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传】辅佐蒙哥 总领漠南汉地民务

忽必烈传之三

1241年黄历十一月,在位十二年零三个月的大汗窝阔台行猎时,在行宫驾崩,终年56岁。由于窝阔台生前未确立太子,在他过世后,汗位继承人问题引发了朝中的一系列纷争,导致汗位空悬。

在拖延了四年多后,1246年,在确定汗位继承人的忽里勒台大会上,各部诸王、将领、贵族等大部分同意推举窝阔台的长子贵由为新一任大汗。1248年春,贵由在西征拔都的途中去世,终年43岁,在位仅一年零八个月。后被追封为定宗。

蒙哥继汗位

1251年黄历六月,忽里勒台大会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举行,成吉思汗家族的各支系都有代表与会。宗王大臣们几经商议之后,通过了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的提议,共同拥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蒙哥继承汗位。

蒙哥,是拖雷和唆鲁禾帖尼的长子。在他出生时,有知天象者说他将来“必大贵”,是故给他起名蒙哥。蒙哥,汉语为“长生”之意。

窝阔台在继承大汗之位前,曾将蒙哥作为养子养在身边,让昂灰皇后抚育他,还在他长大后,为他娶火鲁剌部女子火里差为妃,又分给他部民。

当初,窝阔台非常喜欢蒙哥。一天,窝阔台召蒙哥到身边,窝阔台摸着他的脑袋说:“是可以君天下。”蒙哥曾多次跟随窝阔台参加征伐,屡立奇功。1232年拖雷离世后,蒙哥才回去继承拖雷的封地。

示意图,图为蒙古国家博物馆的蒙古帝国时期的哈拉和林首都模型。(公有领域)

蒙哥为忽必烈再奠定基业

蒙哥即位的当日,就追尊父亲拖雷为帝,尊母亲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即位后的蒙哥,很快恢复了成吉思汗扎撒规定的秩序。他颁布如下诏令:凡朝廷及诸王滥发令旨的,都要尽数收回;诸王乘马车,允许乘三马,远行不得超过四马;诸王不得擅招民户,不得擅自宣命于诸地,诸官属不得以朝觐为名赋敛民财,交粮者可以就近上缴。他还停止了和林城的建筑项目,让五千农民返家等等。

为了确保进一步的征服战争所需的物资,蒙哥要求进行新的且精确的全国性人口调查。这次人口调查旨在认定并动员帝国的财富和人力以投入战争,因而将牲畜、果园、原料(例如铁和盐的储备)还有人员都列入清单。无论是调查范围还是严密程度,蒙哥的统计清单都超越了以前窝阔台和贵由的成就。

此外,他依照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的制度,免除了老者和释、道、基督教等教徒的丁税。改定西域税则,牛、马百税一,不及百者免。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下令偿还了贵由及皇后、皇子购买珠宝亏欠的商货银五十万锭,虽然这并不应该由其代偿。不久后,他还听从西夏人高智耀的建议,亦免除了海内儒士的徭役,这对于儒士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在蒙哥即位后的第二年春天,母亲唆鲁禾帖尼病逝,这位奇异、聪慧的女子,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安然离去。死后,她葬在丈夫拖雷和成吉思汗的墓旁。

为人“刚明雄毅”、沉默寡言的蒙哥,亦改变了窝阔台和贵由的宽纵政策,强化了汗权。窝阔台时,群臣擅权,政出多门,贵由时因为体弱,诸事也由重臣决断。到了蒙哥时,所有诏令都由他手书,而且时常斟酌多次后再推行,这在蒙元诸帝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前朝大汗直辖区分设断事官的基础上,蒙哥还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燕京、别失八里和阿母三处的三行尚书省。

