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直播】以色列鐵穹再發威 中共大使館拒道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20日訊】大家好,現在是美東時間5月19日晚上6:30,北京時間5月20日。歡迎收看時事天天聊,我是Sydney王愉賀;我是秦鵬。

今天焦點:忍無可忍,以色列指責中共「公然反猶」,中共外交部拒絕道歉;抵制北京冬奧運在即?美國兩黨呼籲世界領導人和企業界莫助紂為虐,中共跳腳。

Sydney:以巴沖突升級,外界分析,中共好像是竊喜?大肆鼓動反美、反以色列,試圖轉移視線、趁機插手中東事務。不知道這是不是激起了以色列不滿,以色列大使館週二(18日)指責中共電視台「公然反猶」。

惹禍的CGTN被迫刪除推特,但中共外交部裝聾,拒絕道歉。我們今天會來談一下,中共耍弄陰陽兩手,如何攪動以巴沖突,試圖火中取栗。

秦鵬:世界上要求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呼聲越來越大。週二(5月19日),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國會聽證會上呼籲「外交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這讓中共惱羞成怒,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進行抨擊,說這是一些美國政客的「卑鄙遊戲」。

Sydney:喜歡我們節目的朋友,也歡迎訂閱、按讚、分享我們的頻道和視頻,當然也歡迎多多留言跟我們互動,節目最後有時間的話,我們會回答問題。

以色列鐵穹再發威

Sydney:不過以巴軍事衝突現在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以色列的精準反擊能力,也令世界刮目相看,另外,以色列的鐵穹攔截系統更是出名了,據說已經攔截了90%的哈馬斯火箭彈。

從5月10日開始,巴勒斯坦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等恐怖組織對耶路撒冷、阿什克倫和加沙地帶發動高密度轟炸,7天時間裡發射了超過3,100枚火箭彈,對平民無差別襲擊。

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的火箭,一部分沒有抵達目標,有些傷了巴勒斯坦自己人,也有一部分落在了無人區,剩餘的據稱有90%,被以色列的「鐵穹系統」攔截。外界估計,「鐵穹系統」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將成為軍火市場的搶手貨。

秦鵬:以色列國防軍週一(17日)說,自從以色列和哈馬斯5月10日爆發衝突以來,以色列攔截了六架無人機。是防禦方面的一項重大進步。

5月13日,哈馬斯恐怖組織的一架無人機從加沙地帶飛越以色列領土,鐵穹防空系統把它攔截了,是鐵穹在戰鬥中首次攔截無人機。

Sydney:鐵穹系統逐漸升級後,除了攔截火箭彈或炮彈,也具備攔截短程導彈和無人機的能力,甚至可以攔截中程巡航導彈。

秦鵬:這個鐵穹系統的起源,其實就是以色列為了防哈瑪斯。2000年至2008年間,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了約四千枚火箭射彈和四千枚炮彈,將近一百萬以色列人都在射程內。為了應對嚴重的安全威脅,以色列決心開發攔截火箭彈和炮彈的鐵穹系統。以色列僅用4年時間就完成全部的開發、測試過程,在2011年起開始部署鐵穹系統。

Sydney:2012年,以色列稱鐵穹系統已經可以攔截400枚火箭,到2014年,鐵穹系統攔截了一千二百多枚火箭。之後,鐵穹系統不斷升級、改進,最大攔截範圍被要求達到250公里,還能夠攔截導彈襲擊。

秦鵬:現在,以巴衝突是最好的試驗場,90%的攔截率應該屬實,鐵穹系統還成功應對了火箭規模性攻擊。

以色列駐華使館抗議 中共拒道歉

Sydney:現在以巴衝突是世界關注。中共黨媒,中國環球電視網,星期二(18日)播出的一檔節目中也討論了以巴衝突。不過呢,節目中的內容,讓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強烈抗議,說是「公然的反猶太主義」。

大使館在推特上表示:「我們曾希望『猶太人控制世界』的陰謀論時代已經結束,但不幸的是,反猶主義再次露出了醜陋的嘴臉。」

大使館表示,對這類信息感到失望,敦促CGTN撤下「這段散布謊言和種族主義的侮辱性視頻」。

秦鵬:那我們看一下節目內容到底是什麼,讓以色列大使館那麼生氣?

