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護?還是削弱了競爭力

【新唐人2013年01月01日訊】保護主義專題(9)(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 1日電)大陸陶瓷茶杯允許檢驗後進口,陸製玻璃水杯至今卻未開放。一名外商說,「不管是為了國家安全,或民眾健康」,同樣是杯子,「我看不出來為什麼一個可以進口,一個被禁」。

還有某款大陸知名飲料已由台灣代理商進口銷售,另一家代理商想引進同品牌的喉糖則被打回票,理由是「成分不明」。業者覺得很悶,兩者成分相同,只是一個是喝的,一個是含的。

對於國外產品的禁令,尤其是對「中國製」商品進口的審查,台灣法規有許多「跳躍式的思考」,讓外商百思不得其解。

台北市美國商會「2012台灣白皮書」開宗明義寫道,總統馬英九2012年4月在美國商會「謝年飯」年度晚宴中提出「五大支柱」,方向正確。「五大支柱」的第一項就是,貿易自由化與消弭保護主義心態。

不過美商會白皮書在後續談到「貿易自由化」議題時,卻是抱怨連連。美國商會零售委員會在過去 1年提出21項產品,結果只有1項獲准進口台灣。「保護主義心態不時還是會出現,特別是中國製商品進口台灣的審查」。

不僅美商不滿,歐商也吐苦水。

台北市歐洲商務協會「2013建議書」指出,「大約2100項中國大陸產品的進口禁令或限制,與開放往來的效益背道而馳」。

歐洲商會更直言,「禁令助長保護主義的氣焰,傷害台灣的產業與消費者」。

由於對特定類型電機設備、服飾和家用產品的禁令,歐商只好從其他成本較高的產地取得商品,「直接導致台灣消費者負擔價格偏高」。

跨國性居家用品零售企業宜家家居(IKEA)銷售暨產品主任劉穎荷說,相同商品不是有A廠生產,就有B廠生產,很可能某件商品只在A廠生產;即使B廠有生產相同商品,但B廠可能很遠;而且跨國銷售的商品,出廠後要先運到物流中心,再分配到各個市場。

當台灣禁止進口某款大陸製造的商品,例如鏡子,IKEA在亞洲不一定有另一家工廠 (B廠)生產鏡子,很可能B廠遠在歐洲。

著眼於全球經濟布局,大陸已是各跨國企業考量的生產基地。

中國已是世界工廠,在環環相扣的產銷模式下,當台灣拒絕某款大陸製造的商品,表示企業需為台灣特別找尋合適的供應鏈以取得商品,而這會增加額外的產銷運送費用。若是沒有找到適合的供應鏈,就無法進口該項產品,這也就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

「黑心商品」是台灣民眾對「中國製造」的最大陰影。

廉價、成本低是台灣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另一個刻板印象。

劉穎荷說,對產品技術及品質,不論生產鏈在哪裡,公司都以相同的標準要求。同款產品,要在亞洲銷售,也要銷往歐美。

歐洲商會多次指出,拿品質的理由禁止跨國企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來台,是不合理的。

台灣想進入國際社會,就不可能不讓別人進來。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同樣看到保護心態的矛盾。他說,台灣服務業開放比例還不到一半,台灣想走出去,想簽自由貿易協定 (FTA),但別人也會問,「為什麼不讓我進來?」

經營上海豫園商城的上海復星集團,甫於11月簽約參股台灣糕餅業維格餅家。張平沼說,復星集團看的不會是台灣市場,因為台灣市場太小,「陸資看的是大陸市場」。

張平沼指出,復星集團投資維格,是看中台灣鳳梨酥在大陸有市場。鳳梨酥在上海豫園1年的營業額,可能就等於維格在台1年的營業額。

張平沼指出,台灣希望陸資來,但製造業來台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因為大陸生產已經過剩。較可能的投資對象,反而是有台灣特色的傳統生產事業。

「不經過陣痛,長不大。」張平沼表示,台灣各行各業都要有心理準備,否則台灣永遠被邊緣化。

長期保護的結果,保護了誰?抑或是削弱自己的競爭力?台灣地狹人稠,上一代可以用勤勞創造繁榮;但下一代的資本是腦力,是技術,若不開放,要如何跨出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