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八九學運期間 鄧趙到底為何分道揚鑣?(上)

Facebook

在八九學運期間,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和中共實際上的第一把手鄧小平,在度過了十年改革的蜜月期之後,徹底分道揚鑣。鄧小平血腥鎮壓了學運,趙紫陽反對鎮壓而被撤職、被審查、被軟禁,直到去世。

造成鄧趙二人分道揚鑣的原因,既有公開的,也有不公開的。從筆者讀的一些著作和文章來看,公開的原因固然重要,不公開的原因可能更重要。

鄧趙的公開衝突一個是關於「4.26」社論,一個是關於趙紫陽和戈爾巴喬夫的談話,另一個是關於戒嚴和調軍隊鎮壓的問題。此外,還有幾個不公開的原因,一個是評價胡耀邦的問題,再一個是鄧小平的疑心。

「4.26」社論稱學潮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動亂,其目的是反黨反社會主義」。趙紫陽認為對學生運動的這種定性是錯誤的,認為學生運動是愛國運動。但鄧小平堅持,這種定性是正確的。趙要修改、要軟化「4.26」社論,鄧小平堅持不變。趙和鄧的不同意見,後來成了趙「分裂黨」的證據。根據《改革歷程》,從1989年6 月到1992年10月,中共對趙進行了長達3年4個月的審查。在這期間,審查小組組長王任重約趙談過5次話,寫了3封信,涉及的審查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追查趙是否在動亂期間直接或間接地插手,以及是否向外洩漏消息,二是審查趙為什麼採取和鄧不同的立場、方針?其動機是什麼?及清算趙在台上幾年來姑息、重用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和事。中共後來給趙紫陽定的罪名「支持動亂,分裂黨」,列有30條罪狀。其中,有13條是關於「4.26」社論的。

鄧趙的第二個重大衝突是趙同戈爾巴喬夫的談話。5月16日,趙紫陽會見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趙告訴戈氏,中共黨自從十三大以來,在處理重大問題上總是向鄧小平匯報,由鄧掌舵。次日,學生中便打出了「反對垂簾聽政」、「打倒鄧小平」的標語。鄧小平及其家人對趙的講話非常惱怒,認為趙有意在學生和政府僵持不下的時刻,把鄧拋出來,推卸自己的責任。鄧小平的女兒鄧榕為此大罵了趙紫陽達一個小時。

很多人不明白,趙紫陽為何在那樣的時刻,把鄧小平的幕後作用捅出來。有人批評說,趙錯估形勢,借此機會向國際媒體「攤牌」,欲取鄧而代之。吳偉去年出版的著作《中國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後》對此有詳盡描述。書中說,趙的說法是例行公事,是回應蘇聯大使館的疑問。但所有參與準備戈氏講話的人,包括鮑彤和吳偉及講話的趙紫陽,都對事態的發展感到震驚。李鵬在他的《六四日記》中說,雖然趙講的是實情,但其用意耐人尋味,趙想把當前動亂的責任推給鄧小平。

趙的原意,應是為了維護鄧小平。因為當時除了蘇聯方面的疑問,北京工人對鄧專權攬權的指責也很多,說他不是常委還要繼續控制常委,等等。趙紫陽於5月28日為此專門給鄧寫了一封信,解釋了自己這麼說,完全為了維護鄧。但該信「泥牛入海無消息」。「欠了鄧小平」竟成了趙紫陽的精神負擔,伴隨他終身。

鄧趙的第三個重大衝突是,關於戒嚴鎮壓的問題。趙不接受鄧對學潮的方針,不願意做鎮壓學生的總書記。但鄧小平認為,中共已經沒有退路了,只有戒嚴繼而鎮壓。在趙被軟禁期間,鄧小平兩次派人找趙紫陽,希望趙對六四表個態,擁護中央決定。趙說:「小平希望我接受中央對『六四』的決定,我希望中央為『六四』平反,這是雙方堅持的底線。」趙紫陽因為堅持這條底線,被中共軟禁致死。而趙的堅持,成就了他在中共黨史和中國歷史的一座豐碑。

趙紫陽一直認為,鄧小平是非常信任他的,如果不是「4.26」社論,不是六四,他與鄧小平不會分道揚鑣。趙在《改革歷程》談到,89年1月底,鄧向趙表示,他一直在考慮是不是辭去軍委主席的職位,由趙來搞;4月22日,趙訪朝前夕,鄧還對趙表示,下任總書記還讓趙繼續作(第74頁)。

但在筆者看來,鄧趙的衝突並非始於4.26社論。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