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 吃和龍有關的食物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21日訊】今天是黃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有民諺說,「二月二龍抬頭,預示一年好兆頭。」關於龍抬頭,民間還有一個「金豆開花」的傳說,人們還有吃和龍有關的食物。

二月二 龍抬頭

在《說文解字》中,龍被解釋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據說,二月初二前後是廿四節氣之中的驚蟄,這時經過一冬睡眠的龍會被隆隆的春雷驚醒,抬頭飛起。因此,有民諺說:「二月二,龍抬頭。」

這一天,古人會到江河水畔去祭龍神。《左傳》中說桓公五年:「龍現而雩」,說驚蟄以後龍將出現時要舉行祈求降雨的祭祀。

《中華全國風俗志.壽春歲時記》記載:「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龍神。」因此,人們把這天稱為春龍節、龍頭節或青龍節。

「龍抬頭」也是春耕開啟的標誌,人們看見蒼龍星上升,便開始了一年的辛勤勞作。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梯田資料圖。(pixabay.com)

「龍抬頭」和天象有關

中國古代的祥瑞神獸眾多,為什麼用「龍抬頭」來指代「二月二」?這就和天象有關係了。

古人將天空中可見的星象,分為二十八個星座,俗稱二十八宿,又將它們按照東、南、西、北四方,劃分為四組,即「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東方蒼龍七個星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其中角宿象徵龍的頭角,亢宿是龍的頸,氐宿是龍的胸,房宿是龍的腹,心宿是龍的心,尾宿、箕宿是龍的尾巴。

在每年的冬季,這蒼龍七宿都會隱沒在地平線之下。直到二月初的黃昏時刻,「龍角星」在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金豆開花」的傳說

關於龍抬頭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由於女皇武則天稱帝,玉帝曾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導致人間飢荒嚴重,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而偷偷降了一場大雨。

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大山之下,並立碑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感恩龍王而想拯救他,便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直至在來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晒金黃的玉米種子準備播種時,突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

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同時供上「開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爆玉米花資料圖。(Rich Fury/Getty Images for HBO)

二月二 吃「龍」食

從此以後,民間就有了二月二這一天爆玉米花的習俗,同時念道:「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除了爆玉米花外,人們會在這個節日裡,吃和龍有關的食品。如:吃麵條叫吃「龍鬚」,又細又長的麵條看上去和龍鬚非常相似,所以,在坊間吃龍鬚麵又被稱為「扶龍鬚」,代表著對龍王的敬意。

還有,吃水餃叫吃「龍耳」,餃子的形狀很像龍的耳朵,所以餃子也經常被人稱為「嬌耳」,二月二這一天又被稱為「龍耳」。不過餃子餡也有講究,最好是有菜有肉,預示著「有財有肉」。

吃春餅叫吃「龍鱗」,春餅薄到透亮又很圓、個個巴掌大,從遠處看就像一片一片的龍鱗,所以吃春餅美其名曰「咬龍鱗」。

還有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都是寓意沾龍氣、沾福氣。不過,這天要求女人不能動針線,因「恐傷龍目」。

二月二吃春卷。(視頻截圖)

民間還有說法,在龍抬頭這一天理髮,寓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

此外,相傳二月二也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二月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萬物結束冬眠,昂首挺胸、揚眉吐氣,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祈福納新、轉運開運的吉日。人們還會攜帶酒餚來到郊外遊春、踏青或放風箏。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