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重用良將 收復台灣

聖祖仁皇——康熙帝大帝傳記之七

康熙二十年,康熙帝用八年時間肅清三藩割據的內患。日夜懸於他心頭的三件大事——三藩、河務、漕運,終於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藉著捷戰餘威,康熙帝又將如炬的目光,鎖定在大陸之外的東南海島——台灣

廢除三藩,清王朝的地方建制,得到統一規劃,對澄清吏治、恢復經濟與安定民心都有著重要意義。不過,大清王朝並未實現真正的大一統,統治台灣的「明鄭」政權,成了最大的威脅。

明朝滅亡後,江南地區建立的南明小朝廷,成為抗清的主要力量。隆武帝時期,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將軍鄭成功,因為被南明皇帝賜朱姓,封為延平郡王,故世稱「國姓爺」或「鄭延平」。

順治二年(1645年),鄭成功之父鄭芝龍降清,他就率領父親舊部在東南沿海繼續抗清事業。到了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為仗打得不順利,鄭成功決定退守台灣。第二年,鄭成功驅逐荷蘭駐軍,統御台灣,成為一代英雄。

隨後,鄭氏一直以恢復明朝為使命,成為孤懸海外的一支反清力量。但隨著永歷帝和鄭成功的去世,鄭成功之子鄭經即位後,「明鄭」集團實際上成為割據一方的隱患,與清廷對峙二十多年。

先禮後兵

後來三藩之亂平定,國家只剩下鄭氏盤踞台灣,為害福建一帶。想要除掉鄭氏,非你施琅出馬不可。——康熙帝

(出處:後三逆平定,惟海寇潛據台灣為福建害,欲除此寇,非爾不可。——《清史稿》)

清乾隆時期的《平定台灣戰圖》。(公有領域)

康熙帝即位初期,清廷對鄭氏的態度以招撫為主,前前後後共進行七次談判。無論康熙帝親政前後,清廷都對鄭經表現出極大的誠意和禮讓。不過鄭經從要求不登岸、不剃髮易服,再到割地請餉,越發得寸進尺。因而,近二十年來的談判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趁著鄭成功去世和鄭經叔侄內訌之際,清廷派使臣與鄭經首次談判。鄭經為避免內外交困,假意與使者周旋,交出南明皇帝賞賜的敕書和璽印,以及軍民土地清冊,換取朝廷信任。僅僅一年後,內亂平息,鄭經便反悔,要求仿照朝鮮、琉球稱臣奉貢的先例,「不登岸、不剃髮易衣冠」[1],拒絕歸順。

康熙二年十月,清廷與荷蘭聯軍,攻克鄭氏在廈門、金門的據點,繼續派使臣第二次招撫。鄭經仍然堅持藩屬國的待遇,聲稱「若欲削髮登岸,雖死不允」[2]。於是,清廷又擊破鄭氏在沿海最後的據點廈門,鄭經逃回台灣。

第三次議和發生在康熙六年(1667年)。在此之前,清軍本欲乘勝追擊,不料在海上遭遇颱風,被迫班師。這是清廷第一次進軍台灣,當時的將軍是施琅。由於三藩未除,清廷無力用兵海上,繼續派出使者談判。由於鄭經堅持「朝鮮例」,和談再次失敗。

康熙七年,施琅密陳康熙帝,力主儘快征討鄭經。他的方略是:「鄭軍兵力單薄,主將昏庸無能,如果先取澎湖扼其喉,鄭軍立刻告急;如果他們依靠海上優勢固守,就分出南北兩路奇兵襲擊港口。」施琅對此戰信心十足,認為「台灣計日可平」[3]。但朝中主張議和的官員,將施琅的建議束之高閣,施琅本人也被調任內大臣,留居京城。

第四次招撫,由康熙帝掌握大權後親自主持。康熙帝做出最大的讓步,允許鄭經鎮守台灣。但是鄭經本就是國人,不應按照藩屬國的體例歸順。由於鄭經固執己見,談判又陷入僵局。

三藩作亂之際,鄭經也趁機造反。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進行第五次招撫。鄭經則變本加厲,又提出割地的無理要求,又是不了了之。

