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維穩費”用已接近軍費

【新唐人2010年10月18日訊】2009年以來,中共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發生了微妙變化,“發展是第一要務”變成了“發展是第一要務,維穩是第一責任”。把維穩當做第一責任,這并不是地方領導挂在嘴邊的一個空洞的口号,已經确确實實表現在政府的行動中。 

從2009年地方政府财政預算執行情況來看,許多地區的公共安全支出均超出社會保障與就業、教育、環保、科技創新、保障性住房支出(下表)。對于地方官員來說,維穩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直接關系人民福祉的事業。廣東惠州僅租用監視器材就花了至少3664萬,而社會保障中的就業補助、國企破産補助、養老醫療保險系統維護、社會救濟等11個福利項目經費加起來才5040萬元。(《惠州市200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本表數據來源于各地“兩會”期間的财政報告,其中成都爲2009年預算值,蘇州、廈門爲2010年預算值。 

據清華大學社會發展研究課題組的研究成果,2009年全國内保費用達到5140億,已經接近軍費的5321億元。并且,公共安全支出成爲政府财政支出增長最快的部份之一,2009年中央公共安全支出增幅達47.5%。《法制日報》報道說,2009年遼甯公安支出是223.2億。以該省4300萬人計算,人均要負擔維穩費用500多元,對于一個經濟水平一般的省份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健全、龐大的維穩機制也在形成。各地紛紛成立“維穩辦”、“綜合治理辦”、“應急辦公室”等機構,由地方重要領導親自擔任負責人。群衆工作室、維穩信息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也建到了街道辦。福建、江蘇、浙江等首倡的“綜治維穩進民企”,目前已在全國普遍推開,企業内部也設立了維穩辦公室,由董事長親自挂帥。擁有170萬人口的太原市,有人民調解委員會2622個,調解員1 8442人。廣西貴港“縣鄉兩級維穩工作平台專門從事維穩工作的人員600多人、村級維穩信息員3500多人,維穩工作力量滲透到了基層的每一個角落”。(《法治快報》2010年2月2日)

中國不是世界上社會矛盾最尖銳的國家,也不是出現社會動蕩可能性最大的國家,但中國是世界上投入維穩成本最多的國家之一。《河北日報》報道說,該省的 2009年國慶安保志願者的招募人數,“原則上不低于各轄區人口的1%”,也就是說,在國慶期間,有多達78萬的河北人奮戰在國慶維穩的第一線。前不久召開的兩會僅僅是一個平常的例行會議,北京投入安保力量就達70萬人。從2008年到2010年,河北省用于完善“護城河”工程和公安基礎設施的累計投資有49.5億元。

我們需要反思:能夠長久地承受得住如此高昂的維穩成本嗎?購買全方位監控系統器材,組建快速反應車隊,擴充維穩人員編制,全天候、多對一的監視,無一不需花費大量金錢。根據《河北省公安機關奧運安保側記》的記述,2007年至2008年,環京護城河指揮部和17個檢查站就耗資1.2億。浙江嘉善縣一個環滬 “護城河”檢查站的投入要達1000多萬(法制網,2010年4月15日)。

又據《法治快報》的報道,廣西貴港的“群衆工作部經費每年不少于20萬元,群衆工作中心不少于4萬元,群衆工作站經費不少于0.2萬元,并切實加強對經費的管理和監督,确保做到專款專用”。這就意味着該市的5個群衆工作部,74個群衆工作中心,1148個群衆工作站,每年至少吃掉626萬的财政經費。

今年處于上海世博會“護城河”周圍的浙江永康市,創建了“8對1”的社區維穩模式,“每個工作片的聯片領導和常務副片長爲責任領導;聯片警察、聯村幹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調解主任、村治保主任爲責任人,八個人一起共同負責所在村矯正對象的安置幫教工作。”2010年1月1 2日,貴州安順坡貢鎮發生了一樁普通刑事案件,當地政府爲了維穩花費了相當于三年财政收入的費用。在維穩“一票否決制”的壓力下,地方的維穩已經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

随着維穩體系的逐漸健全形成,國家要投入多少錢才能維持這龐大的機器呢?維穩是不是未來的中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呢?

來源:阿波羅網綜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