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三次被刻字,都是什么内容?唐太宗为何不用传国玺自己刻?

唐靖远•传奇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28日讯】朋友们好,今天是2月27号星期六,欢迎来到远见快评,我是唐靖远

昨天的视频中,我和大家聊了传国玉玺从秦始皇刻制后,一直沿传到西汉平帝手中,这期间基本上平平顺顺,没出什么问题。

公元5年,汉平帝驾崩,年仅两岁的孺子婴立为皇太子。当时传国玺被收藏于长乐宫。说起这个长乐宫,说句题外话,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就是被吕后在这个长乐宫的钟室之内谋杀的。

这个孺子婴才仅仅两岁,正是标准的主少国疑,当然就出来了有非分之想的人,这个人就是王莽。王莽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属于外戚,也是权势熏天的权臣。他最终篡夺了西汉王朝,这是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整个西汉从汉高祖开国起就出现吕后外戚专权,没想到到了最后还是亡于外戚,这也是西汉一朝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话不扯远了,当时王莽觉得自己代汉而立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派遣了一个心腹,也是一个亲戚“入宫请玺”,说是请,当然就是索要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当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实在无力阻止,眼见刘家江山保不住要改姓王了,悲怒之下,不愿拱手送人,而是取出传国玺用力摔在地上,同时对来人说:我年纪已老快要入土了,但你们兄弟今后将有灭族大祸。

王政君这一摔,差点毁了传国玺,来人也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幸运的是,也许老太太年老体衰,实际上没多大力气,只是玺上雕刻的龙被摔缺一角,但整体还保持完好。王莽得到玉玺后,立即召集了能工巧匠用黄金补上了这处破损,这就是后世“金镶玉”典故的由来。

王莽篡汉,是传国玺第一次落入到窃取神器者手中。而王政君盛怒之下的一番话,居然一语成谶。14年后,王莽短暂的新朝覆灭,王莽也身死族灭,应验了王政君当年的警告。

从此以后,传国玺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但凡篡弑夺位者,或德不配位者,哪怕得到传国玺,也大都国祚短暂,或不得善终。

传国玺几经流离,重归汉光武帝,并代代延传至东汉末年。当时是少帝刚继位(又是一个小皇帝),结果爆发宦官作乱,劫持了少帝出走,离开了皇宫,结果混乱中掌玺官走散,传国玺自诞生以来第一次不知所踪。

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宦官之乱刚结束,又爆发了董卓之乱,引发天下各路兵马讨伐董卓。

东吴的破虏将军孙坚,率兵进入洛阳,并负责对残破的汉室宗庙、陵寝等从新修缮。当时孙坚率部驻扎在洛阳城南,结果就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神奇现象,就是士兵们无意中发现一口官井上方在黎明破晓之际,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五色之气。

这个奇特的现象当时就传开了,史书的说法是“举军皆怪”,所有人都知道了。孙坚当然也得到了禀报,为了一探究竟,他派人下井探查,结果捞出来一具宫女的尸首。在这位宫女的脖子上栓着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发现传国玺就在里面。

这个传国玺,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是真身,因为这件事情当时影响非常大,在《后汉书》、《吴书》以及《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而且还都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孙坚发现的这个传国玺的一角有缺损痕迹。

所以,这就是祸福相依的道理。王莽篡汉的时候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结果反倒成了后世辨别真假的一个有力证据。

自此,传国玺复现人间。这个孙坚,可能不少朋友都比较熟悉了,他就是后来三国之一,吴国的开国大帝孙权的父亲。

非常有意思的是,孙坚无意中得到了传国玺,结果最终他儿子开国称帝。孙坚的老板袁术听说后用劫持孙坚妻子的方式强夺了传国玺,随后自立为王、僭号称帝。袁术的行为,令他成为天下人众矢之的。仅两年后,袁术在众叛亲离中病亡,传国玺复归汉室。

此后天命流转,东汉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汉献帝于是召集大臣,先到宗庙中告祭祖先,然后使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算是和平移交政权,禅位给了曹操的大儿子曹丕。

魏文帝登基后,派遣玉工,在传国玺肩部又以隶书字体刻下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这样一来,传国玺相当于又多了一个识别的标记。

在经历了一段大家无比熟悉的三国鼎立时代之后,历史终于慢慢走到了三国归晋的时候。当初汉献帝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将帝位让给了魏文帝,结果到了魏国的末年,司马氏实质上已经权倾朝野,于是天道轮回,在公元265年的时候,魏元帝曹奂也被司马炎几乎一模一样演了一遍,将地位让给了司马炎。

从此,传国玺就沿传到了晋朝。

在整个西晋时期,虽然中间一度发生过八王之乱,但传国玺一直被皇室妥善保管,没有出过问题。从秦始皇制作传国玺,到西晋末年,我们看到传国玺的流传谱系非常清晰,中间虽然一度失踪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回归了朝廷那个时候中间没有断代,所以确认传国玺的真伪是没有问题的。

但从西晋灭亡,中国进入“五胡乱华”的时期,晋朝部分皇室成员南下建立东晋王朝,传国玺就开始进入到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时代,流传谱系也开始发生混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出现了有实据可查的真假传国玺问题,导致后世争议极大。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出身匈奴、已经继承汉赵国帝位的刘聪派遣石勒等人攻入洛阳,俘虏晋怀帝和晋愍帝,传国玺落到了刘聪手里。但刘聪建立的前赵政权也不长久,仅仅25年就被手下大将石勒所取代。

石勒也是胡人,他建立的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为后赵,传国玺当然顺理成章就转移到了他的手中。石勒得到传国玺,当然极为高兴,但当时南方还有一个东晋王朝的存在,谁才是正统王朝呢?