康熙十七年,康熙帝諭知使臣:「鄭經雖然沒有誠意投降,但是他下屬的官兵民眾,有願意歸順的,仍然應當靈活應變,隨時招撫。」[4]第六次的招撫,由福建總督姚啟聖主持。鄭經依然執前詞,拒不受撫。不過,姚啟聖奉帝命,廣納投誠的將士,予以高官厚祿的優渥待遇,得到許多鄭軍的擁戴。

康熙十八年,三藩之亂即將平定,康熙帝給鄭經最後一次機會。第七次和談中,鄭經還是要求按照琉球、朝鮮之例稱臣。康熙帝同樣果斷否決:「台灣的鄭軍都是閩人,不能和琉球、朝鮮等國家相提並論。」[5]見鄭經沒有投降的誠意,康熙帝先禮後兵,決定兵加台灣。這時,被朝廷閒置十三年的施琅,得到康熙帝的大力擢拔,成為征討鄭氏、平定台灣的主將。

老當益壯

將軍施琅,熟悉海島地形及人事,凡事都一定要和他商議。——康熙帝

(出處:將軍施琅,諳悉海島,凡事必與共議。——《粵閩巡視紀略》)

康熙帝把握時機,揮師台灣。他調派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等人,相機行事,準備攻取澎湖和台灣。圖為清丁觀鵬等五人繪《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之「平定回部獻俘」。(公有領域)

施琅其人,曾是鄭芝龍的大將,先跟隨鄭芝龍一起降清,又投奔鄭成功抗清。當時他年紀輕輕,通曉兵法,但是性格上有些孤傲耿介,因此得罪了鄭成功,一家人包括父親、弟弟、兒子、侄子等都被殺了。施琅和台灣的鄭氏集團,就結下了血海深仇。於是他再次降清,成為福建的水師提督。

此後,施琅針對台灣問題,就是一位主戰派。因為施琅擅長水戰,熟悉鄭軍內情,又矢志復台報仇,成為征討鄭氏的最佳人選。在第三次招撫鄭經失敗後,施琅先後呈上《邊患宜靖疏》《盡陳所見疏》,力陳台灣對福建沿海一帶的重要影響,請求繼續攻打鄭氏。

雖然施琅奉召入京,向皇帝備陳方略,但是他作為海上投誠的將領,不被朝廷信任,因而被罷黜兵權。此外,水師提督一職也被裁撤,戰船也盡數燒毀,以示朝廷無南顧之意。閒置期間,施琅在政事之餘遍覽前朝史書,考察古今成敗的教訓,學習先賢名臣的言行事蹟,修養自身才德。同時他知曉台灣不平,邊患則一日不除,因而窮且益堅,無論行止坐臥,無一日忘記復仇之志。[6]

等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接到了姚啟聖等人的密報,明鄭集團內部出現重大變故。鄭經在本年正月病故,大將馮錫範等人發動政變,絞死鄭之長子,擁立十二歲的次子鄭克塽即位。

郡王年幼,內部必然生亂,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加上三藩廢除,國內大定,康熙帝決定把握時機,揮師台灣。他調派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等人,相機行事,準備攻取澎湖和台灣;並囑咐他們「剿撫並用,底定海疆」。[7]

緊接著,姚啟聖和內閣學士李光地,極力推薦施琅再次出山。彼時朝廷中,仍有不少人反對進攻台灣、反對重用施琅,康熙帝力排眾議,再次任命施琅為水師提督,加封太子少保,以示榮寵。施琅年逾花甲,然而復仇報國之志,堅如磐石,白首不移,面對朝臣的質疑,慷慨陳述清軍攻打鄭氏的優勢以及自己必勝的信心。康熙帝也深為感動,對施琅備加信任。

在前線,姚啟聖組建了一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的水師,並將鄭軍逐出了福建、廣東地區。頗具前瞻性的施琅,赴任前請求康熙帝特批一名侍衛隨征,在前線和京城之間起到及時傳信的作用。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抵達福建廈門。

作戰前,施琅和姚啟聖都握有調兵遣將的大權,為避免官員之間互相掣肘,施琅又大膽請求康熙帝授予專征大權,當時未得批准。接下來,施、姚二人果然就作戰計劃出現分歧,一個主張借南風之勢攻打澎湖島,一個主張依靠北風同時進攻台灣、澎湖,大軍也就遲遲不能進發。二十一年三月和七月,施琅連上兩疏,懇切地請求獨自指揮作戰。康熙帝慎重考慮之後,給予施琅最大的信任,將出征鄭氏之事,全權託付於他。