Sydney:節目內容叫做「美國為何充當以色列外交盾牌」。節目主持人質疑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是否真正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說是因為美國猶太人的「強大遊說」塑造了華盛頓在中東危機中的立場,並且「猶太人在美國,金融、媒體和互聯網領域占主導地位」,節目中還說「有些人認為,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政策,是因為有錢有勢的猶太裔美國人以及政客對美國外交政策進行遊說」。

主持人還指責美國利用以色列作為在中東的「橋頭堡」,並作為其打敗泛阿拉伯主義運動的代理人。

秦鵬,這個節目主持人說的,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不過看到這次以色列大使館非常生氣?

秦鵬:CGTN節目通篇指責以色列和美國,而沒有指責哈馬斯。而且這樣說完全是否認歷史,煽動仇恨猶太人。

因為在五次中東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出主要是阿拉伯國家拒絕聯合國181號決議,以色列被迫反擊,這不是中共說的什麼美國要利用以色列做代理人侵略和打擊阿拉伯人。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大181號決議案」,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國家,決議文規定把巴勒斯坦在約旦河以西地區總面積的57%劃給占32%人口的猶太人。這就是現在中共和美國等所說的兩國方案的由來。

猶太人同意此決議,1948年5月14日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國。但是隨即遭到阿拉伯世界的打擊和以色列的反擊,這就有了五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1948年5月15日,新生的以色列國遭到阿拉伯國家聯盟(七個成員國)聯合扼殺。自衛反擊贏得生存。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埃及卡住蘇伊士運河與西奈半島,以色列反擊。英法參與。美國施壓要求停戰。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1967年4月7日,戈蘭高地的敘軍向以色列定居點開火,由此爆發衝突。以色列用六天時間打敗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占領了加薩走廊、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

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試圖奪回被占土地,失敗。埃及尋求蘇聯支持發動了這次戰爭。美國支持以色列。戰後,阿拉伯國家認識到無法消滅以色列,於是1978年《大衛營和約》和隔年《埃以和約》使以埃關係正常化,埃及成為首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同時埃及持續遠離蘇聯以至完全脫離其勢力範圍。

第五次,因為巴解組織游擊隊在敘利亞境內對以色列長期襲擊,以及刺殺駐英國大使,以色列在1982年發動戰爭。

很顯然,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前三次戰爭中沒有參與,甚至第二次還譴責英法。而從美國在中東的歷史看,也從來沒有要以此打擊阿拉伯人的意圖。CGTN是信口雌黃。

VOA報導,目前CGTN的這集節目已被移除,但我看是刪除推特,沒有刪除網站上的視頻和文章。

Sydney: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星期三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他還說:「中方已經就當前巴以局勢多次闡明立場。」所以他並沒有向以色列道歉。

中國(中共)曾多次表示是「巴勒斯坦人民真誠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是巴以和平的堅定支持者」。

不過,我們的確看到這次以巴衝突中,西方國家都是第一時間出來譴責哈馬斯率先開始的火箭彈襲擊,支持以色列自我防衛,但是中共卻好像與國際社會唱反調,還有人說中共根本在慫恿巴勒斯坦的哈馬斯。

以巴衝突 中共扮演什麼角色?

秦鵬:中共正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從5月10日開始一直不作聲,直至5月16日以色列對哈馬斯進行強烈反擊的時候,中共開始發聲,要求停火,並把矛頭指向美國和以色列,抨擊以色列屠殺平民,完全不顧哈馬斯挑起事端,以及一直占據平民區、拿民眾當盾牌的醜陋事實。

