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1月25日讯】【世事关心】(357)话巴黎恐袭-—过去的伤痕,未来的挑战,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举世震惊。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我们必须打败ISIL,我们将打败ISIL,你会看到与此相关的残酷。”
为什么又是法国?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袭击是否将成为西方世界的新常态?
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这些行动的可能性会更大,可能会有更多的阴谋,会让安全机构应接不暇。”
中东局势何去何从,巴黎袭击是否将彻底改变西方世界对抗ISIS的力度?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omains Mielcarek:“他们将请求政府找到解决办法,投入更多的力量去找到哪些人,并努力摧毁他们。”
萧茗:大家好,这里是《世事关心》,我是萧茗。今年对于法国来说真是多事之秋。新年伊始的1月7日,恐怖分子就闯入了法国Charlie Hebdo周刊屠杀编辑,共有12人遇难;第二天,一名警察被射杀;之后的1月9日,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家犹太商店,并杀死了四名人质;8月21日,在一辆比利时驶向法国的列车上,一名恐怖分子开枪射击;11月13日周五晚上,巴黎市连续发生7次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30人死亡,350多人受伤。法国到底怎么了?恐怖袭击是否会成为西方社会的新常态?而后者又将如何应对?这集的《世事关心》让我们来探讨。
11月13日周五晚上9:20,袭击首先发生在巴黎郊区圣丹尼(Saint-Denis)的法兰西体育场 (Stade de France)的D出口外,当时法国正在和德国进行一场友谊足球赛。之后球场内又传来第二声爆炸。爆炸发生时,法国总统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正在球场内观看比赛,随后他被安全护送出球场。事件造成4人丧生。
紧接着,从9:25到9:40分。几组驾驶黑色汽车的枪手,分别袭击了位于巴黎第10区、第11区的4家饭店、一个酒吧,他们向饭店扫射,杀死了39人,重伤近30人。
在这期间9:30分在法兰西体育场H出口传出第二次爆炸。
9:40分左右,三名枪手乘坐黑色大众polo车,闯入了(Bataclan)音乐厅。他们向人群中开火造成89人死亡。
9:53分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再次传出爆炸,一个自杀炸弹袭击者在距离球场400米的地方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据法国官方最新统计,巴黎袭击已导致130人死亡,352人受伤。
在恐怖袭击发生后,法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关闭边境,随即欧洲各国发动了大规模搜捕恐怖分子的行动。据BBC报导,至今已经被法国警方确定的9名袭击者中8名已经死亡,其中包括19日,警方在首都圣丹尼区一座公寓的围捕行动中击毙的主犯阿巴伍德。这9人中6个人的身份被确认,他们都是穆斯林后裔,有5人拥有法国国籍。另外一人被发现持有伪造的叙利亚护照。
萧茗:为什么有如此的多恐怖袭击密集发生在法国?恐怖袭击是否会成为欧洲的新常态?听一下我稍早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omain Mielcarek先生和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Gary Schmitt先生的采访。
萧茗:“为何近年来法国遭受最多伊斯兰恐怖袭击?”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omains Mielcarek:“我认为法国是一个目标,世界和欧洲有很多国家是所谓圣战的目标。法国之所以特殊和它的历史有关,法国已经和圣战者、激进伊斯兰主义者、以及恐怖分子作了很长时间的战斗,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事件发生在1995年,由阿尔及利亚组织GIA发起,袭击了法国巴黎的地铁系统,法国之所以成为目标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和恐怖主义作斗争,还因为法国是民主自由的象征,同样法国现在正在和其它欧洲国家一起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与伊斯兰国战斗,所以对他们来说法国是个很特定的袭击目标。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袭击法国相对容易,因为很多法国籍的战士加入了伊斯兰国,对他们来说袭击法国更容易,因为他们熟悉这里的城市,这里的人,他们在这个国家有人际网路,他们知道如何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伤害。”
萧茗:法国的安全机构在反恐方面可以说是欧洲最强的,但是这次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听一下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先生的看法。
萧茗:您的观点,巴黎袭击在哪方面最让世界担心巴黎袭击?
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参加的人数、袭击的规模、计划的特点和整体的准备工作,这需要一个大规模的运作。同样欧洲和法国的情报机构在过去几十年里面都很有信心,能发现这些大规模的阴谋,所以对这个时间能够发生大家都有很多疑问,其中一个观点是可能苏诺登的泄密让大家了解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技术能力,那些圣战组织加强了他们通讯的保密性,确保在邮电和网上的交谈不会泄露他们的秘密,如果这是真的,虽然我们不太确定那样西方的安全机构现在对付这些袭击的状况会很困难,因为其中一个重要跟踪他们的方法就是通过网路和电子邮件的监控,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萧茗:您觉得圣战组织对欧洲的袭击会成为新常态吗?