澎湖大戰

臣今年六十二歲,氣血未衰,尚能夠報效國家。現在如果不讓臣趁機剿滅鄭氏,再過上幾年,臣就年老無所用了,所以深恐時不我待,這次出征誓要平定敵軍。——施琅

(出處:臣年六十有二,血氣未衰,尚堪報稱。今若不使臣乘機撲滅,再加數年,將老無能,是以臣鰓鰓必滅此朝食。——《台灣通史》)

圖片出自清佚名 《媽祖奇蹟》系列。(公有領域)

明鄭這邊,在康熙二十年九月派重兵駐守澎湖,嚴陣以待,坐鎮的主將是劉國軒。鄭軍在澎湖很有地利優勢,在最易船隻登岸的娘媽宮駐紮,並設置重重防禦措施。施琅在海峽彼岸,也抓緊造船練兵,打造船堅炮利的平叛水師。

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兩萬多名清軍、兩百餘艘戰船,從銅山出發,會師於八罩島,虎視鄭軍。十六日黎明,海風吹送著大小戰艦,鑼鼓聲震天動地,施琅帶領著浩浩蕩蕩的清朝水師,向澎湖島發起猛攻。

為了激勵將士奮勇殺敵的士氣,施琅在大小戰船的帆上,寫下將領姓名,考察每艘船的作戰情況,作為賞罰依據。一開始仗打得很慘烈。施琅的先鋒部隊,只有將領藍理為首的七艘戰船,突入鄭軍。這時海上漲潮,先鋒部隊被急流沖得四散,鄭軍則分兩翼進行反擊。

施琅見形勢不利,親自衝入重圍救援藍理。激戰中,藍理遭炮火重創,腹破腸流,簡單包裹傷口後,繼續高喊著殺賊,毫不退縮。[8]施琅的右眼也被箭矢射傷。幸得援軍及時趕來,兩人才得以脫險。當晚,施琅仍在八罩島駐紮修整。

十八日,施琅用甲衣包裹著頭部,召集諸將,按律進行賞罰。他大賞重傷的藍理和援軍,擬把戰中退縮的將領處斬,因其匍匐請命,允許他們戴罪立功。施琅還重新部署作戰計劃。清軍士氣復振,很快攻取虎井嶼。

十九日,因海島上缺少淡水,施琅獨自駕船巡視,尋找水源。經過一番勘查之後,他命將士開鑿井水,竟然挖出了甘甜的泉水。二十二日,施琅進行誓師,準備最後決戰。他把大軍分為八隊出擊,每隊七船,自統一隊,親自調度,留下八十多條戰船作為後援。

出征前,海上忽然颳起了凜冽的西北風,打破了最初施琅藉南風攻澎湖的計劃。出師不利,將士們都戰戰兢兢,嚇得兩腿發抖。施琅則向上天忠誠地禱告:「希望上天神明和皇上保佑,幫助我軍順利克敵!」[9]話音剛落,風向反轉,大軍親見神蹟,備受鼓舞。

在具體作戰方式上,施琅根據兩軍實力,採取以眾擊寡的「五點梅花陣」,即五艘戰船結成一隊,專攻敵軍一艘戰船。有了天時和陣法襄助,清軍在海上大顯神威。將士們更加奮勇殺敵,自清晨到午後鏖戰不休,海水竟被血染紅。最終,鄭軍全面崩潰,劉國軒見大勢已去,乘小船敗走台灣,於是澎湖大定。

大戰過後,施琅放下個人恩怨,並沒有繼續追擊、將鄭氏趕盡殺絕,而是依照康熙帝的諭旨,著重安撫民心。幾次談判之後,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投降,八月十八日剃髮易服,明鄭政權正式終結。

施琅打了勝仗後,還親自到鄭成功的宗廟祭拜,聲淚俱下地闡述自己出征台灣,是出於「忠朝廷而報父兄」的職責。而他對於鄭氏,雖然成為仇敵,但不忘臣主之恩義,不枉殺鄭氏一人。當地百姓聽聞,都感慨地說:「同樣是報父仇,施琅的做法比伍子胥要賢明多了。」[10]

