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经济回顾(2014年3月30日)

【新唐人2014年03月30日讯】一周经济回顾(575)(2014年3月30日):马航事件凸显航空业改革的必要性。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俄罗斯从乌克兰手里鲸吞克里米亚时间不长,部分西方知识份子已经开始为普京开脱。基辛格老先生就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看,乌克兰从来都不是外国,二十三年前刚刚独立,他还追溯历史到1709年,彼德大帝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打败了瑞典军队。绝大多数的克里米亚居民是俄罗斯人,本来隶属俄国,五十年代前苏联的官僚运作将之划分给乌克兰。有的西方学者说,乌克兰投入欧盟或者北约组织的怀抱,民选总统被推翻,莫斯科怎能坐视不管?况且,这是克里米亚人自己的选择,是公投的结果。冷战结束之后,美欧一边宣扬民主、法制,一边不断扩张北约,不断蚕食华沙公约国的地盘。白宫派往莫斯科的代表麦克.麦克法尔星期一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当俄国人问他,美国反对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那为什么美军侵占伊拉克时,他无言以对。本开场白这里给这些学者和外交官们提供一些参考答案。历史渊源不能作为领土主权的基础,看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夺耶路撒冷就知道了,历史上,乌克兰对俄罗斯一直是外国,1939年9月之前,乌克兰一直是波兰的一部分。民族成分也不是领土的基础,如果说因为大多数居民是俄罗斯人就可以侵占克里米亚,那是不是北京或者台北也可以把新加坡纳入中国版图呢?如果说当地居民公投支持就有了合法性,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香港举行公投加入英联邦,是否香港就成了英国领土了呢?伊拉克跟克里米亚也不是一回事,美军推翻萨达姆独裁统治,是在伊拉克驻军十年,一边跟游击队打仗,一边建立民选政府,如今也从伊拉克撤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防卫联盟,不是北约东扩惹到了俄罗斯,是波兰和其它波罗的海国家申请加入北约。对莫斯科来说,来自内部的不满远远超过外部威胁。俄罗斯经济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尤其是能源,普京侵占克里米亚,必然让欧美调整能源政策,如今美国已经成了能源供应大国,天然气成本只有欧洲的三分之一。普京占了克里米亚,赢得民意,但如果因此伤害经济,这样的民意能支撑多久?要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啊。这是今天的开场白。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