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河:中國最大的老虎在國內而非TPP

10月5日,TPP達成一個初步協議,成為許多國人撰文議論的焦點。我對TPP知之甚少,故不敢多言。近來,看了一些關於TPP的相關知識和文章,也想簡單地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國農民是最善良的農民。他們明知種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不賺錢,卻捨不得荒蕪了那幾畝田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耕耘在田地里。按我父親的話講是:「一個農民,春不種,秋不收,還是啥農民。」好像這種田與賺錢不賺錢並沒有多大關係,反而成了一本良心帳。可是,因為今年的玉米收購價格每斤下跌了一角左右,父親去年收回家裡的那幾畝玉米現在還沒捨得賣出去。看來,作為農民的父親,除了種田的良心帳外,更多的則是面對種糧不賺錢這種尷尬的無奈。

中國的農民工是最偉大的工人。他們乾著最累最臟、工作環境最差的活,然而,工資賺不了幾個,還經常沒有保障,保險基本不交,崗位還經常不穩定。第一代農民工為城市建設付出了自己大好的青春,現在,他們漸漸喪失了勞動能力,然而,在城市裡養老——沒錢;回農村養老——憋氣。欣欣向榮的中國,蓬勃發展的城鎮化建設,卻無第一代農民工養老的立足之地。在城市裡辛苦幾十年,最後留給自己的是辛酸,留給城市的是返回家鄉前流下的幾滴淚水。

中國的製造業寒冬襲來。來源於各方面的各種消息,都是我不願意看到的。產品出口乏力,內銷有限,工廠倒閉,工人下崗。改革開放以來,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的開發泛濫,不計代價的環境污染,即將成為歷史,轉型期的陣痛或將持續較長一個時期。中國製造業在春天裡沒有崛起,今日在寒冬里只能寂寞哭泣。

糧食價格。國內已成穀賤傷農,在國際上卻仍然沒有任何競爭力。糧價應該與TPP市場接軌還是繼續實行國內的保護價?接軌,意味著國內農民將承受短期內的更大陣痛,因為糧價不賺錢,甚至賠錢的時候,農民們定會在短期內進行自我調整,甚至讓田地荒蕪,這有利於農田的自由流轉,形成大面積的種植規模和農產主庄經營模式,增強中國農業競爭力;保護,意味著國內農民將長期深陷在不賺錢也種田的尷尬里,保守在小農經濟的種植模式中。

既然實行糧食保護價的中國農民,並沒有真正從種植糧食上賺到錢,那麼,糧價放開又如何?我想,受到衝擊最大的也不會是農民。糧價下跌,他們可以不種糧食;糧食上漲,他們除了自給自足還會有結餘。何樂而不為?

勞動力市場。中國工業的發展,已經犧牲了工人利益30多年,30多年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養肥的只是幾個富翁,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換來的只是幾個暴發戶。工業畸形的發展,不顧工人生與死的發展,即便不受外力衝擊,又能持續到何年?另外,關於對勞動者保護的法律越來越多,然而,真正不折不扣落了地的,又有那一個呢?法律尚且不能有效保護勞動者,勞動者的利益保護又能靠什麼呢?我想,即便與TPP接軌,國外也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來中國打工,以至對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造成衝擊,相反,一定會有大量的中國農民工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工人,迎來中國工人出國創業的新高潮。

中國製造業。中國製造,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加工」,作了世界發達國家的廉價加工廠,至於「中國智造」,現在仍然是一個美麗的中國夢。中國製造業的出路在哪裡?還是那兩個字「競爭」。沒有競爭就有沒活力和動力,只有讓他們參與TPP競爭,在競爭中承受沉重的打擊,才能讓他們被迫去思考「中國智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真正去動手實施「中國智造」,而不是嘴上一套、實際一套,搞兩面派。

金融市場。存到銀行的錢,年年在貶值,而銀行還在想方設法收取儲戶各種費用,存錢的人賠錢,拿儲戶錢賺錢的銀行利益在最大化。這種只顧銀行瀟洒,不顧儲戶利益的金融市場,要他有啥用?與TPP接軌,最多也就是大家都不往銀行存錢,最差也就是像現在這樣存進去1000元,拿出來時只有500元的購買力。也許,銀行之間競爭,反而會真正把儲戶當作上帝,讓儲戶存款少貶值幾個點。

任何企業來到中國,都不會讓中國的工人沒飯吃,因為工人沒飯吃,企業就不會有活力。30多年來的事實,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有一個案例,外國的企業在某地開採資源,把一部分利潤用於工人福利和當地環境改造,當資源枯竭,當地成了一個擁有幾十萬人的城市,成功轉型;中國的企業在某地開採資源,利潤全部被企業主和利益集團所瓜分,當資源枯竭,當地空無為煙。

TPP,也許不是老虎,而是機遇。中國最大的老虎也並非TPP,而是國人的思維,是利益集團的良知。談到良知,用老百姓的話講是:許多國人的良知早被狗偷吃了。至於什麼高科技產業和高端服務業,中國有嗎?

人,總是要活下去的。不管世界如何變化,唯有「利益」二字不會變。當前的中國,「利益集團」即便沒有走到絕境,也該到了不得不讓步的時候,讓利於民,讓民眾有所喘息,整個中國才會有所活力,否則,民眾口袋裡無錢,或者有錢也不敢花,長此以往,越走越遠,整個社會必然會陷入死水一潭,一潭死水。即便不被中國人民所拋棄,也一定會被世界所拋棄。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