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那也是可能的,法国有几百个圣战战士从叙利亚回来,比利时、瑞典和英国同样有很多回国的圣战战士,同样还有德国在缺乏欧洲境内边境检查的情况下,这些行动的可能性会更大,可能会有更多的阴谋,会让安全机构应接不暇。欧洲在未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那确实是真实的可能性,也是很难面对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伊斯兰国不是个强大的巨人,我觉得美国和欧洲及海湾国家盟友的合作,能够有超过所需的军事力量,不仅能够把伊斯兰国从这个地区消灭掉,而且能够保证夺回地区的稳定性,这是一个西方国家意愿的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恐怖份子到底来自哪里?巴黎恐怖袭击是否让欧洲觉醒并直面一个酝酿了很久的危机?下节回来继续探讨。
萧茗:叙利亚战争越演越烈,无数人失去了家园成为难民,并大量涌入邻国,很多人最终的目的是移民欧洲,这些难民在每个欧洲国家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巴黎恐怖袭击后,波兰甚至宣布拒绝执行欧盟决议,停止吸纳难民。不过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除了外来的难民,这次巴黎的恐怖袭击让他们不得不正视另一个也许更严峻的现实。请雪莉给我们介绍一下。
雪莉:好的,萧茗。从波兰到葡萄牙,伊斯兰圣战组织的网路分布在欧洲的大片土地上。参加这些组织的很多是二战后从中东来到欧洲,帮助重建了战后欧洲经济奇迹的工人的后代。今天,穆斯林移民在大部分欧洲国家里是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总数大概有1500万到2000万。其中,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已经占总人口的10%,居欧洲之最。这些人留在了欧洲,但是却无法融入这个社会。
欧洲和美国不同。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但是,欧洲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相对单一。穆斯林移民的涌入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一个新的现象,往往不受欢迎。同时,这些北非移民也固守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难以融入西方社会。他们一般聚集在荒凉和经济落后的地区,自成体系。例如,阿尔及利亚人在法国,摩洛哥人在西班牙,土耳其人在德国,巴基斯坦人在英国。
虽然很多穆斯林移民期待能沿着欧洲森严的社会等级的台阶向上攀援,但是,也有大量的移民后代不愿意再接受父辈这种低人一等的移民身份。但是,这并不是说欧洲各国没有给这些移民适当的照顾,有些国家,例如荷兰甚至对穆斯林移民的政策相当优厚。但是,欧洲整体经济不景气,而他们聚居的社区情况则更糟。没有工作,没有未来,还备感受歧视,这些都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生长的温床。很多这样与主流社会隔绝的社区,连当地的警察都避而远之,在那里,没有国法而只有伊斯兰教法。而圣战者组织就在其中招募,培训新的穆斯林极端主义成员,他们也在这些社区集资。
萧茗:谢谢雪莉。对于这种现象,法国的研究者如何看待,听一下Romain Mielcarek先生的看法。
萧茗:激进的伊斯兰教在欧洲蔓延,那些激进分子大多数是穆斯林移民的后裔,而且绝大多数是心怀不满的青年,欧洲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omains Mielcarek:“我们必须很小心的解读现在的形势。圣战的问题不仅仅是伊斯兰教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移民的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你看一下谁是那些从欧洲出发去叙利亚和伊拉克加入圣战的人,有从别的国家过来的伊斯兰教人士,有父母来自伊斯兰国家的法国人,但是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法国出生土长的,他们祖辈都是法国人,但是他们决定皈依伊斯兰改变他们的信仰,之后变得激进并加入圣战组织,所以这不是移民子女的问题而是欧洲人如何与穆斯林相处,还有给那些来到这里的人机会,以及积极的生活目标,并觉得这里是能实现他们梦想的地方,很大的问题是对于这些人中的很多人加入圣战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如何让他们相信那是错误的。”
萧茗:您认为欧洲应该继续接受叙利亚难民,即使在巴黎恐怖袭击后?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omains Mielcarek:“我觉得我们在那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事实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战争正在进行,很多平民被困在战场里面,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来结束这场战争,那些人就是会四处逃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待在了黎巴嫩、伊朗、约旦和土耳其。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让那些国家独自处理这些问题么,我们袖手旁观还是我们共同承担这个负担,我觉得如果我们想要拯救尽可能多的人,如果我们想要共同承担,我们欧洲必须共同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要接受难民,至于我们能接受多少人融入社会,我们需要讨论怎么做,从哪个国家接受多少人,但是我们必须要做自己应该做的那部分。”
巴黎恐袭是否将彻底改变西方打击ISIS的策略和力度,下节回来继续探讨。
萧茗:叙利亚内战已经打了5年(03/2011),国内一片废墟,在混乱中还诞生了ISIS这样的极端恐怖组织。欧美打击ISIS的决心一直不够坚定。而俄罗斯的介入,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但这一切是否会因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而彻底改变呢?
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宣布这次恐怖袭击是战争行为。并对ISIS发起了大规模空袭。18日,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前往地中海东部海域,参与打击ISIS。此次行动目标锁定叙利亚境内ISIS大本营拉卡和东北城市代尔祖尔一带的据点。另外,英国皇家海军45型驱逐舰“保卫者”号也被派遣和“戴高乐”号航母并肩作战。英国首相卡梅隆表示将在议会召集投票决定是否空袭叙利亚的ISIS目标。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Ash Carter)周三(11月18日)表示,巴黎连环袭击让美国“铁定决心”打败“伊斯兰国”ISIS极端组织。
美国国防部CARTER:“我们必须打败ISIS,我们也必将打败ISIS,你看到了他们(袭击巴黎)如此的野蛮行径,所以我们必须打败ISIS。”
记者(MSNBC):“所以你认同法国总统关于我们已开战的说法?”
