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大桥通车12年钢缆折断 专家疑国企生产保养马虎

【新唐人2019年02月19日讯】中国深圳湾公路大桥近日发生钢缆折断事故。由于这座大桥建成后启用仅12年,专家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发生钢缆折断是罕见的,质疑负责大桥维修工作的国企平时疏于保养检查,也有专家分析有可能钢缆出厂时已有瑕疵,或在灌浆时混入了水泡或气泡所致。

深圳湾公路大桥往香港方向的高架桥路段本月15日发现有一条直径160毫米的外置预应力钢缆折断。资料显示,涉事路段的维修及管理工作是由“中国路桥公司”负责,该公司是国企中交建的子公司。

据悉,相关道路维修合约于2016年1月批出,价格约4.93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中国路桥网页资料显示,深圳湾大桥维修工作属路政署新界西及九龙高速公路管理合约一部分,整份合约的总价高达8.5亿元,合约期2022年3月结束。

香港苹果日报援引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指出,负责大桥维护工程的人员在平日例检时,一般会用望远镜观察是否有明显损坏,而这样未必能观察到钢缆的细微状况,所以钢缆检查需要作定期的近距离视察。他还指出,通常情况下钢缆銹蚀至断裂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不会突然就发生折断,如果负责维修的单位做足了检查的功课,钢缆是不会这么快就生銹的,因此路政署有责任向公众交代清楚大桥的维修及管理状况。

土木工程署前署长刘正光曾在深圳湾公路大桥相关维修合约独立工程顾问公司艾奕康任职,他2009年曾经在中国大陆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上发表文章,讨论本港公路桥梁维修及保养工程合约情况。

当时刘正光在文章中指出,路政署批出维修合约时,规定承办商每6个月需为桥梁做例检,方法是在桥梁结构物前约20米视察,了解桥身结构有否明显损坏;较详细的近距离检查,则在每两年的定期检查中进行。

文章又指,承办商需向路政署提交检查报告,而路政署应在收到报告的两个月内抽取5%的项目随机检查,以判断承办商表现是否达标。

土力工程处前处长陈健硕对香港媒体表示,一般高架桥寿命约有120年,设计时会备有多条外置式预应力钢缆,以便在大桥通车后,在有需要时更换受损或残旧的钢缆。深圳湾大桥只启用12年就出现钢缆折断,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陈健硕推测,有可能钢缆出厂时已有瑕疵,或在灌浆时混入水泡或气泡,导致钢缆的銹蚀速度加快以至折断。

他又称,外置式钢缆比内置钢缆容易受破坏,涉及许多不明朗因素,因此需要定期仔细检查,确保大桥安全。地方政府则应彻查事件,搞清楚究竟是人为破坏还是管理疏忽造成的。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