢察官對他提出了6項重罪指控,其中兩項是虛假陳述,4項是相關的逃稅犯罪。

聯邦檢察官指出,62歲的利伯通過向調查人員提供誤導性陳述和虛假報稅,隱瞞了他與中共千人計劃的關係,利伯追逐金錢的慾望,超越了法律界限。利伯不是華人,他並沒有那些所謂的報效祖國之類的藉口,他之所以願意接受中共的安排,應該講主要還是利慾薰心。

其實對大部分加入千人計劃的人來講,大部分都是如此。利伯顯然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行動觸犯了美國的聯邦法律,所以被捕以後是曾經咬緊牙關堅決抵賴。

以為聯邦調查局找不到他加入千人計劃的證據,就沒法給他定罪。結果是這種做法恰恰成為他這個判罪的指控。他在被拘押期間,美國國防部和國立衛生研究院曾經分別對他問訊,要他老實說明自己和千人計劃的關係。

利伯對這兩個部門都撒謊欺騙,否認自己參與這個計劃,那麼這兩次欺騙就導致了他犯下了聯邦重罪。聯邦檢察官對他提起的指控一共剛才講的是6項重罪指控。

其中2項,頭2項是虛假陳述,指的就是他在聯邦機構的問訊中故意欺騙,謊報了他與千人計劃的關係,實際上他是祕密加入了千人計劃。同時,他在問訊中表示說,他沒有從中國大學領取薪水,但是他的謊言被當場戳穿了。

調查人員向利伯出示了一份他與中國千人計劃簽訂的合同,中方的合同簽署單位是武漢理工大學,利伯在合同上簽了字,這是一份早就已經生效的合同。

那這個案子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是折射了中共大規模科技盜竊活動的一個小小的側面,也反映出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堂堂著名教授的人格,竟然如此卑劣,讓人們不禁發出感嘆。

千人計劃吸收了多少國外科技專家?

主持人:確實這樣,就是很讓人唏噓啊。這個案子我知道檢察官是指控利伯他拿了中共150萬的錢。但是我想通過這個案子來請您具體談一談,以前我們也談過千人計劃,但今天請您具體談一談,中共它是如何用千人計劃這麼一個大的招牌,來吸收國外的科技專家的?同時,中共給這些專家什麼樣的好處?

程曉農:好,「千人計劃」它的英文是The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縮寫是TTP,它還有個別名就是Overseas High Level Talent Recruitment Programs,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是中共2008年成立的,目標是招募國際領先的科研創新和創業專家。

2007年的時候,中共十七大提出來了,要人才強國戰略。那麼到2010年,中共和國務院就把這個計劃提升為國家人才發展計劃,對被吸收人員給予最高級別的獎勵,以加強中國的創新和國際競爭力。

2019年這個計劃又改名稱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招聘計劃,那麼它的官方代表機構是中共中央統戰部的西部留學人員協會。中共對加入千人計劃的國外科技專家是授予教授職位,算是國務院授予的最高榮譽。

實際上這是一種對技術間諜的最高榮譽,其中分兩種,充分考慮到這個技術間諜的具體情況。一種就是那些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學術休假,經常到中國去提供科技機密的專家,這種教授職位是永久聘任的。

換句話講,這個人就可以一直從中共那裡拿薪水。另外一種就是對那些在國際領先大學或者研究所實驗室擔任全職工作的人,他的假期是有限的,也沒有寒暑假和學術休假,所以就只能是短期任命來,來一次算一次,給予獎勵。

千人計劃一共分成三類,一類叫做創新千人計劃,是面向55歲以下在國外的華人學者。第二類是外籍千人計劃,面向是招聘55歲以下的外國人。第三類是青年學者千人計劃,或者叫做中國海外青年人才工程,面向的是40歲以下的華人學者。

那為什麼會有年齡限制呢?因為中共考慮55歲以上的專家,他的創新能力已經衰退,那麼收買那些年富力強,學術上仍然處於思維高度活躍的人來當技術間諜,是收益最大的。

那麼這第一類計劃就是創新千人計劃,是2008年開始執行的,當時在美國的很多華人學者當中,不少人躍躍欲試,把這個看作是自己受到中共重視的象徵,當然也想得到一些經濟上的好處。那麼一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人也想進去軋一腳,抓住這個機會。

