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隱身北戴河 權力早已被削弱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08日訊】中共高層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會議期間,被指因貿易戰失利而被問責的中共常委王滬寧,仍處於「失蹤」狀態,而接待62名專家的是中組部長陳希,引發輿論關注。對此有媒體披露了其中的隱情,說王滬寧的權力被削弱。

中共黨媒透露北戴河秘密會議正在召開。今年共有62名學者專家應邀參加北戴河會議,主要以兩院(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為主。他們在上週末已經抵達北戴河。

中共中組部部長陳希和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受習近平委託在北戴河接待休假的專家學者。陳希此舉開創先例。以往在北戴河會見中共專家學者,都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今年3月兩會上,中共新常委王滬寧已經接替了劉雲山。

但是,在中南海政局種種傳聞高發的7月初至月底,王滬寧一直處於大部分「失蹤」狀態。直到7月31日,才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中,當日除了習近平主持中共政治局會議外,還包括王滬寧7月17日出席中共黨外人士座談會的新聞。

這則14天前涉及王滬寧的舊聞,被延遲到習近平外訪回國才報導,被認為做法頗為離奇。而且畫面中,王滬寧幾乎一直在低着頭看材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外界無從知曉。

但眼下,在中共如此重要的北戴河會議上,王滬寧仍處於隱身狀態,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香港《明報》8月6日從另一個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報導說,往年接見專家的都是主管組織人事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兼書記處常務書記,過去10年,擔任這個角色的分別是習近平和劉雲山,陪同的有中組部部長和國務院主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副總理,上屆分別是趙樂際和馬凱。

而今年接見專家的卻不是中共政治局常委兼常務書記的王滬寧,報導說,理由很簡單,王滬寧的新職並不主管組織人事。故身兼中組部部長和中央黨校校長的陳希,是直接向習近平負責。

報導說,王滬寧雖然與劉雲山在前後兩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相同,但是分工略有不同。王滬寧的職權範圍顯然被削弱。

按照劉雲山過去的排名分工,王滬寧應分管組織人事、黨建、意識形態、宣傳教育等。但王滬寧只接掌了文宣意識形態領域及負責政黨外交。此前由劉雲山兼任的中央黨校校長一職,王也未接任,而是由陳希接任,組織人事大權並不是王滬寧主管。

因此,很有可能是陳希直接向習近平負責,主管組織大權,陳希在此次接待專家學者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由於北戴河會議前,有關中南海出大事的傳言滿天飛,在傳聞中,王滬寧被指因中美貿易戰失利而被問責下台後,大多處於「失蹤」狀態。在新華網公開的領導人重要活動集中,王滬寧出席的重要活動被定格在6月26日。之後,再也沒有更新。

綜合近一段時間釋放的信號,王滬寧被打入冷宮的徵兆越來越多,或預示其仕途不妙。

自6月26日之後,王滬寧又有4次公開露面。7月4日,王滬寧也參加了一次重要會議,但會議上,王滬寧不但沒有坐在主席台上,還破例沒有發言。這與其前任劉雲山相比,待遇明顯降低。

王滬寧最後一次露面是7月6日,在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上,王滬寧以深改委副主任的身份出現。但當天央視是以文字形式播報此次會議。

同一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關於王滬寧可能下台的傳言也日漸增多。

當天,親習港媒發表了對幾名中共「匿名官員」的專訪。這些官員罕見的沒有指責美國,而是將責任推給中共黨內部分官員和黨媒。抨擊他們不當做法和黨媒的不當言論,才引起美國反擊,導致貿易戰升溫。

儘管這些官員沒有點名,但外界認為,他們的矛頭全都指向王滬寧。

王滬寧所主管的文宣和意識形態領域出事很多次。如華國鋒道歉舊聞重炒、梁家河研究項目被叫停、央視出現黑衣人事件,《人民日報》的頭版大標題,7月有4次沒出現「習近平」的名字等等。

與此同時,北京政治傳言四起,傳言說王滬寧或面臨三種情形:1,極可能被整肅,不公開停職;2,王作為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他主持的工作由其他6位書記代為輪流主持;3,王滬寧主管的宣傳和意識形態,由中辦主任丁薛祥暫時代理。

時政評論員張懷玉認為,中共十九大從幕後走到前台的王滬寧,一步一步把習近平往泥坑裡帶。與意識形態有關的餿主意可能都是他出的,不停地把江澤民熱衷的歪理邪說往習近平腦子裡灌。

他分析說,在中美貿易戰的緊要關頭,王滬寧的真面目逐漸暴露。借「華主席認錯」逼「習主席認錯」。那麼,反過來,習可能逼王認錯,可能是下台,也可能被貶。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王滬寧與中美貿易戰之間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只是一個「御用文人」,文宣系雖然做法過火,但對王滬寧的處理方面,他的權力可能會受到削弱,不大可能讓他立馬下台,除非有證據證明他是故意高級黑,暗中整習。

(記者李韻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鏈接: 網曝王滬寧前妻秘聞 震驚中南海
相關鏈接: 文宣系被指誤導國民 傳王滬寧緊急下令
相關鏈接: 王滬寧重要活動定格6.26 專家:北戴河或決定命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