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卸任前最后一击

【新唐人2013年2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剑彤综合报导)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在三月“两会”后卸任。1月20日,温在其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近期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研究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并要求稳定房价。这被视为是温家宝想在卸任前所作的最后一搏。

第五次调控升级

中共媒体报导,2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是本届中共政府的第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温家宝主持召开,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会议不仅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此外,还提出了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等内容。

“国五条”中稳定房价的新政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政策经历了四次升级,分别是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而这次出台的“国五条”则是第五次调控升级。

这一举措被业界称为“温家宝任内最后一次阻击房价”。

中新网报导引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这是政策从严的表现。既是继续严格执行既有限购政策,也是意味着限购范围有可能扩大。

这也是继2011年之后,中共中央时隔两年再次提出要求地方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

对此,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公布房价控制目标更强调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更严格的要求。

控制房价政策从未断

实际上,从2008年起,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各地房价飙升,尤其以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为甚。为了控制房价,中共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房价政策,其中不乏严厉措施。

如在2010年,中共当局就频频出招,为楼市降温,国务院连续推出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对企业购地和融资监管,暂停发放住房贷款,限制外地投资炒作,调高购房首付款等,严厉程度前所未有,被喻为“西伯利亚寒流”,重击城市房价,一时引起外界哗然。

但是,这些举措至今都仍未能解决让当局头痛的房市问题。至少温家宝此次推出的“国五条”,就是针对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的问题。

署名华风的文章,在2010年的背景下,分析了当时中共重击房地产的背后原因:飙升的房价,加剧的通货膨胀,正在引发比经济更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稳定”受到了威胁,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是最要命最可怕的,也是逼使中共下狠手打压房地产。

但是,“说到底,中共的经济政策不是为民谋福的,而是榨取人民血汗。”“发展经济也好,拉动内需也好,不是提高人民生活,促进消费能力,而是疯狂投资,大搞形象工程和过度放贷,最后造成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和腐败盛行。”而且,华风指出:“无论什么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笼,都是由中共官员执行的,而他们皆可从中谋利。”

因此,他认为,这些由中共自己造成的恶果,也不是什么“楼市新政”能治得了根本的。

中国房地产调控是否有效?

至于中国房地产调控是否有效,时事评论员伍凡曾在专题节目中指出,这几年来,中共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对房地产泡沫有一丝影响,反而是越调控,房地产涨的越凶。这都是因为中共在里面的利益问题。如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就是明显的例子。

伍凡分析,这个税法不仅是违宪的,而且是非法的。不仅不是有效的调控,相反是在刺激房地产泡沫。其根本的目的是在土地财政无法持续的情况下变相的抢钱和掠夺。抑制需求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试图让房价下跌到让所有的中低收入家庭都挤到市场中解决住房问题也必然会失败。最终仍然会回归到本质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责任问题。

温的最后一击 是否有成效

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经济蓝皮书》称,85%的中国家庭无能力买房。在高房价的压迫下,在贪官和奸商的盘剥下,老百姓的怨愤日益加深,城市贫民的抗议不断增多。

而当时大陆流行电视剧《蜗居》引起的共鸣,也集中反映了民间社会对房市的不满。

经济时政评论员草庵居士分析,政府的财政体制让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让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的收益,土地收益和房地产税收成为政府的主要财力来源,政府从房价中获取收益的比例过多和过高,政府不得不用遏制房价的增长来掩盖政府从房价中谋取暴利的恶名。

在各种政府与地方、以及当局与民众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下,温家宝卸任前的“国五条”,是否能击出火花,还有待观察。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