但實際上,中共真正的目的不是學術交流,而是科技竊密,所以它對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學、人類學這些學科的人毫無興趣,它只想要能提供科技機密的人。

而且它對國外二流、三流大學裡的人也沒什麼興趣,它只想找國際一流大學的人。那麼從這種挑戰性可以看出來,中共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那就是通過收買頂尖學術機構的科技專家,用不多的錢去竊取國外的知識產權。

那隨著第一類創新千人計劃取得進展以後,第二類外籍千人計劃也跟著啟動。那中共的胃口已經越來越大了,2013年中共又啟動了第三類青年千人計劃。與此同時,中國還有一個叫長江學者計劃,目的和千人計劃相同。

雖然這個科技竊密計劃名稱上叫千人計劃,其實它們根本就沒有人數限制。為了掩蓋一下科技竊密的真相,中共也會從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找少數幾個人去納入這個計劃,為的是掩蓋一下它科技竊密的真相。

那麼其中有一個叫做馮帥章,是廣州暨南大學的,他就是社會科學領域的,是在國內留任的。美國的《自然》雜誌2018年的時候刊登一篇文章表示說,當時中國的千人計劃已經在2018年吸收了七千名科技專家,為中國輸入外國的知識產權科技機密。

從2018年到現在,又有3年多過去了,估計現在參與科技竊密的科技專家的人數可能已接近上萬人。千人計劃是為了獲得國外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機密,也提供了相當優厚的獎勵。

參與千人計劃學者心知肚明:出賣科研機密以換取高額獎勵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千人計劃收買國外學者前,一開始就強調是獎勵。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是一個國外的學者到中國講課,他只是按照教科書來講一些基本的或者專門領域的普通知識,這些知識沒有知識產權。中共也不可能因為他們去上幾堂這樣的課,就發給高額獎勵,那頂多就給點講課費而已。那所謂的高額獎勵,就是獎勵所謂的千人計劃參與者為中共科技發展所做的貢獻。

那麼這些參與者很清楚,無功不受祿,你不為中共立功,中共不會給你高額獎勵。所以中共和千人計劃參與者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你必須拿出真材實料來換取高額獎勵。甚至中共會安排國內的同行,和千人計劃的參與者具體協商,在他們的專門領域裡頭,直接索取那些因為受到國際知識產權公約保護,而不能洩露的沒有公開的研究成果或者研究室科研機密。

我們都知道在科技界,凡是已經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從國際學術期刊上查到,而且文獻目錄很詳細。那麼訂一份這樣的雜誌,你就可以掌握最新的學術動態。所以中國的學者坐在國內大一點兒圖書館裡,就可以看到這些科研成果了。當然中共也不會笨到另外花大錢請人到中國講這些已經公開的資訊。

那中共想要的是那些不能公開的資訊。這類資訊有兩類,一類是受到資助單位保密協議的規定,研究者個人不能對項目無關的人洩露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另一類就是,研究成果已經申請專利,別人要想使用這些專利,必須支付專利使用費,並服從專利使用方面的相關的協議。

那麼之所以說中共的「千人計劃」是竊密計劃,就因為它的目標不是可以從學術期刊上閱讀到的公開學術資訊。它的目標是科技知識和技術機密在所在國需要保密,或者是不支付專利使用費就不能獲得的知識和專利,說白了,就是偷。

但是這樣偷也要出錢的,中共很懂得人性的弱點,那科技專家照樣可能貪財圖名,所以它就出錢去高額獎勵學者專家,讓這些人為了滿足私利,冒著違反自己原來所在國家科技知識保密協議,或者是知識產權保護法規的風險,把自己掌握的、而中共又需要的科技機密送給中共。

正因為存在著這樣的高風險科技偷盜,中共才會對「千人計劃」的參與者給予高額獎勵。

那麼這個高額獎勵的數額有多大呢?當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私下標價,是一對一祕密談判,不足為外人道。那麼就一些公開的獎勵方面的資訊,維基百科是這樣介紹的:就是加入中共「千人計劃」,提供中共需要的科技知識和機密,中共可以提供一次性高達一百萬人民幣的獎金,加上在中國的住房支出、去中國的交通開支等。

前面我提到那個美國《自然》雜誌2018年的文章是說,「千人計劃」的參與者可以得到一百萬人民幣的起步獎金,還可以在中國申請獲得3百萬~5百萬人民幣的研究資金,也能夠獲得生活補貼、搬家補償、回外國去探親報銷,還有在國外的子女學費補貼等等。

