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中國人的茶情結

【新唐人2013年10月4日訊】茶屬於東方文化,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茶情有獨鍾。中國也是茶樹的故鄉,很早就開始了茶的種植和利用。茶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中國的茶文化又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藥用的,飲用是在食用、藥用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人利用茶的年代久遠,可上溯到神農時期,但飲茶的歷史相對要晚一些。武王伐紂時就出現將茶作為貢品,也反映西漢時代買茶、烹茶、飲茶的事,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無茶飲」之語。可見飲茶在古代人們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講究清雅怡和的飲茶習俗

茶葉沖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涼後),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與我國古老的「清淨」傳統思想相吻,這是茶的清飲之特點。我國江南的綠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閩粵一帶的烏龍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屬此列。

二、講求兼有佐料風味的飲茶習俗

其特點是烹茶時添加各種佐料。如邊陲的酥油茶、鹽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歐美的牛乳紅茶、檸檬紅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風味。

三、講求多種享受的飲茶習俗

即指飲茶者除品茶外,還備以美點,伴以歌舞、音樂、書畫、戲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館」。

其外,應生活節奏的加快,出現了茶的現代變體:速溶茶、冰茶、液體茶以及各類袋泡茶,充分體現了現代文化務實之精髓。雖不能稱為品,卻不能否認這是茶的發展趨勢之一。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靜思;二是幫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積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發展與禪宗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禪宗主張圓通,能與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相協調,從而在茶文化發展中相互配合。

禪理與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論,要使茶成為社會文化現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飲茶人,僧人清閒,有時間品茶,禪宗修練也需要飲茶,唐代佛教發達,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傳播茶藝更快。

熟悉中國茶文化發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個從中國學習飲茶,把茶種帶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學僧最澄。他於公元805年將茶種帶回日本,種於比叡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國禪宗茶理帶到日本的僧人,即宋代從中國學成歸去的榮西禪師(1141-1215) 。不過,榮西的茶學菱《喫茶養生記》,主要內容是從養生角度出發,介紹茶乃養生妙藥,延齡仙術並傳授我國宋代製茶方法及泡茶技術,並自此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可見還是把茶與禪一同看待。這一切都說明,在向海外傳播中國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重要貢獻。



唐代以前,茶器與食器不分。隨著飲茶風氣更為普及,茶器也趨於工巧,唐代末年出現了飲茶最理想的茶壺──紫砂壺。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是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基本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好茶者認為,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紫砂壺因其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壺使用越久,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因紫砂壺吸色吸味的特點,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

宋代後期到明代的宜興紫砂生產的崛起,在以後的數百年中,宜興始終是獨領中國紫砂壺製作的風騷。

而明代嘉靖制紫砂器藝人龔春的出現,把中國紫砂器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他的作品被稱為「供春壺」,當時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之美稱。從此,宜興紫砂器生產發展迅速,百品竟新,名家輩出。

清代中期,「西泠八家」之一的陳鴻壽加入紫砂壺設計製作過程,使集書法、繪畫、工藝為一體的紫砂壺剛問世,就贏得社會肯定,稱讚「曼生壺」中國紫砂壺製作歷史中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後,許多書畫家參與紫砂壺的繪畫和書法,諸如海上畫派盟主任伯年和吳昌碩,為熱戀紫砂壺,曾幾乎荒廢本業。這一習俗至今沿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