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破产 大批村民冒雨取钱(视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28日讯】近日,被中共标榜为中国“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大批村民冒雨在某广场排长队取钱。陆媒称,曾经“家家户户住别墅、配豪车”的“天下第一村”,因400亿巨债暴雷而破产。

据大陆网易26日报导,华西村原本就有家家住别墅,户户开汽车,存款上千万的说法,被当局宣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但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今天的华西村破产了。

据新浪网称,华西村旗下的华西集团已破产,总资产542亿,负债大约400亿。有网友提供的几段视频显示,大批村民排数百米的长队等待领钱。

网友表示,很多人将资金借给华西村,但华西村已经破产,无力兑现还款。目前当地国资委已介入接管,由政府监督和筹措资金,将百姓的投资款逐步退回。而村民们风雨无阻,排着长队,焦急的等待着。

不过,目前新浪的这篇报导《负债400亿暴雷!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破产之谜:社会主义新农村蜕变为封建家天下》已被撤下。

现场排队的村民李先生称,24日起,华西集团入股分红从30%变为0.5%,原因不明,引起村民恐慌,冒雨排队兑付。

华西村周边村民张先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张先生的投资原来的分红利率是10%。但现在,不管存多少年,利息都变成了0.5%。即当时入股20万元,3年后利息从6万元变成了100元。

24日上午,张先生到达现场时人还不多,于是预约了26日取款。到了25日,张先生说,现场人山人海,他立刻去排队,只拿到了800多号。26日早上8点半再去排队,取回本金及0.5%利息。尽管他有诸多质疑,但没地方去问,也害怕拿不到钱,没有办法。

大陆《财经》杂志则引述一名投资者的话称,自己将钱存在华西村3年,当时村方承诺利率为10%,但24日排队几小时后,仅拿回了本金。

有知情者透露,之前存在华西村的资金无法拿到现金,只能在华西村内部消费。

华西村党委一位负责人回复称,投资人排队兑现资金是正常兑付,年底年初出现集中兑付非常正常。但他拒绝回应为何利息由10%降至0.05%,甚至无法兑现。

毛左怪胎“天下第一村”

位于江苏江阴的华西村,又名“天下第一村”、“华西都市村”。早在1996年,华西村便向外宣称,实现了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豪车、存款千万,成为国内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华西村作为景区于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华西村A股股票于深圳上市,被中共官媒誉为“中国农村第一股”。由华西村村委会控制的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上市的主发起人。

2005年,村官吴仁宝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8月,华西村以100万美元买下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播映权,宣传自己是天下名村。2020年,华西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一度无限风光的华西村,如今怎么就沦落到将要资不抵债的境遇了呢?

事实上,这个被中共长期标榜的中国首富村,在村官吴仁宝40多年的治理下,一直倍受争议。大陆民众称,华西村是毛左怪胎“天下第一村”,把华西村“集权主义”的发展模式称为个人集权、家族控制和世袭制的缩影,抨击“华西模式”是个骗局。

2007年,大陆自由撰稿人温克坚,在题为“天下第一村的秘密”一文中,揭露华西村更像个人造景点,村子被围墙包起来,街道上冷冷清清,进出华西村都有门卫看守,万米长廊空空荡荡。华西村有几千居民,但是你不太可能碰到他们。

2012年,《南都周刊》记者明察暗访后曝光,华西村最大的特点是坚持“公有制”,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意识形态,每天还要唱“红歌”读“毛主席语录”。文革结束后,这个村庄仍然坚持“人民公社”制度,但换名词称,走所谓“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3年3月18日,村官吴仁宝因肺癌死亡。有网文揭露,吴仁宝通过打造一条“红色经济链”,建立一个“特立独行”的家族统治的天下第一村。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的研究数据,吴仁宝4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占华西村总量的90.7% ,而普通村民月入千余。

村民和企业里的工人几乎没有节假日,周六日也要上班,只有新年两天假期,村民外出要向工厂请假。村民被集中管理,严禁与外来人接触,连出入村子都要请示。

如果村民要使用自己股金中的钱,必须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支取。村民除了有限的零花钱,其它开销都要村里批准才能拨款,一旦选择离开村子,一切财产都要留下。

2012年,作家温克坚在“华西村的败像”一文中写道,华西村的经济繁荣已不可持续,华西集团旗下诸多产业板块依靠的是政治资源的转换,而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政治资源的耗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企业的表现差强人意。

而华西村的328米摩天高楼,如一个成本黑洞,不断的侵蚀华西其它产业本来就有限的利润。

文章说,华西村的衰败具有额外的意义,华西村的衰败成为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衰败。华西村的存在,本来就是对那些尚存幻象的老旧灵魂的安慰,如今这种安慰符号也不再可靠,对未来,人们必须作出选择。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