那麼在哈佛大學這個著名教授利伯的案子裡頭,根據案情文件披露,中共是用數百萬美元的贈款,資助了利伯的研究項目;同時利伯還長期在武漢理工大學工作,每個月領取5萬美金,所以中共一共給了他數十萬美元的工資,其中大部分是現金,有一些他現在還存在中國的銀行帳戶裡。

哈佛教授案件警示專家學者:幫助中共竊密等同資敵

主持人:當然中共是給了不少好處,但是對於這些跟中共合作的專家來講,一旦事發,其實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那利伯這個案我覺得現在這樣一個結果,不說身敗名裂也差不多了,當然他不一定能在監獄裡關多久。所以在您看來,就是利伯案這樣一個案件,他給了和中共合作的西方專家一個什麼樣的警示呢?

程曉農:利伯在哈佛落網以後,他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是一清二楚,所以當陪審團做出裁決之後,法官當庭宣讀陪審團關於利伯有罪的裁定的時候,利伯幾乎沒有反應。他不是對裁決十分震驚,而是好像已經麻木。

利伯是不僅在學術生涯上走到了盡頭,而且生理上也快走到盡頭了,因為他現在正在患晚期淋巴癌,這是一種不太容易治癒的疾病。所以他餘生的命運將由法庭最後宣布,針對利伯做出虛假陳述這兩項指控,因為已經被裁定成立,所以他為此他要面臨最高5年的監禁。但是他以前沒有犯罪記錄,所以有可能改成6個月監禁。

另外利伯被指控的其它罪名是稅務犯罪和違反外國銀行帳戶披露相關規定,那麼這一類的案件在利伯問題上,他涉及的金額數字還算小的,所以他多半不會為逃稅被判入獄。

不過對這個病入膏肓的著名哈佛學者而言,他如此身敗名裂地走完人生路程,不管他服刑時間多長,已經了無人生趣味了,所謂生不如死,大概就是這種狀況。其實利伯應該還是接受了他的辯護律師團隊的建議,避重就輕,承認欺騙聯邦政府、逃稅這樣的罪,而躲開出賣科技機密換取錢財這樣更嚴重的罪。利伯這個案子被審結,對那些想為了個人撈好處而出賣美國國家利益的人來講,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警告。

利伯總以為他自己做得很巧妙、很隱祕,能夠躲過美國政府的追查;同時,他也希望美國政府對他和他的同類們睜一個眼、閉一個眼。其實斷送利伯的,不只是努力查案的聯邦調查人員,也包括中共當局。因為中共當局點燃了中美冷戰之後,中美關係那種表面上的友善被中共撕破了,美國就不得不開始應對那些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同時偷盜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機密為中共增加科研能力的行為。

因為像利伯這樣的行為,在中美之間處於多種對抗的狀態下,實際上就屬於有資敵的性質。所謂資敵,就是私通冷戰對手、違法損害美國而資助中共,對那些想在美國學術界混下去的人來說,這樣的資敵是明顯的吃裡扒外,於法不容。一旦被發現,利伯的下場就在所難免。

美聚焦中共間諜:司法部「中國行動計劃」和FBI的中共間諜紀錄片
主持人:早些時候就是在開場白中我提到,這個利伯的案件,它其實是FBI「中國計劃」(China Initiative)的一部分。那媒體報導說,同時這個計劃其實還有數十起對在美學術研究人員的這種公開訴訟。然後FBI近來它也預告說要推出一部紀錄片,說要揭示中共如何通過各種手段,竊取美國商業機密。所以看來美國這個司法部和FBI在這方面還是取得了不少進展,那我想請您談一談就是說這些執法部門,在調查中共經濟間諜行為方面,這些年取得的進展和遇到的阻力是什麼?

