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密碼】他從一個漢字預知前程

【古代測字故事 人生盡在字裡乾坤】文/杜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05日訊】康熙年間,出了一位擅長測字的名家程省。一個漢字,在他的眼中囊括了人的生死禍福,婚喪嫁娶,仕途功名。他的著作《測字祕牒》解讀文字密碼時,也解讀了人生的命運。四個漢字「青火求財」,分別預示了哪些事?

青字示迴鑾之象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年)十月,有一個在外做官的人去測字,他寫了一個「青」字,問到:「昨天,聽聞邸報傳來消息說,聖駕南巡已經到了紅衣鋪。我有一個老朋友隨駕前來,我準備等候他,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這兒來?請您為我細細地推測一下。」

程省說:「青字中上部分是『主』形,又是『半個來』字,應示聖駕南巡已經到了半路。但這個字又示現陰象,又像半個背字,應兆塞北陰方(南為陽,北為陰)。聖心戀戀於北方,聖駕行至半道,就會折返。」這位官員聽了介紹,還不是很相信。不久之後,果然再傳來消息:聖駕沒有過了河南(淮),收到太后懿旨,聖駕就星夜兼程,返回北方了。

這則故事中,需要了解漢字的構成,才能明白故事的意思。清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主」字,這樣說道:「鐙中火主也」,「從『丶』。謂火主」,「火是爲主。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伸假借爲臣主、賔主之主」,「凡主人,主意字本當作『丶』」,也就是說,古代採用「丶」表字義,表示主人。「青」的最上部分「丶」,即「主」的最初字形,「丶」就是「主」的表義,兩者是同一字。

由於所問之事關於南巡,所以「青」字的中上部分的那一點「丶」,即表示「主」,被認為是天下之主,也就是皇帝。

「青」的上半部分跟「来」的上半部分相似。「来」字,今天可能有人以為那是「來」字簡化才有的寫法,但在中國古代,這兩個是異體字,常常互相混用。

那名官員問到,皇帝什麼時候來呀?於是這位測字先生說「青」只像「半個來字」,也就是說「主上」的南巡之行,只「來了一半」,所以才說「來至半路矣」。

而「青」與「背」的下半部分又是一樣的。「背」即相背、背返。因為像半個背字,所以他說皇帝會「半道而返」。

據《清史稿》卷八記載,康熙四十一年九月癸酉日,康熙皇帝起駕南巡。到了十月壬午,因皇太子胤礽罹患疾病,康熙皇上迴鑾。癸卯日,返回到京師皇宮。

火字示二子既濟之象

有一個人寫了一個「火」字,問程省:「出門與在家,哪一個比較有利?」程省說:「出門比較有利。這個火字中間有開腳之人,自然適宜於行動。如果待在家中,會有災害。」

當時旁邊有一個人,也指著這個「火」字,問到:「現在有一個孩子要隨貴人上京師,如今在姑蘇找到另一個孩子作伴同行,這個是否有利?」

程省說:「大有利。」對方問什麼原因。程省就為他講解說:「火字上下相疊,是一個炎字。去北方水鄉,這一趟前去會有既濟之義,所以有利。」

那人說:「北方水旺,炎字旁邊加上水是一個淡字。財氣是不是也就變得淡泊了?」程省說:「不是!不是這麼個說法。那兩個孩子都是南方人,南方是火地。跟官之人勢必炎,炎字中又有兩重火。現在根據字理推斷,會嫌火太過。所幸他們遠遊北方,所到之地是一個水旺之鄉,得到水的調節,那火也就不會太猖狂,所以兩相為用,正好志得其美,怎麼反說是淡泊呢?」

對方又問道那二個孩子的高下之別。程省說:「二火一上一下,自然有高低之別。但是你的孩子高一些,另一個孩子則有所不及。」對方請教字理,程先生說:「先前有一位以火問事已經過,是退時之火。兄台仍以火字問事,則是火方興之時。以此比較,就會知道這個孩子後來會高於另一個孩子。」

求財二字示生意之象

有一個人來見程省,說:「我想要求財,請幫我測一個字。」程省問他:「你要測什麼字?」對方呆視了一下,沒有動彈。於是程省說:「你又不寫字,又不拈字,那我就用求財二字,為你推測一番。」

對方問他:「你知道我做什麼生意嗎?」程省說:「你應當是賣果子的,否則也必定是樹上所生長的物產。」對方又問:「我是從何方買賣?」

程省說:「你是從東南買貨,到西北方來賣。先前你曾做過生意,有本錢,然而藝術不精,以致生意虧折。如今是第二次吧。生意雖精,然而本錢又不足,你想要與人合夥做同行。是?還是不是?」那人驚訝地說:「真神數!我果真是往洞庭山買來木瓜、香等,再到淮北去賣。前年買來的貨大半都黑爛了,所以本錢虧折了一多半。今年約龍同行,是否有利?」程省說:「有利。」

旁邊觀看的人問到:「程先生所言句句對針,然而您是依據什麼道理,做出如此回應呢。」程省為他解釋道:「求財二字都是木形,所以知道他買的貨都是果子。求字中間全然見本,而有不永之象,財中只有半本,而有販運之形,所以知道他前後的故事。」

旁觀者又問:「您又是如何知道他此前做生意,方法不精,而這回又精明了呢?」程省說:「求如同喪字頭,所以知道他以前的方法不精;財如同射字形,所以知道這回可以中的。」

程省從四個漢字,道出了不同的人生境際。區區幾個字,卻能傳神地道出人的前程,世間的包羅萬象。若非神傳漢字,又怎會如此神奇?@*

事據《測字祕牒》第26章/27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