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孔子学院?鲁班工坊进驻“一带一路”国家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11月07日讯】近几年,欧美各国已认识到,中共孔子学院在各国以推广中文为名输出中共意识形态,因此陆续关闭了各地的孔院分校。但与此同时,“鲁班工坊”在中共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以职业技术培训的形式大举进驻“一带一路”国家。

据美国之音报导,鲁班工坊是由天津市政府主办的职业技校,从2016年起,以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工匠鲁班为名,逐步渗透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向这些经济和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

从中医手法到中国菜,从机电一体化到应用电子技术,从自动化到机器人,各地的鲁班工坊会根据东道国当前的实际需要,对教授的项目进行调整。

截至目前,鲁班工坊已经在全球19个国家建立了25家分校。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葡萄牙以及中亚的许多国家,都有鲁班工坊的分支机构。

鲁班工坊的输出模式与孔子学院基本相同:在各国寻找当地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利用当地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开始课程,展开教学培训活动,学员接受其培训毕业后,大多服务于中共“一带一路”在当地的项目。

据报导,鲁班工坊的中方统筹虽然是天津政府,但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共高层领导在与外国元首会晤时频频提到这个职高体系,表明这个项目得到了中共中央政府的支持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全球管理学院研究员德克·范德克雷(Dirk van der Kley)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分析说:“鲁班工坊可以塑造中国在东道国行为的叙事,旨在给中国更多的政治活动空间。”

一般来说,这些特定项目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一带一路”项目有关。例如:第一个鲁班工坊2016年在泰国设立,主要就是配合中国在泰国投资70亿美金的“一带一路”高铁项目,在泰国进行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和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技术的培训

对此范德克雷分析说,开设在各国的鲁班工坊都着眼于东道国的技术短缺,也就是东道国想要的任何技能,但其发挥的作用并不局限在技术的传授。按照中共教育部的说法,鲁班工坊给当地带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和教学资源”。

据范德克雷分析,中共政府大力推广鲁班工坊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对于中国官员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与其他项目比起来,需要的资金相对不那么多;其二,这些学校所扮演的角色,塑造了中共政府在东道国的积极形象;其三,鲁班工坊通过培训当地劳动力,让中方的项目性价比更高。

范德克雷指出:“这是地缘经济的考量,让中国的项目更有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自然而然的成为这些东道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当地学生也更加熟悉中国的技术。”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副教授苏利文(Jonathan Sullivan)则认为,鲁班工坊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Global South)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使中共政府可以在地缘经济上占据优势。

苏利文建议,七大工业国(G7)以及四方安全对话(Quad)都可以考虑提供类似的项目,针对世界技能严重短缺的情况,以更加透明的方式,直接与那些有需求国家的就业市场相联系。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