伍子胥是春秋時代吳國的將領,楚國國君殺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兄弟,伍子胥歷盡千辛萬苦滅了楚國復仇,最後掘開楚王墓,鞭屍三百才肯罷休。所以施琅對鄭氏表現出的態度和胸懷,是很令人動容的。

棄留之爭

臣認為,放棄台灣將釀成大禍,守住台灣才能讓邊陲永固。——施琅

(出處: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恭陳台灣棄留疏》)

康熙帝重用施琅,平定台灣,不僅是英明的決策,也是受到神明庇佑的正義之戰。圖片出自清佚名 《媽祖奇蹟》系列。(公有領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二十二日,到天妃宮進香的人們,看到了神異的景象:天妃的衣袍濕透了,左右兩位護法神將的手也起泡了。這件事越傳越廣,引來觀者如潮。而在海上,正是施琅率清軍在澎湖大決戰的時刻。將士們作戰時也親眼看到,天妃彷彿就在天上看護著他們,於是個個精神振奮,英勇殺敵。

等到施琅大捷的訊息傳出,大家才恍然大悟:這是天妃娘娘帶領眾仙,在海上施展神通,庇佑清軍打勝仗呢![11]天妃娘娘就是媽祖,是中華東南沿海一帶信奉的神明,被視為海上的保護神。

媽祖的庇佑不止於此,施琅軍隊駐紮的八罩島和虎井嶼,原本淡水資源匱乏,但是施琅每每在潮退時掘井,不過一尺多就有甘甜的淡水湧出,保障了軍隊的補給。而當施琅大軍進駐台灣後,那裡的水源就瞬間消失了。

在攻克澎湖之前,有官員夢到媽祖顯聖,告訴他:「你們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就可以平定台灣。」[12]原來,康熙帝重用施琅,平定台灣,不僅是英明的決策,也是受到神明庇佑的正義之戰。

當平定台灣的捷報傳到京城後,康熙帝大喜,論功行賞時授施琅為靖海將軍,封靖海侯,世襲罔替;其部下在一般賞賜的基礎上,將領加封一級,兵丁再賞一次,表示對海戰大捷的特殊獎賞。

接下來便是對台灣的政策問題。朝臣對台灣的態度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台灣孤懸海外,易生盜賊,應將當地百姓遷出,放棄對它的統治。施琅則表示要堅守台灣,於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年底呈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力陳台灣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放棄後可能產生的惡果。

施琅認為,台灣港道迂迴,地勢險要,又具有「舟帆四達」的特殊優勢,是江浙閩粵四省的門戶和屏障。而且當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物產豐盛,非常富饒繁榮。從世界格局來看,台灣棄守必為野心勃勃的荷蘭人所占領,不利於清朝海疆的安定。

康熙帝深以為然,於是召集群臣,商議在台灣建制的事宜。在鄭氏經營的基礎上,康熙帝在台灣設置了一府三縣,即台灣府、鳳山縣、諸羅縣及台灣縣,澎湖島設置巡檢司。至此,台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再次彰顯了康熙帝的知人善用與高瞻遠矚的大智慧。

註釋:

[1] 《聖武記》卷7:《康熙戡定台灣記》。
[2] 《台灣外記》卷11。
[3] 《清史稿》卷260:《施琅傳》。
[4] 《康熙朝實錄》卷70:康熙十七年正月庚辰條。
[5] 《康熙朝實錄》卷108:康熙二十二年五月甲子條。
[6] 《靖海紀事》之《襄壯公傳》:嘗於朝退休閒,翻閱歷代二十一史,監古今成敗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諸胸中。《曾序》:公既留宿衛,逆知鯨穴未搗,終當為邊患,寢食燕處,未嘗一日忘殲賊也。
[7] 《康熙朝實錄》卷95:康熙二十年六月戊子條。
[8] 《清史稿》卷261:《藍理傳》。
[9][10] 《台灣通史》卷30:《施琅列傳》。
[11][12] 《天妃顯聖錄》:《澎湖神助得捷》《歷朝褒封致祭詔誥》。

點閱【聖祖仁皇——康熙大帝傳記】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