美国国防部CARTER:“是的,与ISIS交战。我认为费朗索瓦-奥朗德总统已说得十分清楚,我很高兴法国人已行动起来,并已加入了打击ISIS的阵营。”
另外,16日在土耳其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的间隙,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情景。奥巴马和普京围坐在一起35分钟,讨论ISIS和叙利亚内战,并达成共识需要实现由叙利亚人主导的政治过渡转型。外界解读,这一姿态表明在打击ISIS上,美俄有可能进行合作。
19日,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表示,在巴黎连环袭击案导致129人死亡后,欧洲国家必须在恐怖威胁面前“觉醒”。
萧茗:巴黎袭击事件让欧洲和美国打击ISIS的战略有了什么改变,听一下两位专家的看法。
美国国防部长CARTER:“巴黎恐怖袭击是否成为欧洲对付伊斯兰国的转折点,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法国政府的一个有趣的决定,不让北约对发生在法国本土上的袭击做出反应,而是向欧盟求助,欧洲条约有一个条款规定,如果某个欧盟国家受到外国的侵略,我们必须协同一致,共同保卫那个受到侵略的国家,问题是每个成员国都能够自己决定自己是否参与那个行动。欧洲国家都声明会帮助法国,但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具体到每个国家他们都会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期望那些有强大军队的国家,比如英国和德国能够参加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斗,我们同样希望政府能够说服那些欧洲伙伴们能够分享更多情报,在成员国之间交换并分享情报数据,但是这是个很难的话题,因为情报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在那个领域里工作的人至今还觉得涉及到情报问题没有朋友,你不会有合作伙伴,也许有时会有共同的利益,但是最终你还是要保护自己的情报,所以现在还是很难想像会互相分享情报。”
萧茗:不过,Mielcarek先生认为,之前,法国政府在抗击ISIS方面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不过,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这一点很可能将改变。
CARTER(美国国防部长):“觉得我们的政府很难做些什么,因为那不是优先要做的,因为公众的观点对这个不感兴趣,我觉得现在可能人们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能会向政府问更多的问题,他们将求救政府找到解决办法,投入更多的力量去找到那些人,并努力摧毁他们。”
萧茗:对于ISIS主导的这次巴黎恐怖袭击的定性,Gary Schmitt先生认为,奥巴马总统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为什么?一起来听一下。
萧茗:在您最近的文章里觉得奥巴马总统被严重误导了,他称巴黎袭击是一种犯罪,说美国的目标是要把他们绳之以法,相比较的是您觉得法国的立场是绝对正确的,他称这为战争。您能谈谈这个对比背后的原因么?
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美国在过去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在九十年代,我们时常看到阿尔凯达对美国的袭击,炸毁大使馆,试图炸毁世贸中心。在九十年代初期我们那时把这些称作犯罪行为,那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很显然这是犯罪,因为他们在杀人,但是如果你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抑制圣战者运动的趋势,你必须对他们进行主动出击,这意味着他们觉得自己在进行一场战争,同样也意味着如果你想要觉得更加安全,你必须要减少他们安全活动的空间。在现实而言就是减少他们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地盘,就像我们在阿富汗对阿尔凯达所做的一样。这些是犯罪,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觉得他们是在进行一场战争,我们也必须以战争来对待,这样才能在反恐中更有效率。”
萧茗:谈到战争很多美国人担心和伊斯兰国的斗争,最后变成另一场美国的战争。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有点慢慢的被拖入其中;另一方面又总是离胜利差那么一点点,这有点像越战的感觉,所以我的问题是叙利亚战争会变成另一场越战吗?
美国企研究所玛丽莲威尔安全研究中心主任Gary Schmitt:“那是很可能的,因为我确实觉得总统的政策总是做到一半,在策略上总是不能够决断,所以最终很可能向越南战争一样,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却有很多保留不愿意采取更加果断的军事行动,那确实是真实的可能性,也是很难面对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伊斯兰国不是个强大的巨人。我觉得美国和欧洲及海湾国家盟友的合作能够有超过所需的军事力量,不仅能够把伊斯兰国从这个地区消灭掉,而且能够保证维持地区的稳定性,这是一个西方国家意愿的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萧茗:今天的中东深陷内战和恐怖主义的泥潭,前途一片渺茫。而且,这一地区的矛盾如此的错综复杂,以至于面对这一切,无论中东国家,欧洲还是美国都没有明显可行的,正确的道路可走。法国总统奥朗德说,这是一场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可能更多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做旁观者了。好了,感谢您收看这期的《世事关心》,我们下周再见。
《世事关心》播出时间
美东:周二:21:30
周六:9:30am
美西:周二:21:30
周六:12: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