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清零惡果 中國數百萬家店鋪倒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2月12日訊】中共近期公布「新十條」放鬆疫情管控,但是,有數百萬家的餐飲業、零售業、百貨商場等不到政策落地,已經倒閉,紛紛退出市場,多座城市的商業街呈現蕭條景象。疫情清零三年,給中國的實體經濟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

北京原本熱鬧的前門大街、大柵欄,今年以來遊客稀少,很多老字號店鋪都關門歇業了。

而夜店雲集的北京工體西路,自從6月份天堂超市酒吧爆發聚集性疫情,街道週邊的商店全部被封後,半年過去了,直到12月7日仍沒解封,商戶也都處於停業狀態。

歷經長時間封控的廣州海珠區,這兩天放開後,仍然人跡稀少,因爲很多老闆和工人都提前回鄉去了。

視頻:「以前這條短短300米的步行街啊,人聲鼎沸,人擠人、人挨人,但是現在大家看呢。」

有網友說,「現在就算放出來上班也沒用了,公司沒了,店也倒閉了。」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國內現在的消費行業,就是現在酒店、旅遊、消費、服務、餐廳、電影院、商場,大量的商業、服務業、零售業,他們是面臨著非常大的沖擊,包括各大的一些商場、大賣場、批發場,還有這種零售服務有關系的那些包括剪頭髮、餐飲業,全部基本上都已經半死不活狀態。」

據大陸《聯商網》報導,在疫情「開—關—限流」的來回往復中,大量的企業、個體戶熬不下去,選擇退場。據「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12月1日,2022年國內餐飲企業註銷吊銷約50萬家,零售相關企業注銷吊銷約190萬家。

10月以來,包括大洋百貨重慶店、新世界百貨昆明店、伊藤洋華堂成都店多家商場閉店。烏魯木齊鐵路局西單商場也於11月30日關門閉店,這是今年以來,烏魯木齊第三家閉店的商場。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關係與企管學系副教授孫國祥:「在中國大陸經濟裡面真的有蠻多的問題,靈活就業其實這個數字都是失業,以及很多商店都沒有辦法開張,就是因為清零的關係,甚至一些新的超級市場就是拖了很久終於開張,一開張又封掉,後來乾脆整個就收掉了。」

實體店的倒閉風也吹向大型零售業者,最近蘇寧和國美兩家連鎖電器零售巨頭,雙雙宣布破產,永輝超市也關閉多家門店,第三季度虧損擴大到7.75億元,家樂福第三季度關了30家門店。大量的咖啡店、火鍋店、速食店,因為疫情關門歇業的不計其數,實體店的寒冬徹底來了。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疫情封控對零售服務業帶來巨大的衝擊,令中國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

黃大衛:「因為這個雖然不會去造成中國很大金融風險,但是它有龐大的就業,中國最多就業的就是這些服務行業,所以它會影響社會穩定。」

除了失業,許多拿積蓄來經商的個體戶,在疫情反覆封控下,不僅積蓄血本無歸,還背上了債務,成了新貧族。

大陸民眾陳先生:「我自己我親眼看到一個人,現在經濟大蕭條,大家都沒錢賺,他把自己僅有的25萬儲蓄去買房子、買轎車,再加貸款,貸了一屁股債,然後他去開店做生意了,然後一開店,什麽生意也沒有,他買了轎車也沒錢去開,省吃儉用能夠活過來就不容易了。」

旅美時事評論員秦鵬表示,中共對疫情採取簡單粗暴的封控手段,又倉促解封,大量的資源因此浪費,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旅美時事評論員秦鵬:「不僅封控鐵柵欄和雇傭大白、建方艙等等浪費了數萬億資金,而且單單今年以來GDP就會減少超過3萬億元,同時,無數的企業和個人破產,很多無辜的生命在極端封控當中死亡。」

同時,中國的服務業景氣也進一步下降,11月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PMI)指數已經降到46.7,比10月份下降了1.7%,是6月以來新低。就業指數則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編輯/林岑心 採訪/易如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