程曉農:美國司法部下屬的聯邦調查局是負責反間諜任務的,它是1908年就建立了,然後1917年在這個機構內部設立了反間諜部門,Counterintelligence部門,這個部門是設在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大樓裡頭。它的主要職責是防範蘇聯和其它共產黨國家的情報活動。那麼它在美國的政府機構當中主要負責曝光、防範和調查外國情報機構在美國的活動。

當然它的具體行動策略是保密的,但它總體的目標是公開的,聯邦調查局的網頁上是這樣說的:就是它的這樣幾項任務首先是保護美國情報機構的機密,與其它機構合作減少間諜活動的風險以及來自內部的威脅;其次,保護美國的關鍵性資產,例如先進技術和涉及國防、情報、金融、經濟、公共健康和科技部門的敏感信息;再一個就是應對外國間諜的活動,識別誰是間諜,終止他們的活動;最後是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落入錯誤的人手中。

在川普時代,美中貿易戰開始的時候,美國司法部是在2018年底推動了這個「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目的是防止中共竊取美國的商業機密和其它的間諜行為。拜登當局現在仍然在繼續這個計劃。美國司法部指出他們提起的所有經濟間諜訴訟中,八成的受益方是中國政府。那麼在所有的商業祕密盜竊案當中六成與中國有關。今年11月江蘇省國家安全廳六局的副處長徐延軍因為串謀和企圖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竊取商業機密以這樣的罪名被陪審團裁定罪名成立,他將面臨最長六十年的監禁。

最近聯邦調查局即將推出一部紀錄片,這個披露了中共是如何對美國開展經濟間諜活動並且竊取商業機密。《美國之音》報導,這部紀錄片名為「北京製造:統治全球市場的計劃」(Made in Beijing: The Plan for Global Market Domination),它通過多個案例說明美國機構和企業正面臨來自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大規模的商業間諜活動。現在在YouTube上面聯邦調查局已經上傳了這部影片的3分鐘預告。

其實呢,這個哈佛教授利伯這個案子,只是最新審結的諜案,當然不是第一起被抓住的案子。早在本世紀初,中共就開始通過諜報活動,獲取美國海軍艦艇和技術裝備的機密。美國有一個雜誌叫「紐約客」(New Yorker)2014年曾經連續刊登兩篇關於美國反諜戰的文章,披露了聯邦調查局偵破中共派遣間諜麥大志,英文名字叫做Chi Mak案件的祕辛。

其中的曲折故事是典型的紅色大國對美諜戰片的好素材,只是好萊塢好像從來沒打算拿這個故事來拍給觀眾看。這起間諜案是美國聯邦調查局歷史上最大的反間諜行動。從2004年開始經過一年多對這個麥大志夫婦的緊密監視,最終起獲了麥大志還有他的弟弟這個麥大泓,英文名字是Mak Tai。他們把敏感技術交給中共的這方面的證據。

然後2007年3月麥大志和麥大泓被美國聯邦法庭起訴,罪名是涉嫌竊取美國海軍機密情報交給中共。2008年3月25號麥大志被加州聯邦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4年半。然後4月21號麥大泓因為密謀將美國敏感的潛艇技術資料傳遞給中共特工,被判刑10年。

麥大志他是1988年開始在加州安納海姆(Anaheim)的一家美國國防承包商叫做Power Paragon「完美動力」公司,在這個公司工作,他是它的主要的工程師。這家公司是為美國海軍開發電力系統。他被捕前竊取了上百份美國的機密軍事文件給了中共,其中包括武器、潛艇的核反應堆還有潛艇推進系統等等。中共已經用這些技術加快了它潛艇的研發和裝備。

麥大志案件之後,中共還是繼續全力以赴想設法獲取美國海軍的技術機密,但諜報活動更多側重於網諜行動。2018年12月14號《華爾街日報》刊登過一篇文章,叫做「中國駭客入侵美國海軍承包商」。

這次報導,再一次把中國竊取美國海軍機密的行動放到聚光燈下。不過這一次的間諜不是人諜,而是網諜。報導提到呢中共的網諜活動在2015年習近平向奧巴馬承諾不再從事網諜技術竊密活動之後,收斂了一下,然後從2017年起又故態復萌,中共的網碟部門多次入侵美國海軍承包公司的各種網站,盜取先進的科技機密。

中共技術竊密範圍廣泛 利用非職業間諜 隱藏自身間諜網

2018年6月時候,中共的網諜對一家美國海軍承包公司入侵的時候,試圖竊取美國海軍潛艇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製造方案。那麼這家公司是承擔的是羅德島州的美國海軍水底戰爭中心的委託任務。所以三年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指出,中國的行為是世界上最活躍和最頑固的經濟間諜犯罪者。

