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專家:朝核問題和解的關鍵在美朝

【新唐人2014年5月9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元翰綜合報導)最近兩週以來,韓美情報部門不斷發出「朝鮮即將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的消息,但朝鮮至今並未核試。也有韓媒分析,朝鮮的某種動作可能是為了促使美國盡早回到談判桌前。中韓專家指出,朝核問題和解的關鍵在美朝雙方,首先是恢復朝核六方會談。

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5月8日警告稱,朝鮮正對第四次核試爆作最後準備。不過,金寬鎮也說,朝鮮可能為某些因素而暫停核試。早在4月22日韓國國防部就表示,「朝鮮核試所有準備工作已結束,現在的情況一觸即發。」而更早在2月10日,國防部長金寬鎮在韓國國會對政府質詢中說:「朝鮮在鹹鏡北道豐溪裡一帶完成了實施核試驗的準備。」

韓國外長尹炳世5月7日警告稱,如果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將付出前所未有的代價。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國際媒體和專家們連日來接連對朝鮮即將進行核試驗的猜測提出質疑。

美國《星條旗報》5月1日報導稱,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朝鮮的確在籌劃第四次核試驗,那麼有若干因素可能令其推遲:烏克蘭不斷深化的危機、中國加大施壓力度以及4月16日發生的韓國沉船事故。

韓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的研究員嚴泰巖說,「韓國對南北關係的關注被轉移了,因而朝鮮現在不太可能進行其第四次核試驗。」他認為,朝鮮推遲核試驗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得到華盛頓的全面關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瑪麗‧哈爾夫5月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六方會談「有必要制定無核化程序」,有意維持會談框架。在4月25日美韓首腦聯合記者會上,韓國總統樸槿惠表示,如果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六方會談將變得沒有意義。美國總統奧巴馬則指出,六方會談必須討論無核化問題。

自2009年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之後,朝核問題一直停滯不前。2013年2月,朝鮮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同年9月,朝鮮表示願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重返六方會談。

曾任韓國統一部長官的韓國圓光大學校長丁世鉉表示:「其實六方會談說是六方,但就是美國與朝鮮的博弈。」他說,朝鮮的主張是「我們之所以想擁有核武器正是因為美國打算用核武器對付我們,出於自衛手段不得不擁有核武器」,它的棄核條件是需要美國接受以下全部三個條件:第一,不使用核攻擊的約定;第二,經濟援助;第三,建交以及和平條約的締結。

他補充道,朝鮮為了得到了三個條件而採取邊緣政策,但事實上,這都是美國才能決定的事項。即使韓國再如何勸告朝鮮,如果美國不想的話就不可能實現。

朝鮮戰爭1953年結束時,朝鮮與美國簽署了停戰協定,韓國沒有在停戰協定上簽字。60餘年來,朝鮮半島維持著停戰狀態,朝鮮與美國一直沒有簽署和平協定。依據國際法,交戰雙方只有簽訂終戰和平條約,才算戰爭真正結束。在朝韓簽署《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之前,美國一直在韓國部署有大量核武器,這些核武器直到1992年才從韓國撤出。

朝鮮一再要求美國廢除「聯合國軍司令部」,放棄敵朝政策,強調美朝簽署和平協定是無核化的先決條件。而美國的一貫態度是朝鮮不承諾棄核,和平協定是沒法談的。

朝鮮外務省副相李容浩去年10月與美國國務院前朝核項目協調官喬爾‧威特舉行非正式會談時表示,若重啟六方會談,朝鮮將考慮暫停相關核試驗及導彈試驗。威特表示,朝鮮方面概述了如何分階段推進無核化,以換取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進展,這一表態雖然非常初步,但顯示出朝鮮的確在思考如何實現無核化。

遼寧省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認為,美朝之間的緊張狀態由來已久,由於缺乏接觸和了解,沒能建立起信任感。美國應該考慮到朝鮮自身的安全訴求。比如美韓軍演的規模越來越大,朝鮮會感到不安。

