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梁羽生金庸之父 慘死鎮反運動

【新唐人2017年08月18日訊】在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中,梁羽生金庸被讀者封為「金梁並稱,一時瑜亮」。他們的作品深受大陸讀者喜愛,但有媒體人評價,「武俠裏有多淒涼,梁羽生和金庸們的現世就有多淒涼」。他們的父親,都在50年代初的中共鎮反運動中慘遭殺害。今天的「百年紅禍」特別報導,我們來看他們的故事。

被譽為「新式武俠小說開山鼻祖」的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出生於廣西蒙山縣文圩鄉的一戶書香門第,父親陳信玉是一名愛國鄉紳,常自制藥丸免費為佃戶救死扶傷,陳家是當地望族。

抗戰時期,日寇入侵蒙山,陳信玉曾組織鄉團抗日保鄉,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一批避難蒙山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著名太平天國史學者簡又文教授。

不過,沒在日寇鐵蹄下喪命的陳信玉,卻在中共鎮反運動中被殺。

《文史春秋》曾刊登彭榮康的回憶文章說,1950年秋,他在蒙山的鄰縣荔浦,碰到了梁羽生,說父親被人誣告羈押,家人寫信喚他回鄉撈人,彭榮康勸他:回去不單救不了父親,只怕自身都難保。梁羽生聽勸逃回香港。不久陳信玉被殺。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梁羽生的父親實際上是一個善良的鄉紳,在當地有很好的口碑。49年之後趕上了中共的所謂鎮反,被冤屈致死的。也就看出所謂的鎮反,不是你反不反,是因為它有名額,只要你是社會當時有影響力的人,它就要打擊你。」

那時的梁羽生,在離父親只有幾十公里之時被迫轉身,翻越一座座山逃亡。背負著「反革命家屬」之身的梁羽生,後來有幾十年時間没回蒙山。

78年,鄧小平南下廣州調研,中共國務院邀請香港同胞一聚,當中包括梁羽生。80年代中期,廣西要員反複邀請聲名顯赫的梁羽生回鄉省親,梁羽生則要求對父親一案重新甄別。經查,陳信玉屬錯殺,蒙山縣政府下文平反。

李元華:「中共一直是在殺文人以後,看到你在國際上,在華人圈裏的影響力,它就要把你作為統戰對象。中共最高層去請你,這樣好像給你一個榮譽。」

1987年移居澳洲的梁羽生,始終與政治保持距離。2009年病逝悉尼。

2010年1月《南方都市報》劉原所寫「去國懷鄉,一世萍蹤如鴻羽」一文中,如此描述:梁羽生對父親之死始終有深重心結。他若非以一支禿筆打出天下,也不會成為統戰對象,老父的荒墳也許要蒙羞百年。幾十年間,不知道他想起這個故鄉、這片土地時,會不會好淒涼。正如《七劍下天山》劈頭那一句:把劍淒然望,無處招歸舟。

而同為武俠小說宗師的金庸,其父親也是橫遭殺戮的鄉紳。

劉原文中寫道,我少年時讀梁羽生,讀金庸,總覺納悶:為何許多故事都從身負殺父之仇開始?後來,讀懂了。

本名查良鏞的金庸,其家族在清代「一門十進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稱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但受過西式教育的金庸父親查樞卿,卻在1950年的鎮反運動中,被定性為「黑五類之首的地主與惡豪階級」,遭批鬥後被處決。

李元華:「金庸他們家是一個望族,他父親也是有很高修養的、在當地是一個受人尊重的鄉紳,也是趕上中共鎮反被冤屈,被槍斃,最可惡的是還當著他的家人去槍斃,而且還讓他出錢,把所謂的子彈費要自己來出。這是很殘暴的一點。」

查樞卿死後,家產遭強搶,金庸繼母顧秀英無力撫養幾個子女,想賣掉老屋維持生計,卻被誣為「地主婆要反攻倒算」而被公審和鬥爭,毒打三天三夜。

金庸曾說,父親被殺是難以想像及接受的悲劇。

不過1981年鄧小平接見金庸期間,主動提及查樞卿被處決之事,說要「團結起來向前看。」

不久,浙江海寧縣法院宣布查樞卿無罪,平反。

採訪/常春 編輯/王子琦 後製/鍾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