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中國官場捐款的學問

【新唐人2013年4月28日訊】無論是面對頻頻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還是身邊親朋好友、單位同事、學校同學自己或家中遇到的獨立難支的重大傷害或變故,善良友愛、樂於扶危濟困的有愛心、有良知的中國人,總會在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而捐款就常常是一種主要的援助形式。一人有難、八方支援。大家無論是身份貴賤、貧富高低,紛紛量力而行、慷慨解囊。但在一切唯上級馬首是瞻、官大一級壓死人的中國官場或類官場,情況就不那麼簡單了。遇到這些情況,即便你愛心滿滿、樂於奉獻,也不能輕舉妄動,得看領導的。

一、捐與不捐,聽領導。當然了,遇到國家或社會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上級要求捐助,領導自然是要和上級保持高度一致的,肯定會號召大家積極回應、踴躍捐款。但對於本單位下屬、同事身上發生的,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獨木難支、無力抗拒的重大傷害或災難變故,就很難說了。如果這個人是領導的親信,領導願意幫他,那自然沒問題,你只要積極回應領導號召就行了。如果這個人恰恰是領導眼中的“刺頭”,必欲除之而後快,領導自然是不願意幫助,更別提捐款了,那麼你最好也不要多嘴,更不要自告奮勇地起頭去張羅,以免讓領導對你有看法。但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一來領導的親信或跟班大多平時飛揚跋扈、牛皮哄哄、在單位人緣不好,而你又由於手頭緊、或討厭這個人等種種原因,內心不願意捐助。這種情況下,奉勸你最好停止思考、不要糾結,破財免災,一切行動聽指揮,緊跟領導的。否則,落下不懂人情、吝嗇的名聲事小,被領導認為不聽招呼事大。在當前情況下,被領導認為不聽招呼、沒保持一致,對於體制中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多講了吧。何況,不表示還會得罪被捐助者,如果他們又大多居於單位的要害崗位,以後要想給你穿小鞋,機會多的是。

二、捐多捐少,看領導。當今社會各單位都有許多80、90後的獨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對錢看的不是很重,加之年紀輕、頭腦熱,愛衝動、愛表現。一遇到捐款的事,面對媒體輿論的煽情,往往就把持不住、傾囊而出。殊不知,這樣也是犯忌的。在一個官本位思想把持的社會裏,愛心也是分等級的。領導官大,自然覺悟和水準就高,具體到捐款數額上,自然也一樣。一般群眾不能高過領導。你捐多了,不就顯得領導沒愛心了,置那些平日裏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的領導於何地?但問題是,領導更不能胡捐,因為領導的上面還有領導,周圍還有級別相同的同僚,他們更怕被上級和同僚認為搶風頭、愛表現,不成熟。這樣推來推去、你觀我望,最終要麼是一位最高領導發話,論官位級別定捐款數額,要麼是幾位級別相同的領導相互私下磋商,大家都一個標準。總之是下級不能高過上級,副職不能高過正職,群眾不能高過領導。

三、捐款時機,等領導。毋庸置疑,在捐款時機上也是有講究的。領導既然出了血,那就必須要有回報。肯定要當作一個出頭露面、邀功表現、撈政績的機會來把握和運作,免不了先開個黨委會,傳達一下上級精神和災情通報,強調一下黨委和領導的重視,小範圍統一一下思想,然後再召開全體人員參加的動員會,叫上電視臺、報刊的記者,舉辦個捐款儀式,在攝像頭、鎂光燈的注視下,再依據官位大小依次捐款才行。你沒等領導開會就捐了,不是顯得單位和領導落後了、被動了?還怎麼開動員會、搞儀式,領導可都靠這個來上電視和見報呢?

總之,在充斥官本位思想和等級意識強烈的中國官場裏,個性壓抑、潛規則橫流,即便捐款獻愛心這樣高尚的事,也不能免俗。

年輕人,要警惕啊。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