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寒令20幾萬人一夜間被冰封?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8月04日訊】說到這個貝加爾湖的湖底下的25萬屍首是不是真的這個問題也還是比較有說法的,很多人以爲是真的,很多人也說是假的,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所以今天就一起來研究研究這個問題,那麼一起來分析看看這個事件到底是什麼事件吧,下面一起分析揭祕看看!

貝加爾湖一直以來都以它獨特的魅力每年都吸引了無數的旅遊愛好者前來遊玩,甚至都有歌手專門創作了有關貝加爾湖的歌曲。貝加爾湖是一座位於俄羅斯的形狀呈新月狀的湖泊,到今天已經有兩千五百萬年的歷史了,是世界上最深而且最古老的的湖,被人們比作爲“西伯利亞的眼睛”。

也許有人會問貝加爾在哪裏,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與此同時貝加爾湖還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由於是在俄羅斯境內,很多人基本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只能在聽歌的時候靜靜感受貝加爾湖的美麗和神祕。

貝加爾湖(pixabay)

但有不少人其實都到過貝加爾湖並且表示在看了以後十分震撼,因爲實在太過美麗,基本上所有人都被它的美給迷住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貝加爾湖底隱藏的巨大祕密,那就是這個看起來美麗無比的湖底躺着25萬具屍體,他們就像是被冰封在了湖底一樣與世長眠。

那是俄國十月革命後,原沙皇俄國艦隊司令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糾集沙俄軍隊的殘部,組織反革命武裝,在英國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獨立政府。沒過多久,1919年11月,鄂木斯克即被紅軍攻佔。爲了保存實力,高爾察克決定率部橫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亞,逃往太平洋沿岸,尋求日本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

跟隨高爾察克的軍隊有50多萬人,還伴隨着75萬反對布爾什維克、留戀沙皇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侶及修女等佔了27萬,此外,貴婦人和她們的孩子共有20餘萬人。其實,這 120多萬浩浩蕩蕩的逃亡隊伍中,還藏有一個驚人的祕密——當時價值5億美元的500噸金塊,這是沙皇撥紿高爾察克的軍費,分裝在28輛武裝押運車中。

鄂木斯克的冬天平均氣溫爲零下 22℃。125萬大軍在高爾察克的帶領下踏上了6000公里之遙的征途,零下二十幾攝氏度對子生活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人來說並不稀罕,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剛剛走了幾天,氣溫就從出發時的零下30℃陡然降到了零下69℃。距鄂木斯克以東1000多公里的託木斯克小城,也就是這場災難開始的地方,是當年地球上最冷的城鎮。

凜冽的寒風吼叫着,暴風雪像拉鋸一般割在身上,給有史以來罕見的大遷移人羣帶來了難以形容的苦難。沒過多久,無邊無際的西伯利亞的雪原上,凍僵的人、丟棄的雪橇、凍死的馬匹,連同死屍和四周永遠也下不完的雪,鋪滿了西伯利亞的道路。

貝加爾湖(pixabay)

從1919年11月13日到第二年2月,三個月時間,一場難以置信的奇寒引發的人類悲劇,一天也不間斷地演變成了連續劇。裝着金塊的28輛武裝押運車的燃料完全用光了,迫不得已,他們只好把金塊換到馬拉雪橇上。但是,極度的寒冷使得拉雪橇的西伯利亞良種馬也一匹接一匹地死去,這批從沙皇俄國繼承來的鉅額財寶,不得不扔在西伯利亞的荒野上。這500噸金塊的下落沒有人知曉,至今仍是一個歷史謎團。

然而,行軍並沒有因此而結束,人們就像移動中的殭屍,只有一雙腳還在一前一後交替地挪蹭。雪越下越大,整個宇宙彷彿是一個被雪片密封起來的巨大包裹。起初,指揮者聲嘶力竭地喊着“不許睡覺”以激勵人們,可是後來,連他們自己也被睡神引誘過去了。

大遷移的隊伍每天都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減員。百年不遇的西伯利亞嚴寒,變成殘酷至極的苦難,殘忍地折磨着人們。雪像發瘋似的,越下越猛,僅僅在尼古拉埃夫斯克市附近的一個夜晚就凍死了20萬人。

到1920年2月底,隊伍已從原先的 125萬人減少到25萬人。這些人經過千難萬苦,總算從鄂木斯克來到了2000公里外的貝加爾湖畔。但是,爲了最後的安全,必須橫穿貝加爾湖。80公里寬的湖面,結了3米厚的冰,25萬活着的人們開始橫穿冰面。

湖面冰層閃閃發光,就像光溜溜的舞池的地板一樣。凍得結結實實的貝加爾湖面,冷到了極點。溫度降到零下69℃,猛烈的暴風雪吼叫着,好像要凍透受難都的骨髓,在這種地方就是穿熊皮、裹海豹皮也毫無用處,極度的寒冷只不過使熊皮在身上起到冰面具一樣的作用。又有成千上萬的人被凍死。完全想象不出的景象在凍結的貝加爾湖面上出現了:一個將軍的妻子要在冰上分娩,卻沒有一個可以過去幫忙的人,人們步伐沉重,臉上毫無表情地從她面前走過。將軍用自己的大衣擋出一道隔牆,原本爲的是不讓人看到妻子分娩的樣子,可他真的像一面牆一樣一動不動地凍僵了,將軍的妻子和就要出世的孩子也在這毫無情面的冰冷世界中一起凍死了。

貝加爾湖上的25萬具屍體在第二年夏天湖面解凍以前,一直那樣躺在那裏,堅冰解凍的時候,這個可怕的、慘不忍睹的場面靜靜地從視野中消失,沉入了深深的湖底。他們的死,據稱是迄今爲止有據可查的最恐怖,也是由天災、人禍共同造成的人數最多的慘烈悲劇。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