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之父」被雙開 網曝數字錢包90%成殭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1月23日訊】曾被官媒稱為「數字人民幣之父」的證監會高官姚前涉貪腐被「雙開」,引發外界關注。有自媒體援引金融界人士的爆料稱,數字人民幣工程10年研發及推廣,耗資200億,推出的數字錢包九成都是活躍度極低的「殭屍錢包」,實測離線支付「全是忽悠」。評論指當局的「數字烏托邦」爛尾,姚前因此被「卸磨殺驢」。

數字人民幣之父」落馬引發輿論猜疑

中共紀檢機構官網11月20日通報,前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因貪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姚前被指控「不講政治,貪圖虛名」,以金融科技專家自居,為一己之私不遺餘力扶持特定科技服務商,甘做圍獵者的「重點培養對象」,濫用監管權力,利用虛擬貨幣等進行權錢交易,非法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

姚前是中共金融系統資深技術官員,曾長期任職中國證監會資訊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國人民銀行等。他曾牽頭主導北京當局力推的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工作,曾被官媒吹捧為「中國最懂數字貨幣的人」。

中國《財經》雜誌2019年的報導曾介紹說,姚前「作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代表著世界上一個最大的不允許比特幣的國家,擔任著重新考慮比特幣的重任」。

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中共當局就已開始推動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工程。由周小川領導下的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進行數字貨幣研究,而姚前時任該研究所所長;2017年末,經中共國務院批准,在央行牽頭下,組織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及相關機構共同進行「數字人民幣」研發;至2019年底,「數字人民幣」開始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乃至2022冬奧會場啟動試點測試。

2021年,中共當局在多個城市推廣使用「數字紅包」;至2022年,中國「數字人民幣」應用程式上架,中國更多城市成為「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2024年,香港多家銀行開始為香港居民提供「數字人民幣」錢包服務。

然而,數字人民幣在實際推廣中卻完全沒有體現出官方所預期的影響力,已推出所謂「數字紅包」的實際使用活躍度極低,讓這個官方強力推出的超級工程,基本上成為了「殭屍項目」,外界質疑其最終恐淪落為「雄安新區式的超級爛尾工程」。

學者分析數字人民幣為何爛尾

海外影音共享平台上的自媒體頻道「在野說」21日發布的短片分析指出,數字人民幣會成為爛尾工程,有三個關鍵原因:

其一,沒有市場需求。中國的移動支付早已普及,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壟斷雙寡頭格局早已形成,老百姓憑什麼要換用一個功能更少,使用更麻煩的數字人民幣?後者所謂「雙離線支付」也只是個噱頭,缺乏實際性,脫離了實際需求。真要是出現既沒電也沒網的情況,你還能買得了東西嗎?

其二,技術不過關。據內部人士透露,數字人民幣光是研發階段投入就超過了100億元,但至今連最基本的離線支付問題都沒解決,為何10年都搞不定,因為體制內創新能力太差。

其三,內部阻力太大。這是最關鍵的原因。中國的金融系統是個利益集團盤根錯節的地方,數字人民幣要是真的推廣開了,那些靠收手續費吃飯的銀行人員怎麼辦?那些靠資金過夜費發財的支付機構怎麼辦?

這部短片提供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2023年中國銀行業僅手續費收入就達到1.2萬億;第三方支付機構從通道費賺進了兩千多億元;支付寶、微信支付僅收取商戶服務費這一個項目就能年入三千多億。該片的主播質疑,這麼大的「蛋糕」誰會乖乖讓出來?更別提那些靠現金交易逃稅的商戶,以及靠地下錢莊洗錢的「灰色人士」了。所以數字人民幣想推廣,恐怕「比登天還難」。

「在野說」還援引金融界人士透露,大數據顯示,官方推出的人民幣數字錢包90%都是使用不活躍的「殭屍錢包」。現在中共官方的宣傳口徑都發生了改變:以前是「數字人民幣將改變生活」,現在改口說「數字人民幣是對現有支付體系的補充」。

「這不就是承認失敗了嗎?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就像雄安新區、共同富裕、碳中和這些口號一樣。」這位自媒體人進一步質疑:「誰在暗中阻撓數字人民幣?誰又在背後推動這場註定失敗的豪賭?」

原內蒙古政府法律顧問室執行主任杜文,本週四(11月2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姚前曾是習近平「大數據烏托邦」的重要推手。而中共當局推行「數字人民幣」政策,對外來說,是想以此在全球金融領域擴張影響力,對內則是為了加強當局對金融的全面管控。

現在,數字人民幣政策在中國試點完畢,姚前就成為了北京當局以反腐敗為名進行政治清洗的對象,「就是卸磨殺驢嘛,這是共產黨一貫以來的做法」。

杜文說:跟著共產黨享受了巨大紅利的姚前如今被「卸磨殺驢」,其實再次提醒了所有中共官員,「跟著共產黨幹沒好,跟著狼混肉吃的後果就是被狼吃掉」。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