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恆大與廣發銀行和解 是否已度過危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23日訊】中國地產巨頭恆大集團,自去年以來財務危機傳聞就鬧得沸沸揚揚。近日,恆大一家子公司被銀行以「情況緊急」為由,申請凍結資金1億多,並得到了法院的同意。不過,隨後雙方又表示已經達成和解。恆大是否已經真正度過危機了呢?來聽聽業內人士的看法。

上週末,網上流傳出來一份江蘇無錫市中院在7月7號發布的民事裁定書。

裁定書顯示,廣發銀行宜興支行請求凍結宜興市恆譽置業有限公司、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銀行存款1.32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廣發銀行向法院申請的時候,給出的理由是「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法院的裁定書也同意了銀行的請求。

對此,恆大集團19號緊急回應,稱旗下項目公司恆譽置業和廣發銀行的貸款並未到期,將會起訴對方濫用訴訟前保全的行為。

不過,7月22號,恆大和廣發突然又分別發表聲明,稱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已經和解,今後將繼續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大陸某投資銀行內部人士鄭義表示,銀行在放貸後如果發現存在風險,有權利對未到期債務要求提前到期或增加抵押等。申請財產保全後再撤銷,也是金融市場裡的常規操作。

大陸某投資銀行內部人士鄭義:「一開始銀行去法院先申請一個財產保全,說白了就是人家先下手嘛,先下手為強。然後呢,申請財產保全之後,咱倆坐下來談,就是說你給我點東西,或者你怎麼著的。兩人達私底下達成一個協議。那個可以再給你解除掉,這個都是一個很正常的一個操作。這個並不代表著恆大現在就是已經解套了。」

去年,中共監管部門祭出「三條紅線」新規,試圖控制房地產開發商的槓桿。

券商研報稱,恆大踩上了全部三條紅線,外部融資渠道受限,債務清償更多依賴銷售回款,但目前的在售待售項目多位於三四線城市,回款去化難度相對較大。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恆大的業務戰略重心,幾乎全部放在降低負債上。截至2020年底,集團的借款高達7165億元,近一半在1年內到期,平均年利率近9.5%。

恆大曾在去年9月份,上書廣東省政府求助化解債務危機。

今年5月底前後,關於恆大骨折式打折賣房、要求全款、不做按揭的消息滿天飛,加上商票逾期兌付的傳聞,外界紛紛質疑,這家世界上債務負擔最重的地產開發商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彭博引述消息稱,中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6月底曾要求恆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儘快解決債務困境,避免引發金融風險。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這些房地產公司老闆,其實他也知道。那麼現在呢,就是等於說他們幫助中共,就是說托起了中共這種經濟的泡沫。但是他們實際上也在要挾中共,因為對中共來說,他不敢不願意看到這泡沫越來越大,但是也不敢讓這個泡沫就是破滅。」

陸媒的報導也承認,如今各房企的「債務冰山」正暗流涌動,一旦陷入實質性違約,巨大的債務鏈條不僅關乎自身生死,各大金融機構、購房群體也都會被捲入其中,引發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鄭義:「恆大要想真正度過這次危機,他必須得有貨真價實的,真正得有這個現金在手裡。他能夠把所有錢都能夠還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不可能有錢,還這麼多的債務。他能還債務的前提條件,就是他得借新帳還舊帳,還得把這些帳給他倒起來。能不能夠讓市場對恆大重新建立信心的關鍵點,在於恆大能拿到後續的貸款的概率有多大。」

今年以來,已經發生多家房企爆雷,藍光發展仍在旋渦中掙扎。渝系房企「五朵金花」之一的協信遠創,更是已經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還有多家中小房企尋找買家,退出舞台。

採訪/陳漢 編輯/李明飛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