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賢劉奇葆出局卻留任中委 港媒揭個中奧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07日訊】中共十九大上,尚未到退休年齡的原中共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等都未能進入政治局,但後二人保留了中央委員的身份。日前,有港媒披露了個中原因。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中共十九大上,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楊晶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新一屆中共政治局委員的名單之中,而且這幾人也未滿其所在級別規定的退休年齡,這個特殊的現象立即引發外界的關注。

上述幾人中,前三人雖然近年來在海外不同程度都有一些醜聞傳出,但並沒有涉案被查的確切跡象,而楊晶則在十九大前還被外界一直看好或將高升,不料這次他們幾人都悄然出局。

香港《明報》11月6日報導稱,中共雖然沒有公開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和楊晶落選的原因,但按照中共黨代會的選舉辦法,中委和後補中委預選還有差額,但政治局和書記處的選舉一定是等額選舉(即自動當選)。上述4人中,除李源潮外的另3人仍然保留了中共中央委員的身份,就說明他們並非意外落選,而是事先安排好的。

該報導援引中共官場流傳的傳言稱,曾任中組部長的李源潮涉及原中辦主任令計劃操弄選舉的陰謀,同時被指對曾經主政的江蘇官場的大面積腐敗負有責任;劉奇葆被指其掌管的文宣對習近平的宣傳不力,同時對他曾經任職的四川官場的腐敗負有責任;張春賢則涉及治理新疆期間反恐不力,也要為新疆網媒出現倒習信承擔連帶責任。只有楊晶未能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原因仍然是個謎。

至於上述劉、張、楊等人雖然被「出局」,卻仍然保留了中委身份的做法,與毛澤東時代那種把某些高官「批倒批臭」,在黨內再無影響力後,仍然留在中委裡是一脈相承的。目的是既可在黨內彰顯所謂「寬容」,又可對外顯示中共的所謂「團結」。

1945年中共七大時,與毛澤東競爭領導權失敗的王明和博古,就在毛親自出面「游說拉票」後,被「選入」中委,但排在最後兩名。

1981年,華國鋒被鄧小平拉下台,但鄧小平仍堅持在之後的4次黨代會上將他「選入」中委。

1989年,胡啟立因為六四被撤銷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但也保留了中委資格。

按照中共政壇不成文的慣例,中共官員在正式被拿下之前,通常其履歷曲線只有不斷上升一種趨勢,大部分官員在「觸到仕途天花板」之後,會在相同級別崗位之間調動,直至到齡退休。其中雖然有的失意的官員會被從「實權部門」調到一些沒有什麼權力和油水的「清冷衙門」,但一般未被調查前並無降級之憂。

因此外界也有輿論認為,今次出局的劉、張、楊等人留任中委,「除象徵意義外」,也可能在明年的中共「兩會」上出任人大政協的某些閒職。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雲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