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苏伊士运河撼动世界格局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01日讯】3月29日,趁着黎明时分难得较高的涨潮,因货轮搁浅而堵塞苏伊士运河多日的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终于脱困,拖船纷纷鸣笛以示庆祝。虽然几天后航道就会恢复正常运行,但因货轮航程延误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难以估量。

这是苏伊士运河历史上最严重的航道阻断事故之一。在历史上,苏伊士运河还曾发生过多次人为堵塞,而且因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而爆发的战争,也导致世界霸主和全球格局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聊一聊世界格局的巨大变迁。

载入史册 全球化损失惨重

2021年3月23日,由日本船东持有、台湾长荣海运公司租借的“长赐轮”(Ever Given)货轮,由于强风导致转向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航运堵塞。

5天后,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已多达321艘。德国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26日发布报告称,停运一周将导致全球年贸易成长减少约0.2到0.4个百分点,估计全球贸易每周将损失60亿到100亿美元。

也有报导说,加上其它影响,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全球每小时损失4亿美金。这无疑是载入史册的大事。

安联的报告还表示,今年以来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就已经拉长,目前欧洲的交货时间甚至比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高峰期间还要久,美国的交货时间更是原来的两倍。而苏伊士运河阻塞,更是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全球贸易被拖累。

有网民戏称:“疫情让全球飞机停飞,人流被阻断,如今苏伊士运河又把航运阻断,眼看全球化就要搁浅了,莫非这是老天所赐?谁让它叫Ever Given呢!”

黄金水道 十大运河世界遗产

据《世界运河名录》记载,全球有520多条运河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6条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10条被评为世界十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

苏伊士运河不仅连接地中海和红海,还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相通,成了紧扼欧洲、亚洲、非洲的交通要冲和黄金水道。而正是由于运河的存在,使得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线缩短了8000到1万公里,而不用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据统计,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送的货物占世界贸易的14%,而西欧出产的石油有70%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而2020年疫情期间,运河为埃及经济贡献了56亿多美元。

那么,苏伊士运河是怎么诞生的呢?

运河开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9世纪,一位名叫“苏伊士”的古埃及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下令挖掘一条贯通“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我们现在使用的运河是1859年开始、历时近11年建造而成的,其间英法让埃及动用了几十万人的劳力。当时霍乱猖獗,有12万人丧失了生命,相当于每修1,000米就有将近740人死亡。

直到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才正式开通,随后运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几次易主,几次停运。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故事,可以说是世界各国合纵连横、纷争博弈的精彩缩影。

比如二战期间,德国一度想炸毁这条黄金水道。当时英国为了保护这条水运,采用了魔术师的建议,将运河隐藏起来,就是在运河沿岸安装足够的探照灯,形成强烈的灯光屏障,成功使用障眼法扰乱了德国空军飞行员的视线,让他们失去了攻击目标。

苏伊士运河 曾有14艘轮船卡8年

这次长荣货轮堵住运河要道,令人联想到54年前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当时有14艘船卡在运河内整整8年之久!

1967年,以色列和毗邻的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世界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却引爆了苏伊士运河长达8年的危机。

当时以色列迅速夺下苏伊士运河的东侧土地,而埃及为保护国界,不惜凿沉船只以堵住运河两端,拒让任何船只通过,当时包括西德、瑞典、法国、英国、美国、波兰、保加利亚及捷克的14艘船都被困在河道上,而且封锁了竟达8年之久,还一度成为中东冲突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曾堵塞运河

再往前推,在1956年也曾爆发过一次“苏伊士运河危机”,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新加入的博弈对象除了以色列、还有苏联和联合国等。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战后,英国接管了埃及。1922年埃及独立,但实际上还是英国的半殖民地,所以苏伊士运河由英法两国组成的运河管理公司来管理。

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英国军队从运河撤兵。第二年,以色列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宣告复国。

1956年,靠军事政变上台的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掌管了埃及,他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想靠反对以色列而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为了抗衡英法,纳赛尔开始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发展亲密关系,不过,这却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了对付纳赛尔,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秘密会面,并瞒着美国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让以色列先占领西奈半岛,然后英法两国下令埃及和以色列分别撤出苏伊士运河地区。他们认定纳赛尔肯定不会服从,这样英法便轰炸埃及,占领运河区并废黜纳赛尔。

同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不过,战争只打了9天,到11月6日,英、法、以色列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了,原因是受到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共同压力。

苏联威胁说,英法若不停战,将在必要时使用核武攻击伦敦和巴黎。

而美国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对伦敦和巴黎的盟友共同密谋欺骗感到非常愤怒,同时,他也担心战争会使阿拉伯国家投向苏联的怀抱。

为了制止战争,美国对英、法、以三方实施制裁,促使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和建立联合国紧急部队。

为了向英国施压,美国政府还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贬值15%,同时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

在英国国内,艾登首相也遭到议员们的强烈反对,声望大跌,于是在多方面施压下,英、法、以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新霸主

两个月后的1957年1月,艾登首相被迫宣布辞职,这促使之后的麦克米伦政府加快非殖民化进程,英国的帝国殖民体系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历史学家认为,苏伊士运河在英帝国神话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当时英国人都认为,只要苏伊士运河畅通就能保住英联邦,而苏伊士运河的危机标志着大英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这次战争极大地损害了英国和法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威望,从而削弱了欧洲列强在该地区的传统权威。

为了应对苏伊士战争的恶果,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7年初宣布实行所谓的艾森豪威尔主义(Eisenhower Doctrine)。这项2亿美元的计划,承诺对阿拉伯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在必要时使用武力遏制共产党在中东地区的发展。

为此,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和利比亚等国,都得到了美国数千万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从那以后,美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成为新一代的世界盟主。

同时,由于美国支持以色列,而苏联支持阿拉伯世界,这两个超级大国带领的两个阵营的对峙格局,一直持续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

策划:许巧茹、宇文铭
主播:蔚然
撰文:蔡乐、财商经济研究所
财商天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2AiO-ehTTIZ3PpnTkecvA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