中共竊取技術機密的範圍之廣,涵蓋的新興產業戰略部門的這些電子、電信、機器人、數據服務、製藥、移動電話,還有這個衛星通信圖像還有商業應用軟件等等。那麼這種技術竊密往往是通過美國公司的雇員來實施的。中共的國安部在海外部署了四萬多情報人員。同時還得到了數十萬中共軍方的情報人員和軍方科學家的支持。

那中共和這個蘇聯同樣是對美國冷戰的紅色大國,但處理自己的落網間諜截然不同。蘇聯對落網的間諜往往多方關心,只要有可能就試圖讓美國把蘇聯的被捕諜報人員交換回去。那中共對它的間諜非常地冷酷,它只是利用間諜,從來不承認它的情報部門與間諜有任何關係;一旦中共的間諜被捕,中共是永遠不救援。

也因為如此,中共通常是儘量使用非職業間諜,指使他們從事間諜活動,然後把軍隊的情報部門和國家安全部的諜報網絡深深地隱藏起來。

這樣的話,被抓獲的中共間諜或許會供認它的直接指使者,但是美國司法部門未必就能夠順藤摸瓜地找到背後的情報部門網絡。

那美國的聯邦調查局的反情報部門目前還是處在美中冷戰初期的適應期,他們還需要逐步摸索,積累經驗。那麼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國國內學術界也存在著反對清查可疑諜報活動的一批人,他們宣稱是要保護學術交流的自由。

但是卻絕口不提美中冷戰之下中共對美國的諜報活動。比如最近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有學者寫聯名信,要求取消司法部的中國行動計劃。這種干擾在美國冷戰史上是一直存在的,那麼這樣的學者可能是天真,但也不排除其中有個人動機。

中共軍方和國安部主導網絡間諜活動 更具威脅

主持人:是,我相信這方面的阻力一直也都不小啊,那其實剛才曉農博士您也提到了,就是有的時候中共使用網絡間諜,所以就是說除了千人計劃之外,在最近這些年,我覺得中共它很可能在這種經濟間諜方面的這種方式是五花八門的。能不能給我們談談除了千人計劃之外,它最主要的這個對美國進行經濟間諜活動的這種手法和手段。

程曉農:中共對美國的這個經濟諜報活動,一部分是通過所謂人力間諜的活動來實施的。比方盜竊技術資料和實物還有偷運違禁的技術,違禁的產品這都通過人力間諜來完成的。那當中被抓獲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麼另一類間諜活動是通過網絡入侵來實施。

我7月23日在大紀元上發表的文章《解讀美中關係新動向》,其中就介紹到了這個諜報活動當中軍事間諜和經濟間諜活動的區別。其實它二十一世紀諜報活動還可以分成人諜和網諜兩大類。

千人計劃就是通過搜羅掌握科技機密的專家來達到竊密這種的諜報計劃,它是政府有目的地組織起來的長期實施的諜報計劃。美蘇冷戰的四十多年裡頭,這個美國情報部門主要是在關注蘇聯的諜報活動。那麼911以後,又把中東的恐怖分子當做這個主要任務了。那現在美國情報界說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這個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11月16號報導說,前美國國家情報局首席副總監蘇‧戈登(Sue Gordon)她把這個新時代稱為「第三個情報時代」。她在一場情報部門的內部會議上說,我們有點從反恐的麻木中醒來,意識到世界已經變得數字化了,而且我們並沒有專注於我們需要做的所有事情。中國的崛起在那些年發生了,現在你看到我們在談論大國競爭。她的這番話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網絡間諜活動、一個是中國間諜活動。

有一位受訪者在FBI我們前面提到的預告片裡面警告說,世界上只有二類公司,一類是已經被駭客入侵而攻擊的,還有一類是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駭客入侵而攻擊的。這說明了網諜活動的危險性有多大。那麼中共的網諜就是世界上最活躍的諜報機構之一。所以中共除了用人諜,中共還通過大規模的網絡入侵的盜竊技術機密。這就比傳統盜竊實物的那種技術間諜那具有更大的威脅。

它的目的是直接盜竊知識產權、商業機密、業務流程和技術。那麼僅僅是商業機密的盜竊所造成的損失,每年讓美國損失「1,800億到5,400億美元」。美國2012年有一個Verizon公司與19個私人機構組織了一項,由政府機構合作的參與這個網絡入侵研究。

