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失業嚴重 需速落實政策

【新唐人2012年7月11日訊】(中央社日內瓦11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今天說,歐元區17國未來4年失業人口可能上升至近2200萬,除非歐洲國家進一步協助小企業和數以百萬計努力求職的青年解決問題。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一份新報告,表示把重點放在創造工作機會,能避免在目前1740萬失業者以外,再增加450萬人失業。不過,總部設在日內瓦的ILO總結說,這需要歐元區所有國家在「撙節陷阱之外」,迅速在重要政策上改弦更張。

國際勞工組織秘書長索馬維亞(Juan Somavia)說,歐元區目前遭遇自1999年創立以來最嚴重的失業危機。他說,某些國家青年失業率超過50%,只要情勢惡化就可能引發社會不安,使各界對金融體系和政府的信心更形低落。

他說:「這份報告顯示,透過採行以就業為核心的歐元區成長策略,仍有可能復甦」,而不需要任何成員退出。「不過,機會稍縱即逝」。

失業情況在南歐特別嚴重,但即使奧地利、比利時、德國、盧森堡和馬爾他這五國,都可見勞動市場可能不會持續改善的跡象。這五國是2008年以來歐元區內就業情況改善的國家。

索馬維亞說:「除非採行具體措施以增加實體經濟投資,這場經濟危機將惡化,就業復甦也不會出現。我們也需要全世界對就業密集的成長和全球化的新路徑形成共識。這項重要領導責任落在聯合國、布列登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和20國集團(G20)肩上。」

這份名為「歐元區就業危機:趨勢和政策回應」的報告,對如何脫離「撙節陷阱」,提出下列三點建議。

★修改金融體系條件,使其重新對小企業放貸。讓股東支付紓困案成本不只公平,而且能降低動支納稅人血汗錢,或採行進一步撙節措施的需要。

★促進投資、支持求職者,尤其是年輕勞工。採行能迅速落實的「青年擔保」計畫,花費少於歐元區國家支出的0.5%。相關資金可以設法從歐洲結構基金(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和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籌措。

★處理歐元區會員國間競爭力不同的問題。這可開啟社會對話的新機會,以確保第一、在競爭力強的經濟體中,勞動所得能與競爭力同步成長,第二、赤字國家的所得減少,能因加強產業基礎的政策而緩和,第三、避免薪資和勞工權利循環下降。

6月底歐元區高峰會聲明發布後,各國間協調較前改善,但仍須以具體政策行動落實。

國際勞工組織的國際勞動研究所所長、本報告主要撰寫人陶瑞斯(Raymond Torres)說:「各國立場不同,要就協同的策略達成協議並非易事。然而,如果政策不迅速轉向以獲取勞工和企業的信任和支持,將很難落實使歐元區重回穩定與成長道路的必要改革。」(譯者:中央社郭中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