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美元主導地位根深蒂固 或可再挺數十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09日訊】美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的地位將被終結?摩根大通(JPMorgan)本月稍早發表報告反駁該說法,認為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是「根深蒂固的、結構性的」。

報告中承認,包括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對俄羅斯的制裁,促使全球市場除了美元外,交易貨幣更加多元化。然而,摩根大通分析師強調,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作用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支持:深厚且流動性強的資本市場、法治和可預測的法律體制、對自由浮動制度的承諾,以及金融體系平穩運作以確保美元流動性與機構透明度。

該投資銀行在分析中寫道:「私營部門(如民間企業)對美元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信心似乎不容置疑,而且從各種指標來看,美元依然是使用最廣泛的貨幣。」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提供了美元在全球金融地位中的歷史背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記錄,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率從1996年的59%上升到2001年的峰值73%,直到2023年底,這一比率已下降至 58.4%。自2021年以來,該比率一直相對穩定。

它還解釋,除了外匯儲備之外,以美元計價的主權財富基金或國家銀行等其它政府實體的銀行存款,近年來都有所上升。

報告引述美聯儲(Fed)的估計表明,大約60%的國際和外幣債權和負債以美元計價。這一份額自2000年以來保持穩定,並且遠高於歐元的20% 。

摩根大通表示,雖然中共官方減持了美國國債,但對美國股票、公司債和機構債券的購買卻增加。近期資料披露,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美國公債減少了11.4個百分點,但部分被增購其它美國證券5.8個百分點所抵銷。

該報告還提及美元主導地位的潛在風險,其中「最被低估」的風險是國際支付體系的潛在分裂。這包括俄羅斯、中國、伊朗和朝鮮等國家,為避免西方制裁而開發的替代系統,以及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日益增長。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分析師們得出的結論是,「美元主導地位的顯著削弱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美元在全球貿易中所占比率和總體(外匯)儲備持有量的下降,不應與『去美元化』混淆。」

金融機構oXYGen Financial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詹金(Ted Jenkin)在向福克斯商業新聞網(Fox Business)強調,美元仍是「世界上占主導地位且可靠的貨幣」。

詹金舉例:「全球貿易是衡量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另一指標,除了歐洲之外,美元是迄今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貨幣。」

根據華盛頓DC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官網上的實時監測數據,目前美元占全球外匯兌換交易的比率達88%,出口貿易計價比率占54%;而人民幣占全球此兩項比率僅為7%與4%。

(記者楊采華綜合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