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內閣迅速成軍 閣員提名十大看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1月27日訊】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特朗普)的交接團隊幕僚長懷爾斯(Susie Wiles)於11月26日宣布內閣人選已全數擬定。被提名閣員預計還需要參議院確認,儘管關於休會任命的爭論仍未停歇。

川普2.0版的內閣成員普遍年輕,且來自商界的代表性較高。相較於其第一任的閣員,這次的人選受前共和黨建制派的影響也較小。以下是川普新內閣陣容的十大看點

1.  內閣人選快速成軍 刷新紀錄

川普新政府的交接進程快速,在大選日後約三週內就擬定了全部內閣級人選。這與2016年川普首次勝選後的交接過程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內閣的組建花費了數個月時間。

過去的總統在任命內閣成員時也耗時許久。奧巴馬2008年元月就任後,到12月底還在挑選內閣官員。小布什總統在2000年時也是如此。

2. 國安團隊集結「對華鷹派

即將於明年一月上任的川普政府將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包括從中東到烏克蘭到太平洋等。

現任拜登政府已批准烏克蘭向俄羅斯發射美製長程導彈。同時,俄羅斯也向烏克蘭發射了新型高超音速導彈。

以色列-哈馬斯衝突加劇了以色列與北約(NATO)重要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緊張關係。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荷蘭海軍上將鮑爾(Rob Bauer)11月25日告訴企業界,他們必須為戰時情境做好準備,並針對西方依賴中國商品提出警告。

川普的許多國家安全人選一直對中共威脅表示關切。國務卿人選盧比奧(Marco Rubio)、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人選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以及國家安全顧問提名人沃爾茨(Michael Waltz)都以對中共強硬著稱。

國防部長人選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曾在「肖恩·萊恩秀」(Shawn Ryan Show)上提到:「中國(中共)正在建立一支專門用來擊敗美國的軍隊。」

3. 財經團隊專注稅改與關稅

財政部和商務部將是推進川普經濟議程的核心。 在競選期間,川普承諾將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減稅措施永久化,並將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

川普認為,稅收政策中10%至20%的普遍關稅和針對中國的定向關稅,可鞏固美國的財政。

商務部長人選、億萬富翁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將直接監督美國貿易代表。

魯特尼克在10月份告訴CNBC:「我們是要通過關稅賺取大量收入?還是要在國內提高生產力,提升我們工人的待遇?這是雙贏的局面。我兩者都喜歡。」

財政部長人選、投資專家貝森特(Scott Bessent)將作為聯邦政府的財政監管者,處理國家不斷增加的債務和赤字問題。

貝森特主張財政責任制,認為華盛頓存在「支出問題」,國家需要通過經濟增長來改善財政狀況。

4. 迅速填補司法部長提名人

川普最備受關注的提名人之一已經退出。 前眾議員蓋茨(Matt Gaetz)在被川普提名為司法部長後辭去國會席位,但在眾院道德委員會關於性交易等不當行為指控的報告背景下退出提名。

蓋茨因揭露國會議員的股票交易而聞名,他表示願意接任國務卿提名人盧比奧的參議院席位空缺、競選佛羅里達州州長,或擔任特別檢察官——這個職位不需要參議院確認。

川普迅速採取行動替換蓋茨,選擇佛羅里達州檢察總長邦迪(Pam Bondi)作為提名人。

5. 衛生團隊提名暗示重大變革在即

小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被選為衛生與公眾服務(HHS)部長,他是製藥業的批評者之一,並讓川普2.0與「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掛鉤。

馬卡里(Marty Makary)則被選為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局長人選,他因反對強制接種COVID-19疫苗而聞名。 安全疫苗倡導者韋爾登(Dave Weldon)在墮胎問題上比小肯尼迪更傾向社會保守派立場,川普提名他領導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這些人的主張可能與拜登政府形成巨大反差。

