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黑皮書》:階級鬥爭與「聖戰」

《共產主義黑皮書》第五部分 第三世界(137) 作者:西爾萬‧博洛克 譯者:言純均

27. 阿富汗共產主義

阿富汗擁有64萬平方公里的表面積,因此比法國略大。在1991年以前,該國恰好夾在其它4個國家中:北部的蘇聯、西部的伊朗、東部和南部的巴基斯坦以及以東距離數十公里的中國。該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為山區,多座山峰超過了22,900英尺。1979年,1,500萬人口被分為各種族群。主要群體是多為遜尼派的普什圖人(Pushtun),人數超過600萬,主要生活在南方,他們講自己的語言。超過400萬的塔吉克人(Tajik)主要生活在該國東部地區,也是遜尼派穆斯林,但講波斯語(Persian)的達里(Dari)方言。約150萬烏茲別克人(Uzbek)生活在北方,也是遜尼派,講一種突厥語(Turkic)。150萬哈扎拉人(Hazara)主要是什葉派,居住在該國中部。其它族群散布於全境,占阿富汗人口其餘的10%,包括土庫曼人(Turkmen)、吉爾吉斯人(Kirgiz)、俾路支人(Baluchis)、艾馬克人(Aymaq)、科希斯坦人(Kohistanis)和努里斯坦人。

傳統上,阿富汗主要由其穆斯林信仰凝聚在一起。99%的人口是穆斯林;其中80%是遜尼派,其餘是什葉派。也有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這些少數族裔,還有一個很小的猶太人社區。傳統上,阿富汗伊斯蘭教無論在城市地區還是在農村地區都相當溫和。它被緊密地融入了傳統的部落結構中。在此結構中,村長擔任社區領袖。大多數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1979年,唯一的大城市是首都喀布爾。它位於東部,住著50萬人。較小的城市包括西部的赫拉特(Herāt)、南部的坎大哈(Kāndahār)、北部的馬扎里沙里夫(Mazār-i-Sharīf)和昆都士(Kunduz),每個城市的人口都不足20萬。阿富汗人有著抵制入侵的悠久傳統,尤其是抵制蒙古人(Mongol)和俄國人的入侵。從19世紀中葉到一戰剛過的1919年,阿富汗一直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在英國和俄國(後來的蘇聯)與中亞人發生一系列衝突時,阿富汗君主國始終通過挑撥這兩個大國相鬥,而成功地維持了獨立。國王查希爾沙(Zahir Shah)在1963年上台時,加快了為實現文化、經濟和政治現代化的努力。1959年以後,婦女再也不必戴面紗了,並獲准進入學校和大學。1965年國王決定未來的方向是類似於民主的體制,該國便開始發展具有成熟政黨和自由選舉的議會制。1978年4月的共產黨政變和隨後的蘇聯干預,破壞了該國的政治平衡,並撤銷了到那時進行得很順利的現代化進程。

阿富汗和1917年至1973年的蘇聯

阿富汗與蘇聯之間的聯繫可回溯到很久以前。1919年4月,阿曼努拉.汗(Khan Amanullah)與莫斯科的新政府建立了外交關係,允許布爾什維克在該國開設5座領事館。1921年2月28日簽署了和平與經濟合作條約。由於這項條約,蘇聯協助修建了一條新的電報線,並同意每年向國王支付50萬美元。這部分是蘇聯政府顯示其善意並抵消英國在該國仍占主導地位的影響力的一種嘗試,也是將革命傳播到仍受殖民影響的國家的一種嘗試。1920年9月在巴庫舉行的東方各民族代表大會(Congress of Eastern Peoples)上,共產國際首腦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反殖民主義和反帝國主義的口號可能會吸引受歐洲殖民影響的國家加入共產主義陣營。共產國際很快發表了一些公告,其中「階級鬥爭」一詞被「聖戰」(jihad)一詞所取代。似乎有三名阿富汗人出席了這次大會:阿富汗共產黨人中的阿加扎德(Agazade)、無特定黨派依附者的代表阿齊姆(Azim)、無明確黨派立場者的另一代表卡拉.塔吉耶夫(Kara Tadjiev)。類似的,1922年11月7日開幕的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的決議,尋求通過建立和組織「反帝統一戰線」來削弱帝國主義的力量。

