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錢病動10萬元刀?深圳家長避免一起醫療事故

【新唐人2011年9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何平報道)深圳市兒童醫院近日,對一名新生嬰兒作出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並要求患者家長繳納10萬元手術費。但患兒家長去另一所醫院復查,僅以8毛錢的藥將嬰兒治癒。目前,患兒家長已要求深圳市兒童醫院對此作出解釋。

深圳新聞網》星期三報道,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出生僅兩天的一名新生兒,8月21號被轉入深圳市兒童醫院診治。

醫生發現嬰兒肚子有點鼓,在接下來的四天中,醫院對嬰兒進行了十幾次X光檢查,不許進食,並在沒有炎症症狀的情況下,每天給嬰兒注射抗生素,期間還給嬰兒做了心臟彩超等各類超聲波診斷。

最終,院方做出嬰兒是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建議進行造瘻手術,以方便排便。需進行數次手術,連同其他治療,總費用將超過10萬元人民幣。

報道說,由於嬰兒的父親陳先生從事牙醫工作,具有一定醫療知識,對深圳市兒童醫院的手術治療建議有疑問。

陳先生于8月25號又帶嬰兒到廣州市兒童醫院復診,醫生在查閱深圳方面的檢查和診斷後,認爲孩子雖然有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但由於嬰兒年幼,拍大量X光或注射抗生素沒有必要,下結論未免爲時過早。

廣州市兒童醫院醫生主張對孩子進行正常餵養,仔細觀察,並開了僅8毛錢的石蠟油處方,爲孩子通便。孩子回家後,僅使用了一次石蠟油就可以正常排便,身體也一天天成長。

陳先生就這一險些造成的醫療事故,近日已向深圳市兒童醫院提出誤診質疑和投訴,並要求院方針對安排毫無必要的檢查和建議價格昂貴的手術一事作出解釋。

本台記者也于周三晚間致電深圳市兒童醫院醫務科,但是電話無人接聽。

廣州第一醫院的主任醫師曾軍指出,醫療機構出現誤診有多方面的因素,而現行的醫院三級查房機制正是力求避免可能的誤診問題。

“我想誤診肯定跟醫生的工作年限,知識掌握的水平,對病人和患者的負責任的態度都受到這些方面的影響。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在醫院裏,它是有避免的會出現這樣 誤診的一個手段,一個方法。比如說現在在整個醫院裏要求三級查房,住院醫生看了這個病人,有主治醫生來把關,主治醫生上面還有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的監控。這個和整個醫療水平或者醫院的醫療水平、醫療技術等等這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曾醫生表示,普通的患者往往完全相信醫生的診斷,也因此極易被經驗不足的醫務人員誤導。而在患者病情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象這位元嬰兒家長一樣尋求其他醫務專家復診,確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事故或經濟損失。

“我經常會告訴我的病人,假如說你找了一個醫生看了一次、二次都不好的時候,你應該換個醫生去看。或者對一個醫務人員的服務,各方面的責任心都不到位的時候,我建議及時的轉換其他的口碑、信譽、醫療技術水平更好的醫院的話,我是建議去。這樣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但前提是患兒、患者本身的病情不是說很危重,假如說他的疾病嚴重的程度威脅到他生命的時候,如果再跑到不同的區域的話,會對患兒或者患者造成危險。”

報道說,日前患兒家長陳先生就這一事件要求深圳市兒童醫院書記作出回應,對方承諾7天後給出答復,但至今7天已過,院方似乎在有意拖延。

陳先生認爲,深圳兒童醫院醫生不願意爲病人著想,想讓病人多花錢。在這種主觀願望支配下,做出了輕率而錯誤的判斷,造成誤診,險些造成醫療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醫生的個人收入與科室甚至醫院收入挂鈎。

在北京的民間公共衛生組織“益仁平中心”法律總監于方強指出,當前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果治理某些醫療機構和從業者以創收盈利作爲行醫目的。

“現在可能有很多醫療衛生單位,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醫治病人,或者說在保健醫治病人同時他們想爲了更多的創收,就是所謂的盈利。如果這種功利性、目的性這種心理趨向沒有得到改變的話,無論涉及什麽樣的體質,無論採取什麽樣的措施來補救,這種故意誤診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所以,總的來看的話,我覺得最終落腳點還 是要落在醫療體制改革的後面。”

《深圳新聞網》的報道說,9月5號,陳先生一家再次前往深圳市兒童醫院討要說法。該院醫務科負責人明確否認了醫生從手術費拿提成的制度存在,並承諾將在5個工作日之內就這一事件給出調查結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