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文化

【新唐人】傳統的魯凱族服飾、圖案繁复華美,以紅、黃、綠三种色線在黑色的布上、一針一線繡出各种美麗的圖案,不論是十字繡、珠繡或貼布繡,都是魯凱族婦女所擅長的。

而且不同的圖案都有不同階層使用的限定。

【采訪彭春林先生】:一般平民只能用比較簡單的圖案、像几何圖紋、八角圖紋那是平民在用的。那如果談到大頭目的圖紋或是蛇紋圖、牽涉到百步蛇、比較复雜的圖紋,或比較實物的圖紋、那种就是頭目在用的。再過來就是說:如果我是獵人、勇士的話,如果我是獵人的話那就是山豬的圖紋、如果勇士的話就是勇士的圖紋。

傳統的魯凱族社會、有著非常嚴明的階級制度。編織、刺繡是每一個魯凱族女孩從小就要學習的基本能力,男子是不碰針線的。

【采訪彭春林先生】:因為我們是父系社會、那我本身也不能碰女孩子的工作、我們分得很細。因為我從小在外面受教育、我對這個關念早就沒有很嚴重。我本身很喜歡作很多的創作、例如拿很多不同的素材然后作結合、作我要的東西,朋友生日啊、我都會作很多的商品。那刺繡、我的接触是;我從小看老人家在作、那是我一個朋友、她本身是國小的老師、她是平地人、漢族,她繡了一個小小的繡片給我看說:「你看我繡得很漂亮」,我一看我就說:「我來幫你作一個發夾送你」。那是我的接触、那時候我也不了解說我們的領域那么丰富啊、結果我一進來才發現;貼布繡也失傳了、緞面繡也失傳了、織布也也失傳了。

彭春林先生曾經在一個很偶然的机緣下、參加了台灣手工藝研究所、所舉辦的比賽。

【采訪彭春林先生】:我自己用木頭作發夾、用木頭自己作框、用木頭自己作飾品、加了一些發夾進來,剛好被那個屏東縣原民局的家政技士小姐看到、她?:「誒!你這是誰作的?」我說:「我作的啊!」。她說:「我們有一個比賽你要不要去參加?」

參賽的作品是每個女孩都用得到的飾品(發夾)。將傳統結合創意的巧思、讓彭先生拿下了工藝設計獎。得獎的鼓舞,使他認真的研究起祖先們所流傳下來的這美麗技藝。許多机緣的牽引下、使一個魯凱族男孩成為編織、刺繡的高手,為了找回逐漸消逝的傳統技藝,進而推廣,他努力的將這些傳統技藝、進一步創新、改良,運用在日常的各种家飾用品上。

【采訪彭春林先生】:其實我們的傳統技藝它很美、尤其它的技術啊、其實蠻深的。所以我一直覺得說、當我們的技術保留下來的時候、我的想法是說:我們應該要創出屬於我們現代原住民的東西、甚至讓更多的人他可以拿來用。

用布作畫、以線做色彩、將美麗的原住民傳統技藝結合生活、再創新。透過像彭先生這樣的藝術家不懈怠的努力、讓我們得以看見傳統技藝所重現的生机。

記者 林美華 陳靜容 南台灣屏東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