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堵”行嗎?分析人士談貴州甕安事件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申鏵6月30日採訪報導)就在6月28號貴州甕安縣發生暴力衝突事件的當天,中國政府主持召開了全國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暢通信訪渠道,在奧運會臨近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分析人士認為,甕安群眾事件說明,當萬里長江處處都有決堤危險的時候,光靠“堵”是擋不住洪水的力量的。

維護奧運會期間中國社會的穩定已經成了中國政府的一件頭等大事。浙江省德清縣的官方網站有關這次全國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的電視電話會議的報導說,北京奧運會臨近,做好信訪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奧運會安全順利舉辦,已經成為各級各部門必須打勝的一場硬仗。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部署上來,切實把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要從現在起立即進入戰鬥狀態,下大力氣有效解決疑難信訪問題,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奧運會成功舉辦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這篇報導把信訪工作視為是戰場,是政府必須打贏的硬仗,這無意間似乎點明了中國政府對待信訪工作的態度,也難怪老百姓心懷不滿卻無法得到公權力的公正對待,像甕安縣的群眾事件就成了老百姓發洩的方式之一了。貴州的獨立時事分析人士曾甯認為,在奧運會前大講穩定、和諧,說明中國政府已經把奧運會政治化了:

“中國政府把奧運會能否順利成功召開當作自己在中國的執政地位的合法化,所以我們認為它把它政治化了。由於它的這種思維決定了中國政府把這些社會危機、社會矛盾和奧運會能否順利成功召開就必然邏輯地聯繫到了一起,甚至不惜使用一些高壓手段要把各種各樣的社會危機、社會矛盾壓制下去。”

曾寧說,這種壓制的做法事實證明是不成功的。中國民間組織中國和解智庫的成員鞏勝利表示,無論是遇到經濟問題、社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中國政府擅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 堵”,但是堵始終是下策,只有疏導才是上策:

“所有的社會問題的處理它不是以疏為前提,比如說不是把長江的江道疏通,而光是在兩邊防治,這是永遠都防不住的。長江從重慶到上海萬里長江萬里都要潰堤,堵了西堵不了東,堵了南堵不了北。”

正是基於這個理念,在貴州甕安警民衝突發生後,鞏勝利所屬的中國和解智庫在網上發表建言,“流言止於真相,衝突止於對話”,希望貴州和甕安行政和治安當局應該儘快解除新聞封鎖,讓媒體深入瞭解真相,在真相得到揭示,案件兇手得到法辦的前提下,和示威民眾開展對話,疏導民眾的非理性情緒,避免更大程度的暴動。

曾寧也認為,如果甕安縣當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也就不會釀成這麼大的群眾事件動:

“如果說他們實事求是客觀地處理了16歲女中學生被害的案件,那麼就根本不可能激化成6月28號大規模的民眾抗暴事件。如果當時的公安局處理的不公正,但是它的主管的上級部門在這個問題上出於公心真正地本著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對被害人家屬進行對話、溝通,滿足被害家屬一方要求一個公道的訴求的話,這個結果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曾甯也建議甕安當局和當事人家屬以及參與抗議示威的民眾進行對話,化解衝突。

但是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正好相反。有關甕安群眾事件的消息只有新華社獨家報導,甕安縣城到處都是武警,已經有300多人被抓。當國家機器開足馬力,社會似乎平靜下來。但是這是真正的平靜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