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大德文宣-說孔子(下)

【新唐人2011年9月10日訊】大德文宣-說孔子(下)



二、勤於教育

孔子的教育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自開始辦學至齊國求仕之前,約七、八年時間。此階段門徒不多,但辦學有成效,在社會上已較有名聲。孔子的學生中有比他只小六歲的顏路(顏回之父),還有只小他九歲的子路。子路幾乎是終生陪伴著孔子。

◎第二階段:

自三十七歲從齊國返回魯國,到五十五歲周遊列國之前,共計十八年。這十八年中,孔子有四年多時間做官從政,但並沒有停止授徒。此階段是孔子教育事業最發展階段,教育經驗豐富,教育水準高,名氣更大,弟子更多。

除魯國學生外,還有來自齊、楚、衛、晉、秦、陳、吳、宋等國的求學者,孔子的威望已樹立。他一些著名的弟子,如顏回、子貢、冉求、仲弓等,大都在此時期進孔門。這些人中,一部分後來跟隨他周遊列國,一部分從政。

◎第三階段:

自六十八歲周遊列國結束回魯國到去世,共五年時間。這時,雖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魯哀公、季氏最終並未任用他。雖然他有大夫的身分,有時也發表一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

他把精力集中於辦學及整理古代文獻典籍,此時他的學生很多,並培養出子夏、子游、子張、曾參等才華出眾的弟子。這些人後來大都從事教育事業,對儒家學派的形成、發展,及對孔子思想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帶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使他們大開眼界,意志也受到磨練,這是非常特殊的教育活動。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相傳有三千弟子,賢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 表現突出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的有宰我、子貢;辦理政事能力較強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學生的影響,一部分通過言傳,經由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但更多且深刻的則是身教。他勤奮好學,對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他正直、善良、謙虛、有禮,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激勵著他的學生與後人。

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既是孔子的高尚師德,也是孔子提倡的教育原則。孔子愛教育、愛學生,誨人不倦,他能平等對待學生,做到教學相長,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

三、苦難中的高貴

據先秦著作《尸子》記載「孔子不飲盜泉之水」,大意是說,孔子路過名叫「盜泉」的泉水處,雖然口渴,卻忍住不飲「盜泉」之水,這是孔子為保持自己節操,對「盜」的行為鄙視,他用自己的行為,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

據史料記載,孔子遷居蔡國三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救援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楚國聽說孔子住在陳、蔡兩國的邊境上,便派人去聘請孔子,而孔子也答應了。

陳、蔡兩國的大夫商議:「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賢人,他所指責諷刺的事都切中諸侯的弊病。現在楚國是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國重用,那麼我們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於是,他們雙方就派一些服勞役的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

被圍困的孔子和弟子們無法行動,糧食斷絕,弟子也餓病了。但孔子還不停地給大家講學,誦詩、歌唱、彈琴。子路不高興的說:「君子也有困窘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持節操不動搖,而小人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不高興,就叫來子路來問道:「《詩經》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牠卻徘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堅持的大道有錯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呢?

子路說:「大概是我們的德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或是我們的智謀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通行。」孔子說:「有這樣的話嗎?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裡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使有智謀的人就能暢行無阻,哪裡會有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子貢進來見孔子。孔子用同樣的話問子貢。子貢回答:「老師的學說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沒有地方能容納老師。老師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

孔子說:「好的農夫雖然善於耕種,但他卻不一定有好的收穫;好的工匠雖然手藝精巧,但他所做的卻未必能使人們都稱心如意;有修養的人能研修自己的學說,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現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學說,反而想降格來迎合,你的志向實在不夠廣大。」

子貢出去之後,顏回進來見孔子。孔子又同樣問他,顏回說:「老師的學說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沒有地方能容納老師。雖然如此,老師還是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不研修自己的學說,那才是自己的恥辱。至於用心研修的學說不被人所用,那是當權者的恥辱了。不被天下接納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聽了十分欣慰,笑著說:「真是這樣啊!假使你有很多錢財,我願意給你做管家。」

於是孔子派子貢到楚國去,楚昭王調動軍隊來迎接孔子,才消除了這場災禍。

四、多次問禮於老子

據史書記載,孔子十七歲第一次向老子問禮,之後幾十年時間,曾多次問禮於老子。

自西元前551年起,吳、楚之間戰爭不斷,吳軍打到了鹿邑附近,戰火不斷干擾罷官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勸說下,老子來到沛地(今江蘇沛縣)避亂隱居。

此時老子已與周禮決裂,邁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並進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無為本,有無統一的天道觀。而此時,在魯國的孔子仍為苦苦探求天道不得而苦惱。當他聽說老子隱居沛地,已領悟天道的消息後,便決定再一次探訪老子。

老子見到孔子,便說︰「你來啦!我聽說你已經成為北方的賢者,你也懂得天道了嗎?」孔子回答︰「還沒有懂得天道。」老子問︰「你是怎樣尋求天道的呢?」

孔子說︰「我從制度名數來尋求而沒有得到。」老子問︰「你又如何去尋求呢?」孔子說︰「我從陰陽的變化中來尋求,還沒有得到。」

老子說︰「是的。陰陽之道目不可見、耳不可聞、言不可傳,是一般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謂得道,只能是體道,如果試圖像認識有形、有聲之物一樣去認識道,用耳朵去聽,那是聽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語去表達,也沒有恰當詞語可以表達的,確實是不會得道的。

你說你尋求多年而不得,那是當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獻給君王;如果道是可以進貢,那麼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進貢給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人們就不可能不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給予他人,人們就不可能不給予子孫。

然而這些只是假設,是不可能實現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見、不可聽、不可言、不可贈送。你努力尋求道,關鍵在於內心的覺悟,心中不自悟則不能保留住道。心中自悟到道,還需與外界環境相證。如果得不到印證,道就不會暢通無阻。所以,當有了內心的領悟但還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時,聖人便不以道告訴於人。

如果一個人僅僅從外界獲得關於道的認識,但心中沒有真正領悟時,聖人便不會教誨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講的仁義也只是先王使用過的旅舍,也只供他們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長久居住的。

大道是沒有形跡的,一個人的形跡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塵的大道,一定會遭到很多責難。」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在《莊子.天運》中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牠們善飛;魚,我知道牠們善游;獸,我知道牠們善於奔跑。對善於奔跑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善游的魚,可以用鉤釣取;對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牠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後記:

兩千多年來,孔子的學說,規範了人應有的行為,讓中國人深深受益,更維持了人類道德的普世價值。那麼,我們今天用最簡單的筆法還原孔子的人生經歷,主要目的就是:點睛傳統,人類歷史上重大事情的出現,都是神慈悲地引領著我們,從萬古的蒙昧與洪荒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呀!

從這個角度來說,每每想起那些傳統故事,對神就有更深的一份感恩與敬重!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