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逝世 成「八九民運」導火索

【新唐人2013年4月16日訊】(新唐人記者王安平綜合報導)4月15日,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4周年。中共官方的喉舌媒體《解放日報》等罕有地發表文章紀念胡耀邦。實際上,學生在當時的悼念活動正是「八九民運」的前奏。

胡祭日喉舌罕見報導

中共官方喉舌媒體一直以來冷對這個祭日,胡耀邦一詞在中國各大網路上依然是「敏感詞」。但今年卻有所不同,當天《解放日報》刊發兩篇回憶文章紀念。贊其正直無私、坦蕩胸懷、光明磊落。

《中國新聞周刊》轉發了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新聞背後的故事》中,關於胡耀邦追悼會及官媒訃告發布的全過程,文章披露這位中共改革派領導人治喪時一波三折的內幕。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在內的多家中共官媒轉發此文。

甚至《環球時報》也發表了官方微博:「【24年前的今天,他走了…】中國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學』四個字,我們為之奮鬥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現在還需要繼續努力。」

此次,中共媒體密集地紀念胡耀邦逝世24周年引發外界各種解讀。

胡逝世引燃「八九民運」之火

胡耀邦三子胡德華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解釋,他父親其實和「八九民運」歷史並無直接的關聯,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現政治上「小陽春」,而胡耀邦的去世,將公眾蘊育的政治期待打破,因此才出現「八九民運」初期的悼念,並繼而演變成一場民主運動。

「八九民運」時「天安門四君子」之一的周舵也向德國之聲表示,胡耀邦的逝世,成為「八九民運」的導火索,在1986年底至1987年初的學潮之後,胡耀邦被迫辭職,很多學生一直心有愧疚,並在無形中建立了對這位前中共領導人的信任感和情感聯結,1989年胡耀邦逝世后,這種情緒被激發:「很多學生覺得自己連累他被拉下台,而且即便從共產黨黨紀來說,也不符合罷免總書記的程序,海外更直接說這是一場政變,據說當時習仲勛向鄧小平拍桌子,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實際上他的逝世就成了一個導火索,而且這場風暴也並不是必然就變成這樣。」

周舵介紹,由胡耀邦逝世引燃的「八九民運」,當時並未有清晰的發展方向,在當時中共最高決策層也是兩派意見:「趙紫陽講得很清楚『要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解決問題』,而李鵬和李鵬周邊的保守力量就象4.26社論,完全把學生看成一股敵對勢力,說背後有黑手在操縱。這完全是共產黨一貫的階級鬥爭邏輯。」

習近平會 「平反六四」?

當外界紛紛解讀中國媒體上關於胡耀邦紀念文章背後可能的政治信號,及是否會解禁和「平反六四」時,胡德華表示,他不願意去多做解讀及抱更多的希望。

胡德華說,不管官方或媒體對胡耀邦近年解禁動向如何,對於一個真正的政治家來說,功過都交由歷史去評定。

周舵認為,目前未看到習李上台後有「平反六四」的跡象,但習仲勛曾經強力反對 「鎮壓六四」,所以不排除習近平繼承其父親的政治「正資產」,因為「六四」關聯黨內重大利益,習近平未穩固權力之前,短期內不會在「六四」問題上作出重大決策。

法新社援引歷史學家章立凡的話說,雖然討論胡耀邦的禁忌已經放鬆,但並不一定意味著全面的改革就要到來。

BBC引述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張煒認為,中央早就放開對胡耀邦的評價,對胡耀邦和趙紫陽區別對待。在90年代就有紀念胡耀邦的座談會。當然在對胡耀邦的評價上,當局仍然有控制,要求統一口徑。

這次紀念胡耀邦的文章也沒有突破上述限制,比如上世紀80年代胡耀邦同老幹部在反腐敗問題上的分歧,以及取消鄧小平提出的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和其他一些敏感問題一直被迴避。張煒認為,這表明中共在改革開放問題上沒有實質性突破。

中國民眾稱,中共面臨崩潰前夕,又再耍流氓借「修正錯誤來掩蓋罪惡」、「忽悠民眾」,妄想矇混過關。

相關視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