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禁闻之六】防不胜防 中共舆论各阵地渐失守

【新唐人2014年12月26日讯】十大禁闻之六,我们来关注,中共的思想控制正逐步失效。从2013年网路曝光的“七不讲”严厉禁令,习近平819讲话,到今年的中共整治“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出台诸多行政命令打压互联网电视等,手段强硬。不过,《辽宁日报》的重磅文章,以及《嘉兴日报》评论员发表“亡党”言论等,无不显示,由于民心向背,中共的“笔杆子”受到严重削弱,各种让中共意外的情况,防不胜防

11月26号,大陆《观察者网》的报导披露,中共中央文研室原主任逄先知说,当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势头在增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则常常处于守势,甚至失掉话语权。

逄先知的这一席话,成为中共失掉话语权的最新注脚。不过,情况还远不仅如此。

11月23号,中共党报《嘉兴日报》开除了该报时事评论员王垚烽,主要原因是王垚烽曾在微博发表大胆的“亡党”论。比如王垚烽曾说:“中共超越了一个政党应该拥有的权力,应该下台啦!”“这样的统治集团,放在别的国家早被暴力推翻一万次了。”

11月13号,《辽宁日报》刊发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重磅文章。文章说,大学课堂上“呲必中国”的现像要引起警觉,不少老师对中共缺乏认同,甚至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

外界认为,作为辽宁省的“党报”,《辽宁日报》等于承认了在社会科学教育领域,普遍存在批评中共的现象。

西安某大学教师冯老师:“当执政党它的理念和它的行为和祖国利益一致的时候,我们是拥护的,知识份子拥护的﹔如果执政党危害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那么,指出它的错误,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实际上,从2013年,中共就意识到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已经失控了。去年网上一度盛传中共推出的“七不讲”禁令,包括要求教师不要与学生讨论普世价值和新闻自由等议题。

没过多久,当局又秘密出笼了“中办9号文”,以及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16条”,跟“七不讲”遥相呼应,也更直白的表达了中共的思想控制意图。

不过,有网友说,结合这些颇为严厉的禁令,和今年的《辽宁日报》文章,可以发现:高校教师还是热衷于在课堂上拿中共来开涮。这正说明失控的程度之严重。这或许也是出于禁令制定者们的意料之外。

对于发展迅猛的即时通讯软件,整治也是一波接一波,其中,中国本土出产的“微信”遭到多次整顿。而一些外国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如“连我”LINE、KakaoTalk等,中共则采取直接封锁的手法。

至于原因,“中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非向媒体表示,是因为中共认识到了这些工具,在前苏联各地的“颜色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不过,网友们依然不断通过各种方法,避免审查,来积极传递各种被中共视为“敏感”的讯息。

此外,广电总局更是出台了诸多的行政命令,打压互联网电视。单就微信公众号“广电菊长”(guangdianjuzhang)曝光,2014年来,广电总局的“限娱令”就多达10则。

不过,中共并无法完全“得手”。本打算用视频媒介来对大众“灌输洗脑”的中共,面对着意想不到的局面,那就是目前传统的电视受众越来越少,这个舆论阵地正逐渐被互联网架空。

中共甚至研究传播立法,企图改变这一局面。

大陆网路作家荆楚:“互联网对它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他们感到很恐慌,要想方设法给网络戴上紧箍咒。”

事实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早在去年的819讲话,就把互联网形容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还说要把网上舆论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中共的种种“舆论战”有用吗?

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朱欣欣:“根本不可能完全压制民间的自由的声音,中国现在的社会矛盾尖锐突出,同时老百姓的觉悟和思想已经空前的开放和提高,当局是无法控制的,它这样做只能加速它自己的崩溃。”

学者何清涟认为,中共的信息封锁与思想控制,最多只能延缓一个恶政的死亡进程,无法起死回生。

各种防堵,难以挡住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学会“翻墙”的网民,跑出“墙外”寻找各种真实信息,而且人数与日俱增。

这股到“墙外”收集信息的大潮中,还不乏享受着“信息特供”的中共高官,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比普通民众更清楚,中共治下的公开信息并不可靠。最近被曝光出来的一个例子,是上海市委书记韩正,11月中旬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韩正承认自己每天要阅读属下为他搜集的“全世界的资讯”。

编辑/王子琦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