1920年9月,就在這些事件之前,紅軍領導人之一米哈伊爾.伏龍芝(Mikhail Frunze)領導的蘇聯軍隊吞併了曾一度屬於阿富汗王國的布哈拉汗國(Bukhara Khanate)。他也曾參與鎮壓內斯托爾.馬克諾的烏克蘭無政府主義運動。對農民以及被蘇聯官員稱為「土匪」的抵抗戰士巴斯瑪奇(basmachis)進行了幾次報復行動。巴斯瑪奇反對俄國以及後來的蘇聯對該地區的統治。蘇聯軍事人員在阿富汗所使用的方法類似於在俄羅斯對反叛農民所使用的方法。該地區最終於1924年被吞併,但一些戰鬥一直延續到20世紀30年代,超過100萬的巴斯瑪奇在阿富汗避難。直到1933年,巴斯瑪奇的抵抗才被蘇聯紅軍徹底鎮壓。共產黨人很快就開始對阿富汗的領導層施加影響,許多阿富汗軍官前往蘇聯接受培訓。與此同時,蘇聯外交官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地下活動,導致一名專員和數名工程師因從事間諜活動而被逐出該國。也有證據表明該國存在格別烏特工,最引人注目的是格奧爾基.阿加別科夫(Georgy Agabekov)。他自1920年以來一直是Cheka的成員,並且是其涉外部門的成員。阿加別科夫先後在喀布爾和伊斯坦布爾非法居住,期間負責阿富汗的行動,之後,最終於1930年與格別烏決裂。

1929年,阿曼努拉.汗推行了一項農業改革政策,但同時發起了一場反宗教運動。新的反宗教法仿效土耳其的凱末爾(Kemal Ataturk)改革,並引發了由巴恰.伊.沙考(Bacha-i-Saqqao,意為「挑水夫之子」)領導的農民起義。此人成功推翻了該政權。這場起義最初被共產國際解釋為反資本主義,但蘇聯官員後來改變了看法,並尋求幫助阿富汗駐莫斯科大使古拉姆-納比.汗(Gulam-Nabi Khan)指揮的舊政權軍隊返回阿富汗。蘇聯部隊(在蘇聯空軍協助下,由塔什干派出的最佳部隊)深入阿富汗時,穿上阿富汗制服偽裝起來。5000名為政府而戰的阿富汗人被殺。紅軍遇到的任何村民都被立即處決。儘管在戰場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古拉姆-納比的部隊在聽到阿曼努拉退位並逃往國外的消息後,向北撤退。此時,蘇聯停止了對反沙考部隊的支持。與英國有密切聯繫的貴族納迪爾.沙(Nadir Shah)繼續這場鬥爭。他從法國流亡返回並接管了阿富汗軍隊的領導權。他很快被貴族和部落領袖宣布為國王。巴恰.伊.沙考發現自己沒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處於失敗的邊緣,但在他躲藏起來後不久,就被逮捕和處決。納迪爾.沙試圖與英國和蘇聯都達成協議。只要撤銷阿富汗對巴斯瑪奇的支持,他就在莫斯科被認可和接受。納迪爾.沙同意這一條件後,巴斯瑪奇的領導人易卜拉欣.貝克(Ibrahim Bek)被阿富汗軍隊強迫撤退到蘇聯境內,並在那裡被逮捕和處決。1931年6月24日,與蘇聯簽署了一項新的互不侵犯條約。納迪爾.沙於1933年被一名學生暗殺。他的兒子查希爾沙接任國王,但實際權力仍掌握在這位國王的叔叔和堂兄弟們手中。

1945年以後,又出現了幾波現代化浪潮,在首都尤其引人注目。那裡制定了5年和7年發展計劃。與蘇聯簽署了進一步的友好合作條約,其中包括1955年的一項規定不干涉內政的條約。一些蘇聯顧問被歡迎進入該國,主要是為了幫助阿富汗軍隊實現現代化。

從1953年到1963年,國王的堂弟穆罕默德.達烏德親王(Prince Mohammed Daoud)擔任首相並負責治理國家。儘管達烏德在幫助創建不結盟運動方面發揮了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蘇聯在該國的影響力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蘇聯官員逐漸被分派到阿富汗軍隊和行政部門中的關鍵職位上。儘管達烏德親王努力向美國進一步靠攏,但經濟協議幾乎總是傾向於蘇聯。1963年,達烏德被查希爾沙架空。後者在接下來的10年裡,試圖將阿富汗轉型為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政黨被合法化,首次自由選舉於1965年舉行。接著,第二輪選舉在1969年舉行。這兩次,結果都有利於當地貴族和支持政府的團體。儘管阿富汗尚未接近於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但它正在逐漸西化和日益現代化。正如邁克爾.巴里(Michael Barry)所指出的:「該政權遠非完美:它實行高壓政策和特權,而且經常腐敗。但它遠非阿富汗共產黨人所宣稱的已變成的那種暴虐政權。王室早在1905年就宣布酷刑為非法,甚至按古蘭經法律規定屬正常的體罰也已廢止。在這方面,共產黨政權代表了嚴重的倒退。」(待續)

(編者按:《共產主義黑皮書》依據原始檔案資料,系統地詳述了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製造的「罪行、恐怖和鎮壓」。本書1997年在法國首度出版後,震撼歐美,被譽為是對「一個世紀以來共產主義專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總結」。大紀元和博大出版社獲得本書原著出版方簽約授權,翻譯和發行中文全譯本。大紀元網站率先連載,以饗讀者。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