史载,蒙哥“御群臣甚严”,他常训诫左右大臣说:“汝辈得朕奖谕,即志气骄逸,灾祸有不立至者乎?汝辈其戒之。”此外,他非常相信占卜术,每逢重大行事前都要先占卜吉凶。

在生活中,蒙哥不好侈靡,不喜欢饮宴,还严格限制后妃们的衣食消费,不允许肆意挥霍。一次,回鹘献水精盆、珍珠伞等物,价值银三万余锭。蒙哥以“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钱尔,朕独有此何为”为由加以拒绝,后在大臣的劝说下收下,但支付了部分费用,并告知下不为例。

受母亲的影响,蒙哥对基督教颇有好感,但也对佛教和道教感兴趣。1251年至1252年间,他任命李志常道士和那摩喇嘛为国师。在1255年举行的佛教徒与道教徒的辩论会上,他亦参加。1256年,蒙哥在和林的宫殿中举行了一次佛教会议。他说:“一切宗教犹如手的五指。”“佛门如掌,余皆如指。”显然,他更倾向于佛教。

1254年一月,蒙哥接见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使臣、基督徒卢布鲁克,半年后,卢布鲁克拿着蒙哥的回信返程。

蒙哥汗接见外国使节。(公有领域)

在对外军事征服方面,蒙哥沿着祖父的足迹,继续开拓疆域。他派同母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分别负责南部中国、西亚的征伐。关于忽必烈的征伐,在稍后篇章中再述,这里先说说旭烈兀的西亚之征。

1253年六月,蒙哥命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西征军从漠北草原出发,1256年大军渡过阿姆河后所向披靡,先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后攻破位于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国(阿萨辛派);1258年攻入巴格达,结束了阿拔斯王朝的统治;1260年3月1日,取得了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的统治权,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其后因听闻蒙哥驾崩的消息,率大军开始东返。

在旭烈兀的西亚之征取得节节胜利之际,蒙哥也再一次开始了攻打南宋的征程。

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民务 赢贤名

在蒙哥登上大汗之位后,忽必烈开始进入汗庭决策圈,为兄长出谋划策。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任命他为负责总领漠南、汉地民务的亲王,这两处的民户问题都由忽必烈裁决。漠南,指戈壁沙漠以南、阴山以北地区,今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国之间。汉地,指被蒙古征服的中原地区;民户,主要指在官府登记、由大汗直接控制其税役的居民。

蒙哥之所以选中忽必烈负责漠南汉地事务,应是知晓他对汉文化、汉地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而且身边有不少汉族人可以帮助管理。而这一任命使忽必烈更感到有必要招募流落于中原各地的有识之士,因此他公开打出“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的旗号,招揽人才,其颇有名气的“金莲川幕府”逐渐形成。

总领漠南汉地民务后,忽必烈就不能待在漠北的和林,需要在燕京以北选择新的驻屯地点。他曾问木华黎之孙也是自己最为信任的将领霸突鲁:“天下初定,我欲劝主上屯驻于回鹘,休兵息民,你看如何?”这里的回鹘,应指的是回鹘牙帐城、漠北曾经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风俗和生活方式上与蒙古人十分接近,现位于蒙古国鄂尔浑河谷。

霸突鲁却并不赞同,答道:“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大漠。而且天子必须居中以受四方的朝见。大王果欲统御天下,非驻燕不可。”他建议选择在幽燕一带,这里在辽金时期都是国都和政治中心。忽必烈立刻明白了,“若不是你这样说,我几乎犯了错误。”

于是,忽必烈将驻屯地点投向了幽燕一带,并将之前的藩府驻扎在处于地势要塞上的风水宝地——金莲川。在金朝时,金莲川一带有两座城市:桓州和抚州,它们当时都是在战略及补给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

说起金莲川还有一段来历。金大定八年(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为选择“帝王的营帐”来到一处山川,这里山石造型,或人或物,或禽或兽,真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颇有长白风韵。他看到川中开满了一望无际的金莲花,信步闲游置身满川的金莲之中,连烦恼忧愁都瞬间消散。于是,金世宗从“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此川改为“金莲川”。