Sydney:中共開始發聲後,要求停火,但是把矛頭指向美國和以色列。

5月14日,新華社報導《外交部告誡美方:巴勒斯坦穆斯林民眾的命同樣珍貴》。中共沒有譴責哈馬斯挑起的火箭襲擊,沒有提到以色列人的死傷,也不認為以色列有權自衛,卻藉機指責聯合國關注新疆人權的會議,稱是美國夥同各國的「政治鬧劇」,隨後說,「巴勒斯坦穆斯林民眾的命同樣珍貴」。暴露了中共對哈馬斯恐怖組織的支持。

秦鵬:多年來,哈馬斯經常對以色列進行武裝襲擊,包括自殺性爆炸,被以色列和西方國家視為恐怖組織。

中共版本的聲明,什麼內容和傾向,從新華社等報導也可以看出來。環球網稱,「以色列空襲擊中加沙地帶難民營,至少8名兒童喪生」;新華社直接稱,「歐美多地民眾聲援巴勒斯坦」;《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美國有負於世界,更傷害了穆斯林」;新華網稱,「美敏感時期向以軍售,美以到底有啥特殊關係?」

Sydney:後來,中共都直接亮出了立場。5月15日,中共外長王毅與巴基斯坦外長通電話,說「中方將繼續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恢復民族權利」。

16日王毅主持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時,也稱:「中國是巴勒斯坦人民的真誠朋友」,「保障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地平民的安全和權利」,「國際社會要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援助」等。

秦鵬:評論員楊威分析,大多數國家都希望巴以衝突平息,中共實際卻在慫恿哈馬斯繼續攻擊。哈馬斯此次率先攻擊,規模空前、持續不斷,是否中共在背後搗鬼,確實令人懷疑。甚至有媒體爆料,哈馬斯的火箭彈就是中共提供的。

其實早在2009年,以色列就已經發現巴方的火箭發射筒來自山東萊陽鋼管廠。

到底是誰在後方持續地針對哈馬斯或者激進的恐怖組織給予武力上或外交上的支援和協助?

Sydney:現在很多專家分析,中共是此次巴以衝突的攪局者。中共可能是想利用攪局以巴衝突分散美國的注意力,甚至攪渾國際局勢,減輕現在各國圍剿中共的壓力,並藉機對抗美國。

秦鵬:中共在這次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

哈馬斯3,000發火箭彈攻擊的目標都是平民,中共這樣的做法,這是幫助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辯護,所以美國沒有搭理中共所謂的聲明,這是理所當然的。而美國拜登政府說,支持以色列的自衛行為,是符合事實的。任何一個正常人,如果了解事實,都不會去支持拿著兒童和平民做盾牌的哈馬斯。實際上,哈馬斯的做法,和中共幾乎一模一樣,趙立堅說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銅牆鐵壁」。

Sydney:這次我們看到,中共沒有向以色列道歉,但是去年,中共駐以色列大使館曾經道過一次歉。

去年多個國家因為疫情對中國關閉邊界,中共當時把二戰期間排斥猶太難民跟這個相提並論,後來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對此公開道歉。說「沒有任何意圖將大屠殺的黑暗日子與當前局勢,以及以色列政府為保護其公民所做的努力相比較。」「如果有人錯誤地理解了我們的信息,我們願意道歉。」雖然當時的道歉態度也不好,還是說是別人錯誤理解了信息,但是這次這個CGTN的事件,是完全沒道歉。

秦鵬:中共為何不道歉?首先我認為,以色列去年的做法,得罪了中共,睚眥必報。第二,中共不希望中東和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轉移現在印太地區遭到圍追堵截的困境,和全球因為大瘟疫中的散毒和隱瞞責任的追責。所以,中共這一次就是希望中東亂下去,它才有機會,因此它支持哈馬斯。

而同時,中共趁機進行反美、仇恨以色列的宣傳,在國內轉移矛盾,維持統治。對於CGTN,它裝作那是一個企業和電視台,跟它沒有直接指令性的關係,但是,從中共新華社和其它媒體的口徑來看,這完全是中共統一的安排。

Sydney:最新消息,拜登今天再次從中斡旋,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拜登表示希望以色列首先做出停火姿態,不過以色列仍然表示不排除任何行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感謝美國總統拜登對以色列國自衛的支持,他「決心繼續進行這項行動,直到實現目標,以恢復以色列人民的和平與安全。」

以色列總理這算是拒絕了?

