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可能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

【新唐人2010年9月11日訊】俄被中國生產J15艦載機和J11B殲擊機的事實“激怒”,未來很可能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日前就援引來自俄航空界 “潛望鏡-2” 軍事網站9月7日文章稱,《漢和防務評論》(以下簡稱《漢和》)從俄航空工業領域一位權威人士處獲悉,俄方知道中國於2009年底生產出首架J15艦載殲擊機和第二批J11B殲擊機的事實。“我們對此早有預料。這也瓦解了我們對中國的最後信任。”這位元消息人士稱。按照他的話說,俄中兩國在2008年12月簽署了涉及軍事技術領域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但“克隆”軍事技術的情況仍有發生。

那麼,俄方當時為何又堅持簽署該協定呢?對於這個問題,該消息人士回答說:“我們確切地知道,中國不會停止正在展開的技術‘克隆’工作。如果資金已經投入,工作就不可能停止。此外,有協議總比完全沒有強。而且,我們希望在協議簽署之後,中國至少會通報‘克隆’的軍事裝備型號,或者向我們做些補償。但結果卻是什麼也沒發生。”

這位元消息人士還進一步明確說:“中國海軍高級軍官曾邀請俄羅斯同行登上在亞丁灣地區巡邏的戰艦,我們的軍官立即就確定,中國戰艦上裝備的雷達是拷貝的俄羅斯技術。但他們卻被告知:‘這不是克隆,我們只是使用了你們雷達的外形。’”

這位專家還告訴《漢和》說:“不久前,我們和國防工業代表舉行了專門會談,討論了和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問題。我們向不同的生產商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訂貨在你們的生產中占多大份額?’答案幾乎安全一致,沒多少!”他表示,今年俄中兩國未簽署任何協定,正在履行的協定主要涉及AL-31F和RD-93航空發動機。

這位專家還透露說,俄航空工業計畫中斷向中國轉讓蘇-27SK殲擊機生產線技術的協定,因為根據該協定提供的航空發動機已經被安裝在J11B殲擊機上。俄國防工業系統、甚至國防部都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只是因為政治領導層有自己的看法,航空工業才繼續履行相關協議,向中方提供配件。

報導稱,這位元權威人士指出,從在J15艦載機和其他專案上的“克隆”情況判斷,中國工業已在數量品質方面發展到了新水準。現在,中國又把採購目標瞄準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但我們認為應該把中國往後排。S-400再過2、3年就要量產了,在此之前我們應該解決‘克隆’問題。”他還說:“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開始時,俄羅斯經濟正面臨困境。現在情況改變了,我們也沒有停止不前,現在我們既有新市場,又有國內訂單。”

報導最後指出,《漢和》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在俄羅斯最近15年的對華政策中,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因素起很大作用。現在發生的可謂根本性轉變,因為俄羅斯與美國和北約關係狀況如何已不再那麼重要。俄羅斯禁止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的可能很現實,因為非常明顯,中俄關係已經春天不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