結果分析發現美國發生的47,000多起網站入侵事件當中,其中被確認有621次盜走大量的數據。至少還有4,400萬條數據記錄遭到破壞。那麼這些網諜活動當中96%的案件是中共幹的。從事有組織、有計劃的網諜活動,它的中共機構除了軍方以外,還有國家安全部。

中共總參61398部隊主攻對美網絡入侵 為外界關注

那中共的這個網諜的活動是長期以來的日常行動,但被成功地盯上的次數卻非常有限。我記得2010年7月1號《經濟學人》雜誌刊登過一篇文章,標題是「鼠標和鍵盤會成為衝突中的新武器嗎?」。

那篇文章只是初步介紹。那2013年3月位於上海浦東高橋地區大同路五十號的,共軍的61398部隊引起了全世界各國媒體的注意。這支部隊是一個只有三棟建築的小院子,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個部隊歸屬總參三部二局,在軍隊內部又被稱為「高橋陣地」。

那相比人力間諜的諜報活動,大家可能對網絡間諜,網絡戰和信息戰的了解更少,網絡間諜的工具就是鼠標和電腦,那些穿軍裝的情報人員坐在冷氣房裡頭,看起來很舒服,但軍方把這些辦公室稱作「陣地」。因為,那些辦公室實際上就是冷戰中諜報戰的前沿陣地。我當年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沒有硝煙的陣地」,因為它所屬的網絡間諜工作室,就只用電腦就能夠完成互聯網入侵任務了。

剛才我提到這個總參三部,它的正式名稱叫做「技術偵察部」,原來是負責無線電偵聽的。這個部總共有十幾萬人,在中國的邊境和沿海地區設了無數的「監聽站」,用來偵聽、處理國外的各種電台的信號,截收電子情報;80年代起還負責監聽所有國際長途電話,接收海外傳真,也24小時監聽、監看外國電視;互聯網出現後,電台偵聽任務減輕了,電台不用太多的偵聽了,而監控互聯網通訊成為這個機構的一大任務。

總參三部這個技術偵察部下邊設有不同的局,有的局是專門針對特定國家的,總參三部二局就是美國局,以美國為主要對象,它的成員基本上掌握英語的。

61398部隊在上海高橋的營地是2007年建立的,它一棟12層大樓,這個大樓上沒有接受無線電訊號的天線或接受衛星訊號的大型碟型天線,那可見它不是被動的偵聽無線訊號,而是它在主動地入侵互聯網。從這個營地完工的時間來看,這個部隊對美國的網絡間諜活動,大概是2008年開始的。

這個中共的軍事情報單位當然不是只下載美國各網站上公開的資料,那不算網諜活動,它主要是通過駭客手法入侵美國和很多網站的內部數據庫,然後下載這些數據庫的保密數據。

當時美國有一家公司叫做Mandiant,它是個網絡安全公司,被委託來監視61398部隊的間諜活動。這個公司有一個報告說:自從2013年2月這個部隊的網絡活動被發現以後,它的活動一度有所減少;但只過了160天,又恢復了常態性網絡入侵活動,對美國的140多家公司進行了網絡入侵。

據德國之聲2015年5月17日報導,美國東海岸的賓州大學得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警告,說這個學校的網絡遭到入侵了;負責調查的也是剛才提到的Mandiant公司,它調查中確認,2次對這個學校攻擊當中至少有1次是中共幹的。美國海軍是賓州大學科研資金的重要來源,因此這個大學就成了「攻擊目標」,然後學校發給用戶名和密碼遭竊取。這樣最後學校為了安全不得不把它的工程學系的電腦網絡與互聯網斷開,這樣才能讓中共網特沒有辦法攻擊進去。

從網絡間諜到網絡攻擊 中共的胃口越來越大

主持人:是,就中共這個網絡間諜,近些年來似乎非常猖獗,美國政府過去也公布過多起中共對美的網絡攻擊。比如說我記得很著名的一個就是對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叫OPM,這個辦公室的網絡攻擊,當時有超過2000萬美國政府的文職人員的人事檔案被盜,包括社安號等等。所以像這些網絡攻擊是不是也是網絡間諜呢?就網絡間諜和網絡攻擊這二者的邊界線在哪裡?