秦鵬:是。哈馬斯現在還在繼續襲擊以色列平民,所以,以色列的計劃是對它進行打擊,趁機消滅它的領導人和有生力量。這樣才能獲得談判砝碼和後續的巴以較長期和平。

美國兩黨呼籲抵制北京冬奧會 中共跳腳
Sydney:我們看到另一則消息,週二(5月18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呼籲對2022北京冬奧會,實行「外交抵制」。佩洛西指出,在中共不斷踐踏人權的情況下,世界各國首腦如果出席北京冬奧,將喪失道德權威。

佩洛西說,鑑於中共的人權記錄,應該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而世界各國元首應當避免出席北京冬奧會。

她說,「考慮到中國正在發生的種族滅絕,如果一個國家元首去到中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時,真的有必要問這樣的問題:你下次還有什麼道德權威,就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權問題發言?」

兩黨議員同聲對國際奧委會喊話,有其他議員提出來,應該推遲冬奧會一年,改到其它的城市舉行。到「沒有犯下暴行的政府」的國家去舉辦。

還有共和黨人對準美國企業,認為不該為了商業利益而贊助「種族滅絕奧運會」。

這是週二18日,由國會兩黨成員組成的湯姆‧蘭托斯人權委員會與美國國會以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共同召開的聽證會,聚焦討論中共在新疆的人權侵犯問題,以及即將在明年2月登場的北京冬奧會。

現在美國兩黨議員的喊話,包括外交上抵制,和商業上抵制,秦鵬,您認為有可能真的抵制成功嗎?

秦鵬:目前從國際環境、佩洛西影響力等看,非常可能形成世界領袖抵制、運動員參加的狀態。

Sydney:也有人是反對抵制的,像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USOPC)的首席執行官希爾施蘭德(Sarah Hirshland)她就反對抵制,她說在大流行病結束的背景下,奧運會很重要。還說對1980年和1984年當時,對奧運會的抵制玷污了奧林匹克歷史。她認為這麼做是將奧運會作為政治工具,是錯誤的。

秦鵬:這個美國的奧委會的官員,才是玷污奧運會的精神。奧運會的精神是和平。古代奧運會項目獲勝者的獎品是橄欖枝編成的花環以及莫大的榮譽。古人曾經約定奧運會舉行期間,各城邦互不交戰,久而久之,橄欖枝就成了和平的象徵。因此奧運會雖然在現代是各國運動競技的項目,但主要的精神仍是以世界和平為主。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西方世界因為當時主辦國蘇聯在前一年侵略占領了阿富汗,對奧運會進行了抵制,這是和奧運會精神相符的,不能替侵略者和殺戮者稱頌歌舞昇平。1984年,作為報復,蘇聯糾和社會主義國家抵制了美國的洛杉磯奧運會,而當時的中共,就拒絕抵制。

這個抵制的做法,來自二戰的教訓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教訓。1936年柏林奧運會,面對迫害猶太人的德國納粹,西方世界採取了綏靖主義,結果讓德國納粹趁機宣傳擴大影響和賦予自己合法性,隨後發動了侵略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008年奧運會,世界以為會像1988年漢城奧運會那樣,會讓中共和平轉型,走向民主,但也是事與願違。相反的,中共在鎮壓了法輪功之後,又鎮壓了西藏人和新疆人、香港人。如果這一次中共的冬奧會得以風光地舉辦,那麼中共一定會更加肆無忌憚,把魔爪伸向世界。

Sydney:法新社報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又大罵,說「美國人的一些評論只不過是謊言和虛假信息」。還說這是「擾亂、阻撓和破壞冬奧會籌備和舉辦的企圖」,是「一些美國政客」的「卑鄙遊戲」。其實也有很多中國人對抵制有看法,身為中國人,您如何看?

秦鵬:愛國不等於愛中共。愛國一定是愛中國人民,而不是愛中國共產黨,只有世界對中共的罪惡說不,它才會減少作惡。

《秦鵬直播》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