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病毒蔓延160多國 海外單紛取消中企困境難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3月21日訊】近期,在中共政府的三令五申之下,全國各地的大、小企業陸續復工。然而,在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情況下,各企業不僅要面對防疫難題,還要面對海外客戶紛紛取消定單帶來的衝擊。而企業接不到訂單,將進一步導致企業面臨不得不裁員甚至關閉的危機。

由於中共肺炎疫情近期已經擴散至全球幾乎每一個角落,國際貿易活動受到重大打擊,許多與中國企業有合作的海外客戶,近期紛紛取消之前簽下的訂單與合約,令中國的中小企業苦不堪言。

廣東深圳市福田區一電子產品出口公司的負責人張小姐2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承認,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中企的海外客戶都取消了訂單。她說:「很多,歐美客戶的訂單,現在都沒有了,都停下來了,現在只能把去年的款項儘量收回來,今年肯定比較差,要過寒冬。」

張小姐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如果企業現金流出現問題,公司將面臨倒閉的危險。她說:「如果今年上半年,能夠把去年出貨的錢,一般三個月帳期,如果能全部收回,只能說維持(運作),做貿易利潤率很低,很大一部份錢要給工廠結帳,沒有辦法,現在只能縮減開支、裁員。」

此外,中共官方媒體《每日經濟新聞》日前也報導稱,浙江寧波一家外貿公司的跟單員向該媒體披露,該公司近日遇到了「突然收到客戶通知要求取消訂單」的情況,給公司造成的損失「著實不小」。

這名跟單員表示,因為公司一般只收取客戶30%的定金,突然被通知取消訂單,那點定金根本彌補不了公司付出的成本。

中共商務部3月19日召開了一次網上新聞發布會,該部外貿司的一級巡視員江帆也談到了中國企業當前面臨的困境。他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歐盟、美國、韓國、日本等各國的生產、消費等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導致中國的外貿企業面臨著「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

不久前,為了刺激已經疲乏不堪幾乎陷入絕境的中國經濟,中共政府出台了大規模投資基礎建設的計劃,涉及金額預計高達三、四十萬億人民幣。不過,北京經濟學者胡星斗對中共政府的這項舉措能否產生其預期的效果,表示並不樂觀。

胡星斗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目前中共政府在出口、投資及消費三方面都遇到了困難。但是僅僅靠政府投資基礎設施,沒有民營企業參與,也很難發揮出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

他說:「民營企業經歷了這一、兩個月的停工停產,大多都沒有投資能力。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更是缺乏投資能力,再加上對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形勢不看好,所以有些民營企業老闆即使有自己也不會投資。」

(記者黎明報導/責任編輯:雲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