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經濟又传坏消息 習李或很揪心

【新唐人2015年12月03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慧心報導)儘管大陸當局提出了「十三五」規劃,制定了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綱要,但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至今還沒有緩解的明顯跡象。11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上兩個月的49.8降至49.6,創下2012年8月以來的新低。新的數據依然讓人揪心,顯示中國製造業持續不振。

中共國家統計局12月1日公布了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6。

同一日公布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8.6,仍處於收縮區間。但高於10月份的終值48.3。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處於經濟榮枯線50以下。顯示製造業仍處於低谷。數據顯示,內需減弱是造成新訂單收縮的主因。

財新網分析,中國製造業仍處於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需求改善乏力,短期內低迷難改。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產能過剩難以化解,工業部門已陷入通縮。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丁爽也認同,受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影響,中國製造業繼續萎縮。

過去中國的支柱性產業,是傳統製造業,而自2008年起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過剩的產能達到40%左右,大規模的倒閉潮,已經開始顯現。傳統的製造業已經無力再作為支柱性產業存在了。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7%左右。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同比增長6.9%,是自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差表現。為支撐經濟增長,北京去年六次下調基準利率,並增加政府支出,加大投資批准力度。

財新分析,化解產能過剩等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決策層需要下定決心,忍受一定程度的增速放緩。只有這樣,中國製造業才有可能真正走出低迷。

分析預測,今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速要完成7%的目標,難度很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