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士談恐襲事件的心理調適

【新唐人2015年12月19日訊】面對現在恐襲事件頻傳,許多人相當緊張,我們特別邀請心理學博士趙家玉來跟大家分享,人們如何面對調適自己的心情。

從紐約九一一事件、巴黎和南加聖貝納迪諾槍擊事件到洛杉磯聯合學區受炸彈威脅宣佈停課一天,許多人談恐色變,感到人心惶惶。

心理學博士趙家玉:「會變得人心惶惶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在短時間之內,通常在一、兩個禮拜或是在一個月之內,如果他有強烈的反應,對他來講是正常的。」

人們碰到壓力、打擊可能會出現憂鬱、抑鬱、焦慮症狀,大眾可從身體、言行舉止與情緒幾個角度來檢視。

心理學博士趙家玉:「比較對像要跟當事人比,事情前後差異很大可能就是一個警訊。」

如果您擔心受怕、常說出負面言語、覺得活著沒有意義,變得退縮,不想跟人接觸,情緒上也容易受波動,您可要特別注意這些警訊。

心理學博士趙家玉:「身體方面飲食、睡眠有失調現象,注意力就變得比較沒辦法集中,腦袋就是停不下來,一直不斷亂想,體力可能變得有衰退的現象,以前有興趣做的事情現在都沒興趣。」

趙博士表示,人在過分擔心、緊張危險時,腎上腺激素與荷爾蒙會大量分泌,對情緒與身體會產生傷害。

心理學博士趙家玉:「我們人如果沒有處在危險當中,可是我們在大腦中不斷去想、去渲染危險的事情,只是讓自己的身心處在一個壓力的危險之下。」

趙博士建議除了時時檢視身心狀況,也要學習傾聽自己身體發出的訊號。

心理學博士趙家玉:「傾聽自己,不管是傾聽自己身體也好,或是傾聽自己的直覺判斷也好,每天隨時就是自我評估一下,跟自己好像打個招呼,看看我自己怎麼樣,我現在是不是狀況還可以,我現在還需要甚麼,自我對話很重要。」

她並鼓勵大家要學習接受壓力是人生的一部分,並能知道自身壓力來自哪裏,隨時做好心理調適。

新唐人記者蘇湘嵐、薛文洛杉磯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