于是石勒召集玉工,在传国玺一侧再次刻下了天命石氏”四个字,以证明自己才是华夏正统。这是传国玺第三次被刻字,也是最后一次。

这个局面对在长江以南建立起来的东晋王朝来说,虽然他们承袭了司马家族的血统与道统,但就因为没能保住传国玉玺,因此一直被北方胡人王朝讥讽为“白板天子”。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大戏的演进,传国玉玺不仅代表着皇权威严与持有者秉承天命,甚至已经成为一个王朝是否被承认为华夏正统的重要前提。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历史大戏演绎到了合久必分的大分裂时代,群雄竞起,各负天命。或称孤一时,或道寡一世。在这样一个纷繁变幻的乱世中,大小王朝轮番登台,胡汉帝位频繁更替。但传国玺就只有一个,不可能所有称帝者都能拥有,于是从新制作属于自己的传国玺也就成为许多君王的必然选择。

刚才我们聊到了后赵国的皇帝石勒,到他这里的时候,传国玺的下落都是清楚的,但当后赵被灭,传国玺在兵荒马乱之中就再次失去了踪迹。

按史书记载,灭掉石勒后赵国夺走传国玺的是魏国,这个魏国和三国那个魏国名称相同,但皇帝不姓曹,而是姓冉,所以历史上为了方便区分,把这个魏国叫做冉魏。

到了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冉魏即将被灭了,十万火急之下,主动以交出传国玺作为交换条件,乞求东晋发兵救援。在当时,这个传国玺被辗转送到东晋宫中的时候,一度被东晋皇室视为天命重归,大吉之兆。

但传国玺流传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就在这里出现了。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个传国玺所刻的文字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八字。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此前史书记载的秦始皇所制的传国玺,刻制的文字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显然二者的文字并不相同,且史书也没有提到是否有缺损、以及是否刻有其他文字等等。

那么东晋皇室得到的这个传国玺的真假就成为历史悬案了。因为得到这个玉玺时的年号叫“永和”,所以为了便于区分,后世历史学家就把这个传国玺称之为“永和玺”。

整个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一个大分裂时代,中间多次有传出发现传国玺的消息,但都基本上被认为并非秦始皇制作的本尊。在南朝,永和玺一直被继承下来,而在北朝失去踪影的传国玺究竟在哪里,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人知道。

在这段记录混乱的时期,传国玺似乎曾经闪现过一次真容。那是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焘下令灭佛,这是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佛教四次法难之一。

因为他要灭佛,所以各地都在捣毁寺庙建筑。当时是在邺城这个地方,当地官方在捣毁一座五层佛塔的时候,在塔中泥塑佛像中发现了两方玉玺,其刻文都与秦始皇传国玺相同,而且其中一方玉玺肩部还刻有“大魏所受汉传国玺”字样。

这是整个南北朝时期,唯一见到的有官方记载的,很有可能是秦始皇传国玺真品出现的线索。

但遗憾的是,北魏之后,又经历了东西魏的政权更迭,而史书再也没有对这个佛塔传国玺的记载,真正的传国玺依然不知所终。

一直到了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又沿传至大唐王朝,史书记载获得的传国玺,其刻文都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八个字,因此我个人判断,这很可能是从南朝一直继承下来的那个东晋永和玺。

永和玺是不是真正的传国玺,历史上的争议就很大,但就我个人来看,很可能不是。因为在大唐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当时正处于盛世开端的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用白玉新刻一方皇帝印玺,并钦定其文字为“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八字,这与前代两种说法的传国玺文字都不相同。

这一方新刻的皇帝印玺,就被称为“受命玺”,从此成为大唐王朝代代延传的镇国之宝。

我们都知道,刻有“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文字的永和玺,其实也在唐朝的皇宫之中。那既然已经有了前代遗留的传国玺,为什么唐太宗还要自己新刻一方印玺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唐太宗本人也觉得这个永和玺并非秦始皇印玺。既然真品不见踪影,唐太宗这样圣文神武的千古一帝,当然也是上应天命了,所以自己制作传国玉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自从秦始皇的传国玺失踪,历朝历代天子都没有放弃过寻找,但一直杳无踪影。最后一次被认为可能出现的传国玺,是到了北宋哲宗年间,当时有一个名叫段义的农夫,他在耕田的时候发现了一方玉玺,觉得不是一般人能用的,立即上报了官方。

当这方玉玺被送入皇宫的时候,哲宗皇帝极为重视,指定了十三位大学士一起进行考证辨认。这方玉玺据记载是“色绿如兰,温润而泽”,是蓝绿色,其文字倒是与秦始皇玉玺的文字相同。

最终这十三位大学生的鉴定结果,认定这是真正的秦始皇传国玺,但这个结论在当时就有很大争议,后世也普遍认为这不是真品,但也无法知道究竟是哪个朝代、是谁制作了这方玉玺。

传国玺究竟在哪里?史学界对此有至少五种以上的说法,且各有论据。所以,这个中华第一国宝的下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从可信的史书记载查考,秦始皇的传国玺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就失去了记载。虽然后世出现的各种传国玺不一定是真品,但传国玺与天命神授这个文化内涵,却被一代代继承下来,成为中国神传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真正的传国玺是否还会显露真身,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好的,这个漫长的故事就聊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