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長期便祕 小心巨結腸症

【新唐人2011年9月5日訊】(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5日電)嘉義市1名1歲7個月大的男童,因便祕長達半年,腹部異常腫大,原誤以為是腸胃炎,直到男童反覆高燒不退,最後才檢查出是先天性「巨結腸症」,經開刀後才復原。

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表示,根據家長指述,這名男童雖然還不到2歲,但便祕卻長達半年,而且肚子腫大,先前曾帶到診所檢查,醫生都以腸胃炎診治。

由於診所在灌腸、開立藥物後,小孩的症狀有獲得改善,因此家長也一直以為孩子是腸胃炎;直到男童反覆高燒不退,轉而到嘉基醫院求診後,醫師才在男童的結腸裡發現1顆長15公分、寬8公分的糞石。

嘉基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賈書悌表示,這種先天性「巨結腸症」,多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尤其是加入副食品後,幼兒的便祕症狀會更加明顯。

賈書悌指出,如果孩童長期便祕,且使用軟便劑仍無法緩解,再加上X光檢查確定腸子裡有囤積大量的糞便,就有可能是「巨結腸症」,這時就須接受「巨結腸症造影」檢查。

由於一般幼童的腸子寬度只有2、3公分,這顆大糞石已造成男童腹部異常腫大,醫療團隊為解除巨結腸症合併腸炎的危機,在歷經3階段的手術後,才讓幼童的大肚子復原。

賈書悌表示,先天性「巨結腸症」多以便祕症狀呈現,且男多於女,一旦孩童長期便祕,且合併腹瀉及反覆高燒時,極可能為先天性巨結腸症合併腸炎。由於糞便長期囤積在體內,細菌的數量與種類已開始變化,若穿過腸胃道散發至全身,很容易引發敗血症,致命率將提高許多。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