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政協高官孫懷山被查 或涉香港選舉

在中共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中紀委監察網站3月2日發佈了一則簡短消息,稱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孫懷山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審查。中紀委的公示證實了幾日前香港媒體報導的孫懷山在中國傳統新年後被帶走調查的新聞,該新聞稱,孫懷山被帶走的原因是涉及貪腐。

公開資料顯示,孫懷山長期在政協工作,1999年前任全國政協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兼中協服務開發中心(服務局)總經理(局長);1999年升任副秘書長;2010年兼任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2013年再升任常務副秘書長兼機關黨組書記,躋身正部級;不過,蹊蹺的是,2015他卻被降為常務副秘書長兼機關黨組副書記。此種轉崗比較罕見,或許這是他出事的前兆。2016年8月,孫懷山改任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他同時還是中央委員。

從其履歷上看,孫懷山作為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十幾年,負責政協諸多事務性工作,如果涉及腐敗,絲毫不會令人奇怪。

2016年中央巡視組曾對全國政協進行了巡視,巡視後反饋發現的問題主要有: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有的措施不夠到位,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比較突出,少數領導幹部紀律規矩意識淡薄;執行選人用人規定不嚴格、不規範,對直屬單位選人用人監管不到位;一些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利用政協資源謀利;機關內部管理存在「燈下黑」,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時有發生……作為政協「大管家」的孫懷山不能說與上述問題無關。

不過,筆者認為,孫懷山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被拿下,極有可能還是與3月底的香港特首選舉有關。在江派張德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特首梁振英等不斷在香港攪局,尤其在張德江假傳「聖旨」,稱北京力挺林鄭月娥為新任香港特首後,親習陣營的香港《成報》連續發文,對張德江等公開抨擊,甚至用上了罕見的「國妖」一詞,釋放不滿信號。

與此同時,習陣營還有幾個舉措,意在敲打江派,警示香港有投票權的各界人士。具體包括逼退港澳研究會會長、「左王」陳佐洱,開庭審理曾慶紅心腹宋林,判處同樣是曾慶紅心腹的中旅王帥廷16年,空降中聯辦副主任,迫使曾慶紅的弟弟曾慶淮的情婦譚晶退出綜藝節目並將其軍隊人大代表身份轉為地方,等等,而孫懷山的被查也不排除與此有關。

資料顯示,孫懷山最後進入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並非偶然,因為他在任副秘書長、秘書長期間就與香港、澳門關係密切,多次參加相關活動。

如2016年10月2日,第二屆香港金融行業國情班全體學員拜訪全國政協,受到孫懷山的接待。

2014年9月12日,參加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第八屆會董就職典禮聯歡宴會,參加者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張曉明、中聯辦副主任林武、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等近200位中央、廣東省轄下21市有關機構領導。據悉,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同鄉社團之一,目前有294個屬會,會員逾數十萬人。

2013年5月受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委託,孫懷山23日和24日分別在澳門和香港向17位退任的澳門區全國政協委員和近70位退任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紀念牌。

2011年6月16日,香港廣東客屬社團聯合總會成立暨首屆會董會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1500多名香港和內地政商文化各界嘉賓出席,孫懷山、梁振英和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亦現身會場。孫懷山還率領代表團一行,到訪香港廣東客屬總會,成為該社團的第一批客人。

同年1月,國務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向香港、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報告工作情況,孫懷山亦出席。

2006年3月底,香港中華文化總會組織並由高敬德會長率領的香港商界知名企業家一行60人,前往江蘇考察。孫懷山為訪問團高級顧問。高敬德曾天價買下張曉明的書法作品。

香港《成報》去年曾披露,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副主任林武利用統戰機會,設立大量社團為自己撈錢。在張曉明任內,香港成立的社團數目急增,僅2015年新成立的社團組織最少有10多個,數目較2013年的4個,激增兩倍。社團成立時,通常會請建制議員、政協、中聯辦不同層級的官員、特首等捧場。這些社團除了為了統戰、選舉配票及撐場等,還是其貪腐的渠道。同時也應是江派亂港的基礎。

此前大紀元的報導也指出,中共政協職位雖然是政治花瓶並無實權,但卻和人大代表一樣是中共官場「賣官鬻爵」的生財渠道。多年來,政協更成為中共江澤民集團統戰、滲透及收買的「政治工具」,不少富豪、高官甚至黑道富商為得到政治好處熱買政協「頭銜」。

作為政協「大管家」的孫懷山也極有可能參與進這骯髒的交易中,並為中聯辦等站臺。而在這一過程中,其與江派同流合污,也就自然而然了。

因此,兩會前拿下孫懷山,應該不單純是其貪腐因素,更是為了敲山振虎,為北京高層在香港進一步佈局鋪路。筆者認為,在香港特首選舉最終投票前,北京還會有大動作,以確保「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特首候選人當選。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