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南方周末》被撤文章 爆海航負債千億

【新唐人2018年02月13日訊】海航集團自去年底以來,面臨資金緊張局面,正在出售更多資產,降低負債比率。大陸媒體《南方周末》最近兩篇有關海航巨額負債的文章被撤稿,引起外界關注。

南方周末》最近兩篇有關海航集團財務問題的稿件臨時被撤稿。報導是由《南方周末》資深記者黃河與同事王偉凱合寫而成,分別為「海航又鬧『錢荒』」以及「海航『危機史』」。

根據網上流傳的《南方周末》版樣圖案發現,這兩篇新聞稿已於7號安排刊登在雜誌B9、B10版上,準備在《南方周末》例行發報日8號發布,沒想到卻傳來總編輯要求撤稿的消息。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海航祭出政治牌,指受國內外敵對勢力攻擊,逼著南周報導緊急撤稿。觀察認為,海航危機複雜化,並試圖依賴官方援手來解困。

旅美時事評論員邢天行:「按照以往的對於中共媒體的了解,我覺得它應該是受到了上面的壓力。8號那一天,就是撤掉了南周這個稿件,2月9號這一天,中信公司它就有二百億元來支持海航這樣一個協議。所以也可以看出來,它實際上也是在彌補海航可能在資金問題上,就是引起外界關注的這一點。」

遭臨時撤稿後,記者隨即將文章發表在網上,開放網友轉載。

文章內容不僅詳細梳理了海航瘋狂擴張的過程,而且還明確指出這個加速越滾越大的資本雪球,源頭是起自於何處。

早在1999年海口大英山機場搬遷後,機場跑道兩側的3000畝土地便由海航集團控股企業海口美蘭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開發權。此後五年間,相關土地價格的急劇上漲,再度成為海航展開一系列大手筆收購的「資本之源」。

報導指出,海航「點土成金」的三部曲。第一,海航將它的土地資產注入到它旗下的某家上市公司,這樣上市公司的淨資產就急劇增加。第二,再用這個淨資產規模劇增的上市公司,向銀行做抵押取得巨額貸款。第三,用取得的融資進行收購買別的企業。

為何大英山機場跑道兩側的3000畝土地從未轉手交易,卻成了海航的印鈔機?

中國問題專家文昭:「那就是因為土地價值增值了,這塊地我過兩年就評估一次,它價格就翻一番,我過兩年再評估一次,價格再翻一番,那我的抵押品在不斷升值,我就拿這個評估數字,我不幹別的就可以不斷向銀行取得更多的貸款,這就叫坐地起價。這塊地我放在這兒啥也不幹,它就成了我的印鈔機。」

中國問題專家文昭表示,這不僅僅是海航發跡的軌跡,其它幾個一路狂買的併購狂人,那些所謂的中國奇蹟的明星企業們,就是靠產權這個巨大的灰色地帶,才能夠化公為私,把土地變成私人提款機。

文昭:「但是海航更麻煩一些,因為它給銀行的抵押品,有大量的是被收購公司的股份,那這個股價一變動,特別是股價一縮水,你的抵押品價值縮水了吧,那債權人就不幹了,要不然你就補充抵押品充值,要不然你現在就還錢,所以海航不僅難以取得新的貸款,反而面臨著可能要補充抵押品的壓力,當然它的資金鏈就緊張了。」

《南方周末》被撤稿的文章,揭示一個驚人的數字,2017年1到11月份,海航未償還的借款餘額是6375億元,而它所在的海南省2017年的GDP是4462億元。

文昭:「就是說你拿海南省的GDP總量去給海航還債,都還差了一大截啊,這個海航債務規模就有這麼大。當然海航假如真的垮了,要對它進行破產清償,它最後算下來資不抵債這個窟窿,應該也沒那麼大,但是最後填不上這個窟窿到底有多大?咱們不知道,除了少數幾個圈內的人心裡有數,外界是不清楚的。」

海航最後能不能渡過這次危機,或者是再次起死回生?外界都在關注。文昭表示,海航的動向也是判斷中共的經濟改革,在所謂的深水區能不能有所突破的重要參照。

採訪/陳漢 編輯/黃億美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