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崔志鷹5月4日發文指出,因此各方應通過重啟六方會談,共同商討朝鮮半島冷戰結構的轉換問題。只有將目前朝鮮半島冷戰遺留的停戰機制轉換為和平機制,解除對立雙方的軍事對峙,消除朝鮮的安全擔憂,實現各方關係的正常化,才能逐步解決朝鮮核問題。

韓國首爾政策學教授張毅寬表示,朝鮮問題的實際走向是由美國主導的,應當在六方會談之前,美國和朝鮮進行談判,商討出開啟六方會談的條件。會談的六方中,除了朝鮮和美國,其他四國只是推動者,並沒有實質上的籌碼。

他說,「因此朝鮮從一開始就想和美國單獨談,儘管中國通過對朝經濟援助等手段可以獲得一定談判籌碼,但要想有比較大的進展,還是要看朝美兩方。」

張毅寬指出,朝鮮核問題其實並非美國目前工作的重點。美國對朝鮮核問題局勢的不重視,也正是這幾年朝鮮核問題毫無進展的原因。美國政府傾向於將該問題交予韓國政府來解決,但韓國政府卻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他說,「解決朝鮮核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朝美雙方會談。可以是在六方會談框架下,也可以單獨談,也可以是其他的框架。形式並不重要,這兩方是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但他同時表示,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並不希望看到朝鮮美國單獨談,因此中國可以通過一些軟性的方法,鼓勵朝鮮回到談判桌。

伊朗去年11月與六國達成了核問題初步協議,用一些政治分析師的話來說,美國等西方國家作出了10年來沒有過的重大讓步,也從伊朗那裏獲得了10年來苦苦尋求未果的重大妥協。韓國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伊朗核協議其實與朝核問題「9‧19共同聲明」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被認作是「9‧19共同聲明」的中東版本。

早在2005年9月19日,朝核六方會談就發表了「9‧19共同聲明」,明確提出了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的方案,直接有關方還將另行談判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復旦大學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主任石源華說,「『9‧19共同聲明』其實比這次伊朗核問題談判達成的初步協議更徹底,關鍵是要看戰略互信。」

在奧巴馬訪韓當天,《韓國時報》4月25日發文稱,很多韓國人認為,只要美國下定決心,解決朝核問題會比預想的更加容易。因為朝核問題不同於伊朗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的協商解決涉及數個主要的談判方,例如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而在東亞地區,在解決朝核問題上鮮有阻撓的力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奧巴馬3月首腦會談上主張,為實現無核化無條件進行六方會談。俄羅斯總統普京去年11月訪問韓國前夕也表示,目前當務之急是消除六方會談重啟道路上的所有障礙,「如果我們將為開啟會談不斷提出先決條件,可能永遠不會展開會談」。

韓美日三國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上月7日在華盛頓會談達成重要成果,一致同意靈活調整重啟六方會談的前提條件,也即可以降低重啟六方會談的門檻。韓國統一部高級官員認為,朝鮮未來政策將維持基本不變,但由於人事調整等內部事務已經告一段落,因此朝鮮今後有可能將力量集中於對外關係改善方面,朝鮮有可能在六方會談方面採取更積極的姿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4月29日在中國記協舉辦的第48期新聞茶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目前對於朝鮮的發展怎麼看,有兩種分歧意見。一種是,朝鮮在垮臺與維持生存之間苦苦奮鬥。美日韓等國家大都這樣認為。另一種判斷是,朝鮮在生存和繁榮之間苦苦奮鬥。楊希雨認為,朝鮮維持生存的可能性很高,走向繁榮的可能性低。

朝鮮半島局勢近年來發生了迅速的變化,楊希雨表示,朝鮮半島形勢正在進入一個歷史性、結構性變化的前夜。建立朝鮮半島和平體制是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基本框架。這一框架之下,要穩定朝鮮半島局勢,就必須恢復六方會談,讓它發揮穩定器的作用。總之,能談起來就有希望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