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恆星反覆變黑 外星人的傑作?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1月04日訊】根據一些研究人員的推測,一顆神祕的恆星反覆變黑可能是由於「外來的巨型結構」引起的,現在可能有十幾個恆星表現出類似的神祕行爲。

從2011年開始,一些天文愛好者們注意到一顆恆星。在討論中,這顆恆星被他們稱爲「有趣」和「奇特」。它編號爲KIC 8462852,俗稱塔比之星(Tabby’s star),官方名爲博亞吉安之星(Boyajian’s star)。該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大約有1480光年,光變曲線與衆不同而引人注目,它的亮度不穩定地下降高達 22%,並且那裡沒有行星做周期性的軌道運行,只有一堆不規則、找不到特定模式遮光的形狀。2017年5月19日,KIC 8462852的光度再次如期下降,而且是不尋常的波動。

當研究人員分析來自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時,發現數十個奇特的KIC 8462852變暗了多達22%,這種下降持續了幾天到一個星期。這些事件似乎沒有遵循任何規律,而且看起來過於龐大,有點像行星或塵埃穿過恆星的表面造成的。

對KIC 8462852的發現進行了分析,這增加了天文學家檢測到智能外星生命跡象的可能性。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提出,恆星被戴森球包圍,戴森球是一種假想的巨型結構,圍繞著恆星構建,以捕獲儘可能多的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認爲,這種巨型結構可以幫助推動先進文明的發展。

戴森球(Kevin Gil/wikimedia commons)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2億公里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這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這樣一個「球體」是由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圍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也就是說一些高級外星文明爲了儘可能利用能量,可能會將主星用收集器包裹起來。戴森認爲這樣的結構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並且他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這個想法無比瘋狂,但至少現在,我們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

也就是說,就像亞瑟·克拉克曾經指出的那樣,任何足夠先進的外星文明的技術都幾乎與魔法無異,也就是說,我們就像掉進了兔子洞一樣。

第一個奇怪之處是詹姆斯·達文波特和戴維·威爾遜在推特上發的東西,雖然它們可能毫無意義。如果研究這顆恆星幾年前的星係數據,似乎能從數據中發現一種大約持續80秒的模式。這通常會讓儀器發出刺耳的噪音,但很明顯,它並沒有在附近的恆星上出現過,所以,如果它確實表明瞭這顆恆星的一個真實特徵,那麼到底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第二個奇怪的地方是,開普勒望遠鏡的數據中出現了88天的波動。博亞吉安和她的同事提出,這是恆星自身旋轉的象徵。

另一個觀點來自瓦列裡·馬卡洛夫,他認爲這種波動實際上只是來自附近恆星的干擾。在安德魯•柯林斯和羅德尼•黑爾的一篇論文中,他們提出了一些其他觀點。這很有趣,但危險的是,這可能只是恆星的旋轉。這篇論文的大部分內容都在討論可能會導致開普勒光曲線發生傾斜的物體形狀。只有更多的數據才能澄清這一點,但這篇論文也指出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他們警告說,他們只是在建議和指出一些可能值得注意的奇怪的事情。他們指出,88天的周期性與太陽活動周期在數值方面相一致,而開普勒光曲線上更明顯的48.4天的周期性與我們的陽曆每242天相一致。長話短說,他們說所有這些數字都可以歸結爲11的倍數。

他們再次謹慎地警告說,這可能只是一個巧合。,因爲這將意味著一個知道地球是適合居住的,擁有適合智能生命發展的大氣混合物,距離地球1300光年外星文明會計算我們的軌道,向我們傳遞視覺信息。這和外星文明向我們發射無線電信號的想法並沒有太大區別,這也是SETI要尋找的東西之一。儘管如此,它還是很有趣,而且有點令人毛骨悚然。

如今,關於恆星的巨型結構假說已經接近大多數天文學家觀測的目標了。進一步的分析指出了更平淡的解釋,例如塵雲或彗星碎片。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尚未確定奇異波動的確切原因。

KIC 8462852博亞吉安之星(NASA/JPL-Caltech)

現在,科學家可能發現了十幾個像博亞吉安恆星一樣的恆星。科學家鑑定出21顆可能顯示異常暗淡的恆星。它們分爲兩個不同的類別:15個是「慢速北斗星」,其變暗速度與博亞吉安恆星相近;另外六個是「快速北斗星」,其變暗率甚至更高。

來自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天文臺的數據進行的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潛在的北斗星往往是質量與太陽大致相同的常規「 主序 」恆星,或者是質量約爲太陽兩倍的紅巨星。

考慮到長期的暗化,如果這是一個外星文明,那麼他們建造東西的速度快到以至於違背了我們所能理解的空間工程結構的實用性和物理約束。這也許意味著,或許外星文明的科技有的已經遠超出我們人類的想像了。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轉載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