現任CDC主任科恩(Mandy Cohen)在11月25日的外交關係委員會談話中,為COVID-19疫情應對措施缺乏類似9/11委員會式的調查而辯護。

她說:「我認為我們在聽取反饋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

6. 能源人選標誌重新定位政策

川普的能源相關選擇看來與往常不同。 除了任命北達科他州州長伯格姆(Doug Burgum)為內政部長外,他還將這位政治家和商人任命為新設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主席。

川普在關於這一選擇的聲明中寫道:「該委員會將通過削減繁文縟節、加強私營部門在經濟各個領域的投資,並將重點放在創新而不是長期不必要的監管上,來監督美國實現能源主導地位的道路。」

能源部長人選、水力壓裂企業家賴特(Chris Wright)也將成為該委員會的成員。

對能源的關注不僅限於少數幾個部門。財政部長人選貝森特的經濟「3-3-3」規則包括每天增加國內石油產量300萬桶的目標。

能源無疑也將成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川普計劃減少對中國、俄羅斯、海灣國家等的能源依賴,以避免其將能源作為施壓美國的槓桿。

7.  智庫影響力大增

川普在競選期間試圖與「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2025計劃」(Project 2025)政策藍圖保持距離。然而,他的一些內閣人選如預算管理局(OMB)局長人選沃特(Russell Vought)撰寫了其中部分章節。 「2025計劃」的顧問包括川普的CIA局長人選拉特克利夫和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

然而,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提供了很大比例的內閣人選。

該智庫總裁兼執行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是農業部長人選。教育部長人選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司法部長邦迪和CIA局長拉特克利夫等都是該智庫人員。此外,川普還從中提名了澤爾丁(Lee Zeldin)帶領環境保護署(EPA),以及領導住房和城市發展部(HUD)的特納(Scott Turner)。

8. 可能面臨參院的任命確認戰

蓋茨的退出並未平息參議員們對某些提名人的顧慮。赫格塞思現在因2017年的性侵指控而受到審查,他否認這些指控,可能會遇到困難。小肯尼迪過去關於疫苗和墮胎的言論可能會惹惱一些關鍵的共和黨參議員。

另一方面,科羅拉多州民主黨參議員波利斯(Jared Polis)已表示支持這項提名。

前民主黨眾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也可能因其過去關於俄羅斯的言論以及與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的會面而面臨一些共和黨議員的挑戰。

為順利通過高階官員人事案,川普公開要求參院共和黨人同意「休會任命」(Recess Appointment),亦即在不經過參院投票,先行通過人事案,避免民主黨人採取拖延戰術,阻擋新閣員上任。

9. 地域分布特色

從川普位於佛州棕櫚灘私人會所「海湖莊園」宣布出來的名字包括許多佛羅里達人。

除了將在總統繼承中排第四順位的國務卿人選盧比奧之外,還有懷爾斯、沃爾茨,以及前後司法部長人選蓋茨和邦迪,都是來自佛羅里達州。

不過,提名人中紐約州的代表性也很強,畢竟川普出身於曼哈頓的房地產業。紐約州提供了他的聯合國大使人選史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和環保署長人選澤爾丁。

而在紐約州開始警察生涯的邊境沙皇霍曼,是眾多與紐約有淵源的高級非內閣人選之一。

10. 重用舊臣和忠誠支持者

雖然政府有許多新面孔,但川普選擇了一些他首次執政時任職的人。

教育部長人選兼交接團隊聯合主席麥克馬洪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小企業管理局局長。

沃特重返預算管理局(OMA)建立了辦公室的延續性,這對川普加強對行政機構掌握的行政權至關重要。

前民主黨人加巴德和小肯尼迪被任命內閣職位,符合川普時代共和黨選民的結構變化和政策偏好。

此外,川普忠實支持者南達科他州州長諾姆(Kristi Noem)和史特凡尼克都得到了參政權,她們此前都曾是川普的競選搭檔的考慮人選。

本文翻譯自英文《大紀元時報》記者Nathan Worcester的報導 :Trump Completes Cabinet: 10 Key Highlights

(記者楊采華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