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参选人大 陆学者忧遭堵

【新唐人2011年5月28日讯】(中央社台北28日电)中国大陆一批关注社会不公的民间意见领袖,最近纷纷宣布参选地方人民大会选举,大陆网站一时也掀起参选潮。学者对此认为,虽可增加公民参与度,但担心当局可能打压。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向香港明报指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实践自己的民主权利,“但显然现在很紧张,他们习惯了一向受控制的选举,不希望这些人参选。”现在的政府对于封堵的方法更有经验,意见领袖参选的结果如何仍难下定论。

根据大陆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最基层的人大代表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包括区、县或村人民代表大会,而全国、省、市的人大代表,都是由低一级的人代间接选举产生。

上述这批意见领袖包括知名作家、律师、学者、评论员,他们都以无党派的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并已经开始拉票和宣传。

明报介绍其中之一的时事评论员兼作家李承鹏,他曾是足球记者,1996年因批评“黑哨”被迫停职,后成为作家,关注各种社会问题。

他在新浪微博 (微网志)上有多达29万的人气指数,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对他的评价是“超人气意见领袖”。李承鹏网上言论相当关注维权事件,他所着大陆首部以暴力拆迁为主题的小说“李可乐抗拆记”,于今年初出版。

他已宣布要参加9月成都市武侯区的人代选举。

另一位敢言的实干型学者、大陆民间智库北京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中心负责人熊伟,他的竞选口号是:为900万非北京籍、数亿流动人口争取选举权,“探索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治的路径。”

大陆几位著名维权法律学者许志永、律师何远等人,还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各自整理出一份参选指南,供这批独立候选人参考。

大陆意见领袖参选地方人大,是因为江西省新余遭撤职女工刘萍打算参选地方人大被拒而掀起风波,这批独立候选人绝大多数也对刘萍事件表示关注,更有人直言是受刘萍的启发而参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