在金莲川,1251年,忽必烈命赵璧“总六部于燕”,即担任负责主管汉地财赋行政的燕京大断事官行署(燕京行尚书省)的必阇赤。“总六部于燕”即行尚书六部于燕,这是当时用来翻译燕京大札鲁忽赤助手大必阇赤的汉语官号。

第二年,忽必烈在姚枢的建议下,以燕京大札鲁忽赤昧于政事、汉地不治,乃上奏请分河南一地而试治之,即在汴京设置屯田经略司,为攻宋做准备;在卫辉设都转运司,以便转运粮食到河南,蒙哥都同意了。忽必烈于是命赵璧、史天泽、杨惟中、忙哥为使,经略河南。

忽必烈在汴京设置屯田经略司,为攻宋做准备。图为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的景象。(公共领域)

赵璧前文已经介绍过,史天泽出自燕京世代豪族之家,文武全才,在当地很有影响。杨惟中曾为窝阔台谋士,后随蒙古军攻宋,得名士数十人和大量图书,遂在燕京建立太极书院,在书院讲授程朱理学。

当时河南刚遭兵乱,民不聊生。河南道总管、万户刘福专横跋扈,贪淫暴虐,百姓无不惧怕。赵璧到后,立刻拿下董主簿,刘万户吓出了一身冷汗,一病不起而亡。之后,赵璧在河南抓盗贼、造楮币、均赋税、立屯田,解决了民生和社会问题。仅两三年的功夫,河南就“以最治称”。

1252年,忽必烈从金莲川移驻桓、抚二州。邢州是忽必烈的封地,原有一万户,初分二千户以供勋臣衣食,派去管理的人,皆不知如何治理,而是进行百般搜刮,百姓承受不了,有人向王府申诉。在身边谋臣的建议下,忽必烈选近侍脱兀脱、尚书刘肃、侍郎李简一同去治理。三人到邢州后,同心协力,除去弊政,革去贪暴。于是逃亡在外的百姓相继返乡,不到一月,户增十倍。

蒙哥即位后第三年,大加分封同姓。在谋士姚枢的建议下,忽必烈接受了京兆作为封地,京兆即长安,属关中地区,自古是王霸必争之地。其后,忽必烈上奏请割河东解州盐税作为军饷,又上奏请在京兆置宣抚司,以孛兰奚、杨惟中为宣抚司使,实行屯田,还将自己的亲兵布防在兴元(今陕西汉中一带),防范南宋兵马。很快,关陇大治。

1256年,蒙哥又将怀庆路孟州(今河南焦作)补赐给忽必烈作为封地,其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修武县、武陟县以西和黄河以北等地区。忽必烈派商挺治理怀孟,打击豪强,发展生产。其后又在当地开渠,引水灌田,促进农业发展。

关于邢州、河南和关中三地的治理情况,姚枢在忽必烈当皇帝后的一次上书中有着很精彩的总结:“太祖开创基业,超过前代,但未及治理就辞世了。其后数朝官多滥刑,民生凋敝。陛下生来仁慈圣明,在潜邸时就听圣人之书,每日谈论治国之道。如邢州、河南、陕西这些本是最治理不好的地方,陛下在那里设置安抚、经略、宣抚三使司,选派官吏去任职,颁行俸禄,提倡廉洁,清除贪污,鼓励农桑。不到三年,这些地方就治理得很好了。各地百姓都在盼望陛下去拯救他们,如子女之盼母亲。”

的确,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后,体恤百姓,秉公不徇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治内一片欣欣向荣,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或许这也是其以儒家治国的小试牛刀。

忽必烈“爱民之誉,好贤之名”迅速在汉地传播开来,也正是在金莲川时期,忽必烈身边不仅有着若干之前征召的汉族幕僚和儒士,而且他继续“延揽文学之士,待以殊礼”,由此精英荟萃,形成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他们对于忽必烈总领漠南、继承大汗位和打造元帝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

《新元史》
《元史》
忽必烈传
《忽必烈秘史》
《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
《蒙古在俄罗斯的户口调查》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浩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