程曉農:美國有一個安全問題專家克拉克(Richard Clarke)在2010年出了一本書叫做「網絡戰」(Cyber War)中指出,網絡戰就是「一個國家滲透到另一國家的電腦或互聯網系統內、以便造成損害或破壞為目的的行動」。

網絡戰和民間駭客的網上有害活動的區別在於,網絡戰是政府或軍隊單位的行為,有政府設定的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目的。那麼現在由於各國的通訊、能源、交通、商業、金融,各行各業都依靠電腦系統維持運轉的,而民用電腦系統又高度依賴互聯網,所以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網絡攻擊,完全可能癱瘓一個國家的正常經濟運行。

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網絡戰就成為軍事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中共認為,這一方面的研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IT人才,但是不用花太多投資,所以可以形成優勢。就是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中共一直致力於網絡戰準備。當然中共參與網絡戰的當然不止一個61398部隊,這個部隊只是龐大的總參技術偵察部下屬的一個小單位,冰山一角而已。

網絡戰是可以分為兩類:網絡間諜活動和網絡攻擊活動。網絡間諜活動一般不致於引起武力報復;但網絡間諜活動和網絡攻擊活動之間並沒有清晰的邊界,你持續性的網絡間諜活動往往就是網絡攻擊活動的準備階段。

網絡攻擊的目的不是盜竊經濟技術情報,而是試圖破壞他國的互聯網,或破壞他國的政府、軍事或者與國計民生關係重大的私營企業的網站及它的數據庫。所以這種網絡攻擊行動通常會以網絡間諜活動為前奏,先搜集目標數據庫的資訊,然後以破壞這些網站作為各種測試。

當年中共軍方的技術偵察部門從20世紀傳統的電子偵聽,轉向21世紀的網絡戰之後,它不但具備了通過網絡入侵去盜取機密的可能,而且養成了實施網絡攻擊的強大能力。因為中共軍方除了大規模地從事互聯網間諜活動之外,同時也在強化它的網絡戰攻擊能力。

當中共的軍事情報部門在網絡間諜活動方面越來越活躍的時候,它事實上就已經積累了入侵美國許多網站的經驗和能力;而這個能力本身就意味著,共軍的網絡戰部門具備了越來越強的網絡攻擊能力,不但可以隨意入侵美國的網站,而且能夠設法破壞這些網站,或通過修改網站的程序而破壞美國的很多經濟活動。

回到61398部隊這個案例,這個部隊的IP地址,使用的是上海市網管辦的地址做掩護的,中共的網絡戰部隊就這樣從政府部門的IP地址反覆入侵美國的多個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民營企業(比如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天然氣管線公司)這些公司的數據庫。

他們這些行動表明,61398部隊把目標瞄向美國的公用事業部門了,可以看到中共軍方的網絡戰部門,早在10年前就開始準備打擊美國的日常經濟活動,首先測試的就是如何襲擊美國的公用事業部門。

前年美國有一次公開地指責中共國安部,對微軟的電子郵件軟體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發動了一次影響深遠的網絡攻擊,很多西方國家共同譴責中共的全球網絡入侵活動。這種網絡攻擊很可能是屬於有政治目的的網絡戰行動。所以聯邦調查局對中共軍方的網絡戰和信息戰方面的相關活動,它是不太了解的,因為那屬於美國其它情報部門管轄的範圍,那些情報部門通常不與外界接觸。

主持人:聽上去這個範圍非常廣,所以我覺得就是現在中美的新冷戰和當初的美蘇冷戰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是在這種手法,像網絡戰、間諜還有經濟領域、商業領域的竊取。所以就像您一直在說的,美中的新冷戰早就開始了,而且我覺得這且停不下來呢。

程曉農:不會。新冷戰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紅色大國垮了,是新冷戰唯一的結果。只要紅色大國還沒垮,新冷戰不會停止。

主持人:是,好的,那以後請您繼續給我們來分析更多的。我覺得了解這些對於中共在美國的滲透有多深、有多嚴重,也是相當讓人警覺的。那非常感謝曉農博士今天來給我們做的深度解讀。

程曉農:謝謝方菲,謝謝我們的觀眾朋友們收看。

主持人:好,下次再見。

程曉農:下次再見。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也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方菲訪談》,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方菲訪談頻道:https://bit.ly/fangfeitalk https://bit.ly/fangfeitalk

方菲訪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